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面对因缘正确努力,对于结果随缘接受

导语:为了自他的究竟解脱,需要不断累积福慧资粮。我们不仅要惜福,更要懂得增福。因上必须努力,果上坦然随缘。

对于快乐,我们不用他人指点,自然会去追求,而在生活平顺,正在享受快乐时,似乎靠自己就行了,也不需要指引和帮助。可是痛苦无助时,任何人都想要被呵护,都需要指点和帮助。而佛法,就是最好的指引和保佑。

学佛有了感受,有了效果,我们才会愿意继续学下去。如果好好去学习,感觉到对生活有帮助,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如果不去学习,也不愿去修,得不到什么帮助,就容易退失信心。世间的事情也是如此。比如理财,越了解原理原则的人,懂得使用最有效方法的人,最能够达成目标,而赚到了钱,就会更努力投入心力,也会获得更多。

佛教徒要追求的财富,是生生世世的智慧之财、快乐之财。

其实,就像有火就会有烟,不必另外去找烟了。火,才是主因,才是关键,同样的,只要有了智慧,具足了因缘福报,那么世间的财富名利、健康快乐,不用刻意追求也自然会得到。相反的,如果没有因缘福报,那么想要的快乐、财富、名利,就算一辈子再如何努力,得到的也非常有限,反而会有更多的痛苦。

这一世的努力和机会只是助缘,前世的善业才是主因。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财富源源不绝,身体少病,家庭美满,事业顺利,这都是过去世累积的福报成熟了。

当然,助缘也很重要,但主因才是关键。就像没有种子,即使有了阳光、空气、水,还是长不出植物,也无法开花结果。

这并不是否定努力的重要性。想要有成果,就必须努力。佛教说的“随缘”,并不是随便或随意。佛教非常强调因果,所以,在“因缘”上面必须努力,对于“结果”就随缘了。也就是说,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过程就努力去做,至于结果如何,都坦然接受了。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能吃多少,用多少,都是有限的,不要过度贪婪。同时,也要记得努力播种,才会有收获,有了收获要再继续播种。农民种地也是这样,就算今年丰收了,如果不去播种或种子放到烂了,就不会有收成。财富也是一样,如果只是囤积,却不去投资利用,也不会有增长。因此,不仅要懂得惜福,还要学会增福。

或许有人会想,这样不是太功利了吗?佛教徒也贪图快乐吗?但仔细想一想,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所有生命最有共识的目标。只是,对于快乐的形式或定义,有所差别。有人的快乐,是偏于内在精神上的满足,如获得知识、理解真理等等,有人则偏向追求物质财富。

虽然每个人对于快乐和痛苦的定义不同,但基本上,都不想要痛苦,想要一切顺心如意。

一般来说,没有人想要生重病,躺在医院里被五花大绑,插满各种管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吧?我们也不会希望自己一再遇到挫折,或被人毁谤、伤害吧?或者说,我们不会希望挚爱的家人、儿女、亲友受到这种痛苦吧?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我们对世间苦乐的态度,基本上是这样的。避苦求乐,是所有生命的愿望,包括动物也一样,这一点都是平等的。

 

点我:

相关文章

婚前性行为会产生婚姻上的债务

婚前性行为会产生婚姻上的债务

人活在这个世间,造了恶业,必然会在法界中留下一些恶的种子,从而产生三种债:命债,钱债,感情债。因为产生了债务,所以就有还债的时候,就跟使用信用卡一样,使用了就会欠...

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海涛法师:布施得来的财富

  须达多长者,是位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他喜欢救济贫穷的人,常常布施他们衣食物品,在舍卫城的全境内,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困苦的、没依靠的,一旦去求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因此,大家都称他叫做「给...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叫“百岁宫”,寺院石碑上记录着明代一位126岁高僧的生平:  无暇和尚,又名海玉,24岁出家,因为仰慕地藏菩萨“地狱...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1.佛教的根本 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 ——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很...

金地藏苦修与九华山的故事

金地藏苦修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  在中国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