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 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受苦生死众生,因为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已上岸者,佛可以暂时放点心;对于还在水里面挣扎的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众生,如果不赶紧救他到岸上来,就不知道他要漂流到什么地方去了。佛偏怜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众生,这是符合慈悲心的。 比如做父母的,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对于那些身心健康很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有好工作、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站稳脚跟的,就比较放心一点。如果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他的关心就会更多一些,要为他考虑好一切;就算自己过世了,还要预先安排好他生活上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偏怜,对最没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关注。 我们就从理解父母亲的心开始,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实际上,佛对我们的慈悲心要远远超过父母。 第一,从时间上来说,父母对我们的慈爱也只有这几十年,百岁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后的子女;而佛对我们慈爱是无量劫,时间上没有尽头,生生世世都倾注关爱。 第二,从性质上来说,佛对众生的这种慈悲极为深厚,比父母还深厚。父母可能对比较乖巧孝顺的孩子,他很关爱;如果这个子女非常顽劣,不听话,常常忤逆,做父母的可能心理上就很讨厌,就很排斥,甚至要断绝跟他的关系——我不管你了,可见慈爱还是有限度的。而佛对这些六道轮回的罪苦众生,没有一念的厌弃,乃至于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哪怕他原来诽谤佛,甚至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够最终有一念的忏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佛也不舍任一众生,都慈悲地摄受,接引往生。可见佛恩浩大,无与伦比。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模乎。 近世人情,多不知此。故一班有天... 人之命运从落地之时便已注定,因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过去业力所决定的,佛菩萨慈悲教给我们改变命运的法门,带领我们跳出轮回。 袁学海年幼丧父,从母命弃举业学医,一日采药时偶遇异士孔公,孔公将袁了凡以后的... 《印祖文钞》提到过一个公案:有一位梦庵居士,谈当地发生的一桩车祸。一个司机夜间开车,一不小心从山路上栽到江里去了,包括司机在内的四十多个人全都掉下去了。第二天早上大家去营救,发现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佛说四十二章经》 这个天神就是天魔,也就是魔王波旬。这魔王等佛将要成道的时候,他先派了很... 前言 印光大师言:「宗教法门,多仗自力,纵今宿根深厚,澈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然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着,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乃至十声,乃至最低限度要念十声,那最高限度呢?是越念得多越好,多多益善。所以我们用这个乃不要以为十八愿,我就是念十声就好了。于是我有多余的时间去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