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

有些人遇到一些对境,左右为难,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就是因为没有智慧。若是有智慧,知道如何取舍,就不会这样了。

八万四千法门,宣讲的都是放下的方法。能放下肯定好,但放不下啊!若是真能放下,成佛也不成问题。

有些学佛人爱说“随缘、放下”之类的大话,尤其是汉地的一些众生,同修遇到事情,打电话说:“我倒霉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了。”他就会说一句“随缘吧!”这句话特别管用,我也是跟你们学的。因为说也不一定能说明白,不一定能说得通,然后就说:“随缘吧。”道友、亲戚打电话:“遇到事情了,怎么办?怎么解决啊?”听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然后说一句“随缘吧!”就打发了。

没有了烦恼,才会有慈悲大爱;断除了我执我爱,烦恼自然无法生起。只有相续清净的时候,才能做到随缘。所以,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而是随便,是随顺自己的欲望。

随缘是佛的智慧,说一句话就可以,甚至一句话也不需要。怎样随缘?内心里充满了智慧,才有随缘。很多人都没有明白智慧的定义。在所有的取舍、对错中不迷茫,对善恶、对错、好坏,有正确的分辨能力叫智慧,有取舍的能力叫功夫。有没有功夫,看你有没有取舍的能力。有如是的取舍善恶叫能力;该做的去做,不该做的不去做,这叫功夫。

应该如理如法地分辨“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好,何为不好”。但我们现在是胡猜乱想地分辨。我们所说的“善”并非善,我们所说的“恶”也并非恶,所以我们学佛学得很迷茫、很糊涂。

 

点我:

相关文章

出家的次数限制

出家的次数限制

有一位僧迦摩居士来到祇园精舍,长跪在佛陀面前,请求随佛出家。佛陀观察他出家因缘并不具足,有心不答意,但见僧迦摩一直跪在地上不愿起来,只好勉强答应了。佛陀问道:“僧...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三宝是一体的。有些人会说:我只想皈依佛,却不想皈依法和皈依僧。这样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对佛陀产生信仰而...

印光大师:论中阴身

印光大师:论中阴身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信心与奇迹,抑郁症痊愈的经历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信心与奇迹,抑郁症痊愈的经历

引言:这个时代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白天不懂夜的黑,做为正常人,很难理解这个群体心理上的灰暗、绝望与痛苦。药物治疗及心理咨询,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印光大师:这两句话,包罗了一切戒法,没有任何遗

印光大师:这两句话,包罗了一切戒法,没有任何遗

原文】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白话】至于说到持戒,姑且先守佛的两句最简略的戒。这两个戒是什么呢...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学佛也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 我们有位老居士,抄《金刚经》, 跟我说他从二十八岁就当官了,到今年七十岁,一辈子做官。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