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佛为什么还不来接我?

其实,我们一念心阿弥陀佛知道,佛为什么不来?是我们自己有业障,我们的心不清净,来了没用处。不起作用,他决定不来,来了他真起作用。业障要消,来了才有作用,消业障要靠念佛,念佛功夫不够没法子,这个忙阿弥陀佛帮不上。念佛功夫够了,业障、烦恼不要消尽,消尽很困难,那跟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两样,他只要你能伏得住,你能控制,业障烦恼不起作用,就行了,佛就来接引你。你还没能控制住,佛不会来。

你看,最近我们接到一个报告,四川的,在家一位居士,夫妻两个都念佛。太太见到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问她,想不想到极乐世界去?她心裡一犹豫,家裡孩子、孙子还不能放下,这一犹豫的时候佛不见了。她把这个事情告诉先生,先生听了很开心,先生知道这真的,不是假的。先生不吭气,认真去念佛,不告诉她们。没多久,先生伏住烦恼了,阿弥陀佛把他接走了。这是我们了解怎么才能往生,给我们传递这个信息,决定是全盘放下,没有丝毫疑虑。

我自己经歷过一次,我天天都想走。我七十九岁那年,七十九岁,在北京,生病住在旅馆裡面,病得很重。第叁天,下半夜,我好像是醒过来了,但是醒过来,很清楚,我不是在旅馆裡头,是在野外,草地上,躺在野外草地上。看到面前一重一重的青山,很漂亮,很像大理的苍山那个样子。但是大理山外面有洱海,有水,那裡没有,没有看到水。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面都向着我。我这一想,这是不是一些听众?很欢喜。突然这一念之间,变了,那些人全变成畜生。我感到非常惊讶,满山遍野一下就变成畜生,各个种类不同的畜生,满山遍野。我就念了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身现前,佛相多大?半边天,山不见了,就是一尊佛相在面前。那时候讲《华严经》,升座讲经,我都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阿弥陀佛,本师毘卢遮那佛。所以我接着念南无本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前,释迦牟尼佛不见了。我再念南无本师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现前,弥陀佛不见了。最后我念了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现前。那个相是半边天,但是看得很清楚,一点都不模煳,真的是如对面前。这个时候我就听到耳边有声音,我没有回头,我看观音菩萨,没有回头,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没有放下的?统统放下了;还有没有亲人想见见面的?没有了。问了我好多,我都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说我很想跟佛到极乐世界去,如果佛需要我留在世间的话,多住几年,我说也可以,没关係。这样就醒过来了,醒过来病就好了,第二天我就回香港。

有这么一次经歷,我就有信心,我什么时候往生,阿弥陀佛做决定。需要留我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表法,做个样子,我行,我能忍耐,能受苦。时间到了,我的事情圆满了,佛就会来接我走。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留恋,什么时候都可以走,欢欢喜喜的走,快快乐乐的走,一丝毫干扰都没有。这几年愈来愈专了,经现在就一部,其他统放下了,持名,就一尊阿弥陀佛,别的都不念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所以制行是我们能不能往生最关键的问题。这个心控制不了,还有杂念、还有妄想,特别还有名利、还有亲情,这个麻烦大了。甚至于我还想对佛法做什么好事,都不可以,都是麻烦。有缘就做,作而无作,这就对了。作是什么?没有起心动念,还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无作而作,决定不妨碍信愿,决定不妨碍往生,这才行。世间名利财色稍稍动一点心,我们就受到干扰、就受到妨害。每天读经、每天分享有好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环境要认识得很清楚,决定不含煳。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想背诵佛经又记不住怎么办呢?

想背诵佛经又记不住怎么办呢?

对于不少信佛的人,如果遇到大乘(佛教)经典,虽然产生浓厚的情感,并且从内心对佛经发出不可思议的敬重,很想阅读背诵。可是,无论怎么读诵,就是记不住。甚至在高明的老师...

忙得好快乐,累得很欢喜

忙得好快乐,累得很欢喜

我常勉励人:「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累得很欢喜。」然而,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而忙,也不知道为何而累,所以往往在繁忙当中,就会感受到心理压力,疲累的时候,便觉得烦躁不已,累得无聊...

【推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推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么样做?我们要经过山林或者渡河,心里有恐惧感,坐飞机怕飞机失事,开汽车又怕汽车碰撞,怎么办呢?他告诉你,你念他的圣号,念一万声...

文殊八字真言修法仪轨

文殊八字真言修法仪轨

世尊告诉大家 金刚手成就的秘密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以下经文大意是说世尊说,金刚手菩萨呀,只因为你往昔,曾经只一念随喜念诵,此文殊八字真言,就此以此功德,使你今日有...

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经云: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君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三、南无阿弥陀佛 (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行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