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

  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

  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却说:“我不要你来救,佛祖会来救我的。”

  于是那人驾着独木舟走了,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着急,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他又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佛祖会来救我的。”

  那条小船只好抛下信徒开远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了胸部,信徒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祷告着。

  可是,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时,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禅师抱怨说:“我对佛是如此地虔诚,但是佛祖在我遇难之时却不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你却嫌这嫌那,一次次地拒绝了,看来你与佛无缘了!”

  有道是“佛度有缘人”,我佛慈悲,倒驾慈航,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

  心诚志坚者,循着佛的指示,就渐渐脱离了苦海;而心不诚、志不坚者,却永远脱离不了苦海。

  所以说,所谓“佛度”,其实是众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中,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伞去。”

  禅师不肯借伞,这是禅师的大慈悲:人要被度不能指望别人,而应该靠自己。

  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乐,但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愿自己努力,所以总不能称心如意。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样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会被凡尘所累了。

  佛说“众生皆是佛”,佛不是万能的上帝,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处处是佛。

  你行善时你就是佛,别人行善时,别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处处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点我:

相关文章

十地经论的翻译--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 作者: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是以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为中心而展开的。但是,有关译者的说法,存在有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共译、别译,或与佛陀扇多共译,或慧光合翻等种种说法。以下依文...

太上老君内经--未知

太上老君内经--未知

  《太上老君内观经》全文: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

楞严经与中国宗派--未知

楞严经与中国宗派--未知

楞严经与中国宗派 ——李治华 提要 本文论述《楞严经》与中国宗派的关涉,包括佛教的禅、天台、华严、净土、密、律、三论等宗及教外的儒、道两家,而此经得为中国佛教诸宗统一的绝佳理...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有一天,曹彬遇到精于相术的陈搏(希夷)先生。陈搏告诉曹彬:“你的边城骨隆起,印堂宽阔,目长光显,必定可以早年富贵。所忌讳的是颐削口垂,可...

百论.要义--理净

百论.要义--理净

略述《百论》要义 理净 一、简释《百论》论题的含义 所谓“百论”者,是因为此论有一百个偈颂而名为“百论”。所以是以“偈”而得名,也叫依“法”得名。这里要说明一点,“偈颂”相当于中国的诗歌,是一种文章...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