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业重情迷是凡夫

业尽情空就是佛

清心寡欲,

不发脾气,不闹情绪,逆来顺受,

业就逐渐消失…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业重情迷是凡夫,业尽情空就是佛。佛是业无不尽、情无不空。

如何业尽情空?

说起来是一言难尽,扼要来说,就是清心寡欲、不发脾气、不闹情绪、逆来顺受,业就逐渐消失,情也逐渐空了。

我们一般人的业力是很重的,情亦很迷,天天忙忙碌碌,由早晨到晚间,就为生活而奔波忙碌。

我们仔细想一想──几千年以来,每一个人都为生活而忙碌,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都是在生、老、病、死、苦中转。

是为什么?

就为情所迷,而无真正的智慧,真有智慧,就不会为情所迷。你看世界上为什么苦苦恼恼、争争吵吵?就为“情”字,因有“情”,就有业障,业就是增加这个“情”的。

什么叫业?

业就是人的负担、生命上的负担、精神上的负担。这“业”幸亏无形相,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假若它有形相,早就把虚空胀爆满。

就因为它没有形相,故你的业障多,由你来负担;他的业障多,由他来负担;我的业障多,由我来负担;各人所造的业,由各人的仓库收起来,即收到八识田里。

此仓库就是有神通,业重也放得下,业轻也放得下。那是无大无小,也没什么分别,这都是你自己的,不是旁人的,谁也偷不去,谁也抢不去,谁也拿不去。

业有善业,有恶业。

善业圆满就成佛,恶业圆满就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

因此你有业,就会受果报;受果报时,就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公道!”这是不承认自己没做好,而向外怨;你要明白自己所遭遇、所得的,皆是往昔所造的因,现在结这个果。

所谓种因结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茄子不会结辣椒,种辣椒不会结黄瓜。

明白“如是因,如是果”,就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对人不满意了;如此你认账就了,还账就了。你欠人家钱,若不还,始终心中仍有负担,虽暂时未还,将来还是要还,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不但国法如此,佛法亦如此,所以每一个人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什么是“情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个情有形,就被情迷。

这一迷,人人就染苦为乐,没有烦恼就找个烦恼来受,无麻烦就增加一点麻烦来受,无苦就想一点苦来受。

情空,就是要减少自己的贪、瞋、求、自私、自利、打妄语;你能认真脚踏实地,真能明白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便能逐渐将“情”空了。

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不是那么容易就把业尽情空了,不是一次就空,而是要去实行。我们都是背觉合尘──把智慧忘了,而随着六尘境界转。

想要业尽情空,就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摇动,那就有戒力;有戒力,就生出定力;有定力,就有智慧了;有智慧,就不会被情所迷;不被情迷,就不会被业所牵;业轻了,就一点一点干净。

说是容易,但做起来却如登天那么难;可是虽那么难,我们亦要勉为其难,努力去做一做。

恭录自【人生要义】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

海涛法师: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

【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着利他的菩提心,那么生活就是修行】海涛法师开示:希望大家时时刻刻保持着慈悲心,不用去烦恼事情,你只要有慈悲心这个动机,事情就会变圆满...

忏悔:堕胎使我不孕

忏悔:堕胎使我不孕

我好后悔由于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使我现在结婚5年了,一直未孕。我原本是一个简单、单纯、快乐的女孩子,没有来到这个大城市之前,我对性一无所知,直到认识了第一个男朋友,...

做到三点,远离癌症

做到三点,远离癌症

现在看病的问题,你去怪医生也没有用。医生自己生病,也是无可奈何。医生只能治假病,真病医生治不了。上士治病,治在未发时。现在人跑去医院一检查,病早就成气候,所以很难...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许多善信都会到寺院礼佛,有些善信也会在家里供养佛菩萨,而佛前供养有十种。分别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不管是何种供养皆具有无量功德。而灯是智慧和光...

净空法师:关于“自杀”的开示,救度自杀

净空法师:关于“自杀”的开示,救度自杀

●救度自杀——自杀不是了,而是不得了自杀,比你活着还要苦,还要可怕这个世间,有很多人感觉得人生太痛苦,活不下去就自杀了,以为这一死,什么都了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光亮法师: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光亮法师:什么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一直以来,世人总是固执的认为剃除了须发,身穿僧袍行走于世的人就是佛门的出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僧人,更有甚者说是和尚。这些人身居寺院庵堂,深居简出,不苟言笑,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