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随缘方便念佛养神又舒服

我们这些人是居于中间的那些人,忙吧,也没有那么忙;闲吧也没有那么闲。这个时候,印光老和尚说随我们自己的这个工作生活的习惯,抓紧时间念佛。“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我自己的体会,我肯定是居于这两者之间的。比如说我刷牙的时候,我就念四个字,心里念。因为这个时候肯定是不恭敬了,你在刷牙,你出声,你也出不了声,因为嘴里不是牙膏就是牙刷,你也出不了声。但是你心里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配合着牙刷动作,十下十下,四字。一天早晚两次吧,起床刷一次,睡觉前刷一次。你卫生间一天得上个四五次,大便小便的,心里默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吧。十个电话当中我认为一般九个电话都是废话,总能念点佛吧,都是没必要打的,打十分钟实际上用不了,三分钟事,再扯七分钟的闲淡,你就别用这七分钟来扯了,念念佛呗。

每天我们坐在公共汽车上,或者自己开车,弄个CD放上跟着它一起念,“摄耳谛听”。摄耳谛听,认真的听,其实是忙里偷闲啊。不能给自己太多的理由,说我太忙,我没法念佛,其实不是这样的,关键你得有这个心。所以,念佛之两极,一极就是特别有时间的,福报特别大的;再一极就是特别忙的。念佛之两极,我们是两极之间的,我们要自己安排时间,见缝插针。

那么印光老和尚在十念法当中,说有些时候做事的时候,你不能记数,比如说你切菜,你再记数弄不好把手给切了。你把手给切了,那就心不专一了。这个时候就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数先放掉,四条链子用三条,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记得清楚,直念。

直念事干完了,菜切完了,饺子下完了,面条煮完了,捞出碗来了,没事了。先生吃上了,儿子吃上了,坐在旁边,像刚才我在摄影棚一样来到这儿,一看还剩十分钟,这十分钟干嘛?没什么事儿念念佛呗。在师父这个演播室里头绕一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耳朵听,三个、三个、四个,“三三四”,也可以直着数,数到一到十。见缝插针,效果是怎么样?印光老师说,“从朝到暮,一团和气”,佛一直在加持着你。那种洋洋得意,那种欣欣向荣,那种暖洋洋的感觉,非常非常好,大家可以试一试。

你只有试了你才知道这里边这个。胡妮妮居士这两天跟我说,她用这种方法念了三天了,因为我来了三天,她就觉得特别高兴。自己就情不自禁的就开始往外笑。哎呀,真舒服!她说。 你看先舒服,这叫养神。印光老师说这种方法念佛得到第一个效果就是养神。我们现在是伤神,妄念伤神。你把妄念控制住,控制在佛号上就养神了。养神之后你身体就舒服,因为心皈依之后就没有那么多杂念妄念了。身体和身体,细胞和细胞之间就没有矛盾了。大家都被这一句佛号摄住,所以特别的舒服。(2011.4.19-4.21日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认清轮回 超脱轮回

传喜法师:认清轮回 超脱轮回

认清轮回 超脱轮回 传喜法师新店大明讲堂开示 苦中修安忍 各位辛苦了!受戒累不累呀?(众答:不累)。好,不累是假的,但是累并不怕,就像出家、修行都很...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序言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作者: 魏承思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史是一个古老的综合论题。 远自释道安首倡“出家无姓,同称释子”,综理经录为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始。罗什为答慧...

请放心大胆的施食

请放心大胆的施食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遇到什么法门都是我们的福报和缘分,如果没有缘分是遇不到施食的可是仅有的一点缘分遇...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积蓄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可是他很悭吝,丝毫不肯布施,金银堆积满仓,他还是不满足。每日只望积蓄能一天多过一天。  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种情形以后,特地跑到弟弟的家里,设法度化他,...

元音老人:什么是中阴身?人人都有中阴身吗?

元音老人:什么是中阴身?人人都有中阴身吗?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真正悟道的人没有中阴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也没有中阴身。什么叫中阴呢? 就是前身已坏,后...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