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行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段经文,直接说明净土法门的行门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阿弥陀佛就是所念的境缘,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念的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四种: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这里特别标显出持名念佛。我们净土宗在经典里面查找,是这四种念佛的方法,如果再有的话,那都不是佛所说的。因为师父也遇到现在好多念佛的方法,完全不是佛所说,都是一些伪经,不符佛制的,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依法不依人,以经典来做根本、来做考证的。

法藏菩萨为了实现他平等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大愿,在他五劫的思惟当中,思惟观察用什么方法能够平等普度。我们知道,十方诸佛度化众生的方便有很多:有的是以神通度化众生,有的是以相好光明来度化众生,有的是以说法来度化众生,有的是以闻香来度众生,这些方法阿弥陀佛都具足的。但在这些方法之外,他又设立了名号度众生的方法,所以净土法门实施究竟平等、广度一切众生的方法就是名号。

这句名号就是我们往生净土的正行。在这个名号里面,阿弥陀佛把他一切拯救众生的悲愿,他的光明、他的神通、他的善巧方便都凝聚在这个名号里面。同时这个名号的体性又是实相,是一真法界,这个名号就是实相身。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实相就在这个名号里面,这个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寿寂照不二就是实相,所以这个名号就是实相。

阿弥陀佛把他无量劫的修行功德,都凝聚在这个名号里面,所以称为万德洪名。当我们念这个名号的时候,就以名召德,无量光寿称性彰显,所以这个名号是无尽的宝藏。用我们信愿持名来开采它,这真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和这个应化身,以及他无量的功德,就靠这个执持的方法,毫无保留的对我们和盘托出。这些功德是无为的、无漏的、是无形无相的,但是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就通过我们能够把握的一句佛号传达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执持名号当中,得到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的利益。

所以我们对这个名号要生起至重的恭敬心,多一分恭敬多一分利益,所以我们要生起这种至诚的恭敬心来。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用外道炼丹运气等工夫,则成邪正不分。或至以邪为正,以正为邪。此种人千万不可令彼混入。若先曾学外道法,后知非正道,完全丢脱彼之修法则可。否则不可。...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佛经云: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毂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毂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好,这个佛法的道理、法义,我们一定要圆融的去体会。一般佛说法有两个层面:理和事。理就是真谛,事就是俗谛;事由理成,理由事显。理和事两个层...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我也空,人法双空。分段生死要灭,变异生死也要灭。菩萨行菩萨道,二死永亡又不入涅盘。入涅...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能给别人方便的行为,就是利行。例如,政府所提倡的「便民政策」,能让一般民众在洽公时感到亲切、便利,这就是一种「利行...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是当中最重要的。 熟读背诵这二十句,并了解其中的涵义,不但可自勉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