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宽处皆是路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 而是宽容。

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不苛求。

▋能够有谅解、克制、包容的胸怀。

俗话讲:“记人之长,忘人之短”说的即是宽容。

但是宽容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人们知识不断地丰富、智能不断地增加、修养不断地提高,才能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也就是说,它是人的思想品性、社会阅历、人生抱负、文化修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宽容的人能够理解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从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反之,只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使人厌之、惧之、避之。

▋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一种人生的修养。

我们称颂,为人厚道、宽以待人,我们鄙夷,尖酸刻薄、苛求于人;我们欣赏,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不齿,冤冤相报无尽休。

作为修养,宽容就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就是对人谦逊真诚,待人礼让大度;就是能够宽恕别人无意间对自己的伤害……换言之,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

在宽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在人的一生中,宽容还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宽宏大度者,能够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

甚至尊重、悦纳与自己志趣不投,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

面对非议、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唇相讥,只能事与愿违,恶性循环。

▋在人的一生中,宽容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向另外一些人争取自己的权力,或者批判对方的观念、坚持自己的学说,他们总是指责对方的专横为不宽容;而当他们一旦拥有了权力,一旦自己的学说被承认后,便多以不宽容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批评他们的人。

我们说,宽容既不是一种武器,也不是一面旗帜,更不是一番说辞,而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思维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使人们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也可以使人们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如果对于一切新事物都不采取宽容的态度,那么,社会也就无法进步了,人类也就只能生活在愚昧、黑暗、弱肉强食的野蛮时代。

人的一生中,宽容更是一种颇具价值的思想。在人类走过的漫长历程之中,我们发现,人类所缺乏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是一种灵光闪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激越而又深邃的智慧。

“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然与其高而容日月。”

一个人只有以大海之低和天空之高的胸怀,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处人所不能处,才能最终超然于纷繁、喧杂的世俗之上,健康快乐,从容潇洒,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博大起来。因此,可以说它又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的价值和力量,不是在他财产、地位或外在关系,而是在他本身之内,在他自己的品格中。以宽容之德孕育人生,人生才有价值;以宽容之情浇灌生活,生活才有意义。

 

点我:

相关文章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阿弥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阿弥

原作者:中国人很好year我一直是个福气很薄弱的人,面相手相骨相都是一副贫贱相,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敢露出两条腿,一露出来就有点像那种缺乏营养的...

蔡礼旭老师:护持正法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护持正法的智慧

护持正法的智慧蔡礼旭老师“护持正法”。正法是众人的眼目,能闻正法才有正确的判断力来明辨是非善恶、邪正好坏。我们常听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上天假如没有...

南怀瑾:打坐修证中身体变化过程

南怀瑾:打坐修证中身体变化过程

 以谓之破参?因为有疑则有参,无疑则不参,突然碰到啪嗒的一下(这是象声词,事实上并没有这一下,言语形容它,言不尽意),身心放下,空掉了。有的是到了前念已...

怎样沟通引发无限的能量?

怎样沟通引发无限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你指责自己的过恶,你不要老是攻击...

索达吉堪布:如何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无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如何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无上供养

所谓无上供养,即超越有上供养的供养,其实这就是法供养。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的胜解心深信法界中的每一个微尘中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