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一切随缘、了缘,是否太没有人情?

:下面一个问题,他说,一切随缘、了缘,是否太没有人情?

:这是你不懂得什么叫随缘,什么叫了缘,你更不懂。你看看释迦牟尼佛随缘,释迦牟尼佛真的是了了缘,他是不是不近人情?任何人亲近他,他都非常热诚接待、热诚的教诲,从来没有拒绝过,这叫随缘。你要真的不懂,你早晚照照镜子,镜子随缘,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有动於衷,它无动於衷。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那叫真的随缘,真的是了缘,这你要懂得。这不是说事上,心上,心要清净,这才能随缘。

早年我讲经讲过,我讲过「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就是镜子,那什么人?诸佛菩萨、法身大士,不变随缘。「不变不随缘」是阿罗汉,他是不变,但是他不随缘。「随缘不变」是菩萨,我们今天学佛,就是随缘当中学什么?学不变。不变里头,就是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就对了。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应酬,都可以照常,心地清净。尤其这些环境都要修清净心的,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执著?还有没有分别?如果有执著、有分别,赶快念佛,佛号一提起,分别执著就打掉了,这个法门好!

真正用得上佛号是在这些地方,不是平时拿著念珠念几百声、几千声,不是的。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念头一动,好像生七情五欲,生欢喜了,或者生讨厌了,这种念头一生起来,阿弥陀佛,打掉了。这一句佛号你真会用上了,永远保持著心地清净、平等、慈悲。你的人缘非常好,佛法讲法缘殊胜,心地清净光明,福慧增长,这个佛法里才有人生最高的享受。学佛不会学得不通人情,学到缘都没有了,人缘、法缘都没有了,那错误。「随缘随著变」是凡夫,六道凡夫是随缘随著变的。

:如果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幻相,都是不实。那么佛菩萨又为什么要到娑婆,来救度我们这些本来不实的众生?

:没错,你这个问题《金刚经》上有答覆,多多的念念你就明白了。《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否定,他没有度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天天度众生,并没有真正众生得度。这个理很深,事也很复杂,你可以慢慢的去思惟,去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你的境界就会向上大幅度提升。

:第二个问题,真信切愿的求生西方,一部《无量寿经》都嫌夹杂,最后是不是连这句佛号也是多余的?

:这句佛号要到极乐世界,你才真正能觉悟;不到极乐世界,这句佛号要放下了,你就永远搞六道轮回,这个道理要懂。经典作用在哪里?作用在破迷开悟。我们今天念这句佛号,我们的信心不恳切,还有疑惑,所以经典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如果你有真信切愿,就可以不要经典,一句佛号就成功;如果你还有怀疑,你一定要读经。我要问你要不要读经?你肯定要读经。为什么?因为你提出问题来问我,我就知道你信心、信愿不恳切,所以你一定要读经。你不读经,你那句佛号念不好;真正这句佛号念好了,你不会到这儿来提问题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一件奇特新闻在舍卫城传得沸沸扬扬:城中有一富翁,家中生了一个男孩,不仅没有耳朵,而且没有眼睛,没有健全四肢;在他出生前一百多天时,富翁就去世了。这个男婴还有五个姐姐,...

希阿荣博堪布: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

希阿荣博堪布: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

文:希阿荣博堪布什么是快乐?痛苦消失就是快乐。快乐就在身边,可是我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要么因为它转瞬即逝,我们来不及感受。快乐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很多条...

超定法师: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

超定法师: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

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   超定   发心·修行·证果   发心学佛,即为净化身心,转迷启悟,以期断惑证真,究竟离苦得乐。面对现实的...

净空法师:任何人争不过命的,你要改造命运要听佛

净空法师:任何人争不过命的,你要改造命运要听佛

「无田忧田,直至忧苦万端」,这一大段,前面经文都能看到这一大段,皆是累念积虑一句之详细演出。『田』是田地,『宅』是家宅。『眷属』是家属、亲属、你家里面用的仆人,这...

净空法师:不管他是在家出家,真正有德学就足够作

净空法师:不管他是在家出家,真正有德学就足够作

我出家的时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就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许多长老都不原谅,认为出家人不应该跟在家人学,这个话是人说的,不是佛说的,我们「依法不依人」。佛当年...

找到如意伴侣获得美满姻缘的法门

找到如意伴侣获得美满姻缘的法门

1.可以献花给佛菩萨,求佛菩萨牵引良缘来到!2.多多参加放生也是喔,放生功德很大,经典有说"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是很有感应的!3.多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