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就靠定了阿弥陀佛,靠谁都靠不住

◎没事最好不出门,在家里面修清净心,这个很重要,心地一定要清净,听经、读经、念佛、断恶修善,这是治本。

◎世缘是搞轮回的,强烈的往生欲望是生净土的,是能不能生决定因素,要真信,要弘愿,要大愿求生。

◎临终佛来接引,是佛的本愿,魔不敢来扰乱。

◎平时对世缘、法缘,都要看淡,看轻,不可过分执著,容易得一心。

◎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为我自己念的,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声声佛号都从这个大愿出发,这个功德无量,感应不可思议,才能与天地鬼神起感应的作用。

◎众生,你喜欢怎么做都好,菩萨有没有意见?菩萨没有。为什么没有意见?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菩萨的心,永过是清净的。

◎应当把持名,当作这一生当中唯一的大事来办,二六时中,一天到晚,昼夜不断,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个念头都没有,恶念善念都没有,你功夫得力了,决定往生。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归宿,是善中之善。

◎一心一意就靠定了阿弥陀佛,靠谁都靠不住,靠阿弥陀佛决定得生净土,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一生当中,只找一个可靠的人,咱们靠他就行了。

◎福报现前我不享受,这就是忍,逆境现前我不拒绝,这就是忍,顺境逆境里头都要学会忍,忍的功德不可思议。

◎无中生有,有还归无,了不可得,你为什么不放下?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功德,念一句无量功德,念无量句,那是无量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不干?为什么还要起杂念?真正明白了,真正知道了,不会起杂念,为什么?起一个杂念,你说我损失了无量功德,这个样子才能够念念相续。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善道,也不在恶道,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个念头,跟六道轮回不相应,它跟谁相应?跟西方极乐世界相应,跟阿弥陀佛相应,念佛往生见佛,就是这么个道理。

◎念头最好的是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分别、执著不起作用,就是禅定。

◎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复如是。

◎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就能突破魔王波旬的障碍。

◎所以六道不是真的,从心想生,什么心想?错误的心想,产生这个幻相。

◎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用清净平等心,专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

◎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这个名字好,叫你天天念,把你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晓得我们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不是二,这比什么都重要,佛说一切经,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回归自性,千经万论是讲性体,性相,性德,性用,全讲自性。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对我们最大的恩德是什么?把这些事实真相跟我们说清楚了,我们恍然大悟,这一悟,妄就不起作用,你的清净平等觉就慢慢恢复,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

◎静坐片刻,便有一刻之功;轻发片言,便有片言之罪。

◎终日闭门,省却几多尘累;六时静坐,撇开无限尘心。

◎念身无常,念世无常,诸行无常,万法皆空。

◎净土法门,是十方如来救度众生的第一法门。

◎天堂地狱在哪里?空空如也,自性本空。佛法里头没有高下,只有觉迷。没有高下,它是平等的,它是一体的。所以,佛常讲,万法一如。理事都不可得,叫“空”。一念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这一念,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为什么?它的时间太短,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一念。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宣讲。虽然他对戒律深刻地探索,但修持上,全力以赴修行弥陀净土法门,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归宿。民国初年,弘一大师弘扬南山律,躬身践行。戒律为三学之基,入...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了大官,邻居就懊悔,当初怎么没有在他苦难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一个贫穷之家,儿女甚多,食不充饥,衣不避寒,多年来无人闻问。但当这一群孩子在贫寒之家长大...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融的法界。什么叫法界?根据现象和本体的关系,华严宗概述为四法界。 第一种是事法界。这里的法是指万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有色法、...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之士,反致多病多恼。岂非定业使然,有令人太息不置等语。森殊反是。何也。一由宿生定业所使,加之因果复杂,吾人肉眼凡夫,究竟不能明了。 戒贤论师,玄奘法...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谎言假话在佛教称为妄语,就是不吻合真实情况、损人利己的言语。唐朝的道楷禅师,宁可丢掉性命,也不肯说假话骗人。 道楷禅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