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净、平等、自在、随缘的状态下念佛,那才是真

有人以为“念佛法门方便,要通过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念佛要在清净、平等、自在、随缘的基础上,要达到这种要求,先要看破,然后放下,放下以后才有清净。一般也不容易做到。

看破就是看明白、看透彻,有三种层次。佛讲,六道轮回都是不净的、痛苦的,像苦海,像火坑一样,没有一处安乐。这个道理你能彻底弄明白,这是第一种看破。佛讲,诸法的本性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当中变,在刹那当中生灭,一刹那也不停留。好也会变,坏也会变,都在变化当中。这个道理你能彻底弄明白,这是第二种看破。佛讲,诸法是无我的,诸法是空性的,不是实有、真有的,都是虚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个道理你能彻底弄明白,有甚深的体会时,这是第三种看破。这些都是诸法的事实真相和真理,我们在不了解或者没有看明白时,遇到顺境时就开心,遇到逆境时就伤心。看明白了,才会不动心。

看破、放下是一种大智慧,放下就是不执着。不执着了,心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清净。清净的状态是平等的状态,人人都是平等的,众生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自在、随缘,自在是没有压力,随缘是没有障碍。如果念佛有障碍,就表明你还没有达到自在随缘的境界。如果你真正达到了那个境界,就不会有任何压力、任何障碍。

因为随缘而给你带来了很多烦恼、痛苦,那就不是随缘,而是随便。随缘是有什么样的缘,就了什么样的缘,心里非常坦然、自在,根本不当回事。发生的一切都是很正常的,都是应该的。没有不正常的,没有不应该的。如智者看儿戏一样,不会动心。有这种自自然然的状态,就不会受任何的影响,不会有任何的障碍。我们现在偶尔能轻松一点,但那不是真正的坦然与自在,不是如如不动。障碍你的是心,相不会束缚、障碍你。你执着相,才是束缚,才是障碍。你认为不正常、不应该,这就是没有智慧。

真正的成就者,遇到顺境、逆境,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他已经把佛讲的这些道理都弄明白了,把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事实真理都弄明白了。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总是稳稳当当的,心态非常平静。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切境界当中都能保持这样,那就是胜利,就是成就者。

所以在清净、平等、自在、随缘的状态下,在这样的境界中念阿弥陀佛,那才是真正的念佛。那时候嘴上念不念佛都行,吃喝玩乐、行住坐卧、做饭、干活都是在念阿弥陀佛。身口意都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状态都是在念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就是他没有信心,他不信,那用这个来,用没有信心来比况这个命尽,命数到了,这可谓登峰造极的比...

济群法师: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济群法师:打坐时怎样克服障碍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

宗舜法师:问道——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

宗舜法师:问道——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

《问道--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  这是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原创视频节目《问道》的第二集。嫽嫽是个花季少女,却在意外中重度烧伤。华人佛教爱心专题《让生命...

【自杀】佛教怎么看待自杀?自杀会得什么果报?

【自杀】佛教怎么看待自杀?自杀会得什么果报?

自杀 (社会现象术语)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其对自...

万行法师: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

万行法师: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

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 师: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大家说一说你们的身份是什么?具体是干什么的? 答:神职人员。 答:佛学研究者。 答:...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

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 王雷泉 一、佛教复兴中的围墙困境当前中国大陆佛教,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复兴临界点。蓄势待发,指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的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