宣化上人: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都应该天天做这

  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

都应该天天做这个功课。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我有个问题,这是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但是我若说出来就是特别重要;我没有说是不重要,说出来就是重要。这是什么意思?

各位都知道,我们早晨做早课,晚间就做晚课,然后讲经。有的人就觉得做功课是不重要,所以我说我这个问题是不重要的问题。怎么又重要呢?

这个做功课和听讲经是同样的重要。不是单单听讲经不做功课,也不是单单做功课不听经,讲经和做功课同样的重要。

如果你能把早晚功课都背得出了,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早晚功课,那可以的;如果你不能背得出,你必须要来做功课。

做功课一定要郑重其事的,你天天做功课,自然而然这早晚功课就都能熟了,可以背得出了。背得出,你无论到任何的地方,都应该做早晚功课,人多要做早晚功课,人少也要做早晚的功课。

因为你修行,修行什么呢?有人说:“我修心。”你修心?你管住你的心了吗?你那个心真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了吗?你心要是常常能入定,能“童子身中入正定,壮年身中从定出;壮年身中入正定,老年身中从定出”,你若能这样,那可以的,你也不需要听经,也不需要做功课了。

出家人应该做功课,做居士的也应该做功课,不应该把时间都空过了,或者贪睡眠,或者贪吃好东西,或者贪穿好衣服。

你这回把这种的贪心都改过来,改成要贪着做功课,贪着听经。听经要有个贪心,这一句听明白了,又想听那一句,直到听明白了为止。所以必须要天天来做功课,这就是修道。

不要像那些什么也不懂的人,对佛教一点什么都不明白呢!就说:“做早晚功课,这又有什么用?这只不过唱唱歌,尤其中国这一套敲打、唱念,这是佛教的戏子嘛!参禅打坐才是佛教的弟子,才是佛的弟子。”他把赞佛、拜佛,都给说得是没有用的,这样的人简直愚痴到极点。

你早晚功课不做,做什么?睡觉!睡觉比做早晚功课重要。所以无论是一个人也要做早晚功课,人多也要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非常重要的!

除非你是做工的人,说:“我要是早上起得太早,或者晚上睡得太晚,就没有精神,不能做工。”这样可以的,可以方便一下。如果不是这样,无论出家人、在家人都应该做早晚功课的。

所以我说这个问题也是重要,也是不重要,看你怎么样想。愚痴的人就认为它不重要;有智慧的人就认为它是重要的。因为愚痴的人,不知道它重要,有智慧的人明了它是重要的。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 浅释

  宣化上人关于早晚课的答问录

问:在家人不住在庙上,没法参加早晚功课……

宣化上人: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这个早晚的功课都应该做的。你们做居士的,不能到庙上来做早晚课,也可以在自己家里也把它念一念。

因为你诵经持咒,这就是清净你的身心。你念经,念《弥陀经》你就想西方极乐世界了。你不打其它妄想了,这就是清净你的身心了。你持咒,这个咒语都是梵音,你念得也不懂,就你一个不懂,也没有什么妄想了。没有什么妄想,这就是身心清净。

所以,这个早晚功课,无论哪一位信佛的人,都应该天天做这个功课,天天不间断,不是一定到庙上来做,就是在自己家里都应该做的。自己规定一个课程,譬如我早上要念500声佛。每一天我必须早晨要念500声佛,晚间念500声,或者200声。就一个人,也应该做的;不是说到庙上来做早晚课才做,在自己家里就不做。

尤其以前邪知邪见的人说,到庙上做早晚课只是仪式。不单不懂这个佛法,连这个世间法也不懂。世间人,你做一个什么事情,你还得要常常去做,才有一种成就。譬如读书,你要天天读,你才能有成就。你修行也是这样子。

问:有某一位法师说,学佛的人不需要做早晚课,对吗?

宣化上人:这是他自己的问题,既说不做早晚课可以,则不做所有的事也可以,那么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也可以。是否他已到无修无证的程度上了?有这种程度才可以这样说,若未到无修无证的程度上,不能这样说。

恭录自《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45)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百业经》:(45)果嘎勒嘎比丘 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生气呢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生气呢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我们跟他人接触的时候,都要做到正直。什么是正直?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只想着自己,而要想到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若任何时候都能站在对方的位置...

《百喻经卷下》:65、五百欢喜丸喻

《百喻经卷下》:65、五百欢喜丸喻

  译文:  从前有个女人,荒淫无度,欲情既已煽旺了,就嫉恶起自己的丈夫来。时时想着办法,计谋着要残害他,设了种种计策,却得不到下手的机会。恰遇上丈夫受聘出使邻国,女人设法偷做了毒药丸,欲用来害死...

方海权:这三个字,能产生很多功德

方海权:这三个字,能产生很多功德

  宽容心在俗法和出世法中,宽容心是非常伟大。原谅大众过失,容纳接受所有人,包容万类众生,这需要的是觉悟,内心的清净和慈悲。然很多人难以做到,当亲近善知识时,容忍...

斋主与小沙弥

斋主与小沙弥

  佛在世时,常有人供斋,佛受供后就给那些斋主说法。按律仪,斋主向佛稽首顶礼,求佛说法,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一天佛领着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一个小沙弥看家,这时来了...

洛桑陀美仁波切:宽容  包容  心量

洛桑陀美仁波切:宽容 包容 心量

人们总是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担忧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当中的任何境遇和容纳一切人,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善或是恶,好或是坏,自己内心当中包容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