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要你来救,佛祖会来救我的。”

  于是那人驾着独木舟走了,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着急,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他又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佛祖会来救我的。”

  那条小船只好抛下信徒开远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了胸部,信徒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祷告着。

  可是,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时,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禅师抱怨说:“我对佛是如此地虔诚,但是佛祖在我遇难之时却不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你却嫌这嫌那,一次次地拒绝了,看来你与佛无缘了!”

  有道是“佛度有缘人”,我佛慈悲,倒驾慈航,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

  心诚志坚者,循着佛的指示,就渐渐脱离了苦海;而心不诚、志不坚者,却永远脱离不了苦海。

  所以说,所谓“佛度”,其实是众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伞去。”

  禅师不肯借伞,这是禅师的大慈悲:人要被度不能指望别人,而应该靠自己。

  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乐,但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愿自己努力,所以总不能称心如意。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样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会被凡尘所累了。

  佛说“众生皆是佛”,佛不是万能的上帝,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处处是佛。

  你行善时你就是佛,别人行善时,别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处处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王女的觉悟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见女儿日渐长大,就想替她寻找佳婿。王女告诉父母:「我还不想出嫁,除非能找到像我一样肤色金黄,头发绀青的夫婿,我才愿意。」于是...

布施得福

布施得福

  从前,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容貌庄严、名为悉鞞梨的天人,前来礼拜佛陀。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辉,令入夜后的精舍大放光明。  天子说道:“天人衣食无缺,自在快乐地享受福报,有些世间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

《百喻经卷下》:65、五百欢喜丸喻

《百喻经卷下》:65、五百欢喜丸喻

  译文:  从前有个女人,荒淫无度,欲情既已煽旺了,就嫉恶起自己的丈夫来。时时想着办法,计谋着要残害他,设了种种计策,却得不到下手的机会。恰遇上丈夫受聘出使邻国,女人设法偷做了毒药丸,欲用来害死...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