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善,苦变甘,心里祥和保平安!

佛教除了教我们要向善以外,还教我们怎样获得成功,怎样成佛成道,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佛说的几句话对我们人间的做人、生活、工作都非常有帮助,佛说:凡事需坚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尽力。佛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力量的化身,很多人在人间吃苦能够忍耐,换来的是成功;坚持锻炼身体,就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什么事情都付出,换来的是众生对你的爱。佛心有一种巨大积极的感召力,指引我们一直向前进。很多人一生不知道路怎么走,坑坑洼洼,很多人失败,又成功,又失败,又成功。怎样选择你的路,怎样选择佛的路让自己走好?这就是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你的脚下。好好沿着菩萨给我们的佛道佛路,走上四圣道,走到西方极乐世界。

不要贪,不要比,不要一生骗自己;子女孝,家庭好,家和万事都美好;多行善,苦变甘,心里祥和保平安;吃点亏,受点苦,知足常乐常幸福;学菩萨,闻佛音,心中常念观世音;活当下,不执著,随顺因缘去生活。

到人间要学会吃两样东西,一个要学会吃亏,还有一个要学会吃苦,就能平安过一生。

真正的学佛人,自己想要幸福,先要让别人幸福;自己想要做菩萨,先要帮助别人成菩萨,你一定会成菩萨。这就是我们学佛人的心态。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会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会有多少欢乐。痛苦和欢乐都是心灵的直射,就像镜子里有什么一定是它照出了什么一样。心就像一面镜子,天天心中不开心,说明心中照到了都是不开心的事情;天天烦恼,因为天天心中看到的是烦恼,天天将别人的精神垃圾全部装在心中,让自己难过、愤怒、不开心,就犹如一台电脑,有很多病毒,终有一天会死机。心里要放下,就不会有负担,人生就会快乐。计较的心如同一个口袋,烦恼越积会越多;宽容的心犹如一个漏斗,将别人的缺点和别人对你的伤害漏尽,你才会快乐,才会平安。

学佛的心就是要真正地忘却别人的缺点,好好地修心学佛,与其终有一天要放下,还不如早点就把自己放下,能够放下的人就是开悟,能够想明白的人就是解脱。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海涛法师:希望拥有快乐的生命,就要先学会散播快

1.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调伏自心;不懂得调伏自心,就无法体会何谓真正的快乐。世间人寻求快乐,只是在增加自己的欲望,那是永无止境的欲求;真正的安乐,来自于烦恼的调伏,...

宣化上人:不守戒就是末法

宣化上人:不守戒就是末法

受戒后要本着「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一九八六年九月叁日开示受戒后要守戒,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就是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生命延续的每分每秒其实都是生与死的博弈。无常时刻都在上演,在事不关己的时候,似乎我们经常做的,只是听闻过后叹息一声。然而当离别之痛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时,我们就会忧苦...

净空法师:出家众被鬼神附体,是否因戒律不严格所

净空法师:出家众被鬼神附体,是否因戒律不严格所

问:出家众被鬼神附体,是否因戒律不严格所至的?   答:是的,这个一点都不假。如果戒律很严的话,鬼神尊敬你,纵然是冤亲债主,他也不会伤害你。...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1.认识无常 声闻乘的人,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常常强调无常。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佛陀由四门看到老、病、死...

佛陀亲传治疗癌症的方法!(随喜法布施,胜造七级

佛陀亲传治疗癌症的方法!(随喜法布施,胜造七级

一个重要的经文——《佛说疗痔病经》。很多人说:我又没长痔疮,干嘛念它。这里面的“痣”不是仅指痔疮而已,一般讲是癌症。现在很流行得癌症,包括在佛的时代,也有出家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