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牢记拜的是佛法

  曾经统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发心供养出家人。其中有一个小沙弥,也来参加应供。阿育王就为难了,因为在印度,即使贵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见到出家人,也要五体投地恭敬顶礼。阿育王顶礼了许多大法师之后,面对这样幼小的小沙弥,实在无法下拜,但是不顶礼呢,又担心对三宝不恭敬,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责备。在左右为难之下,他只好把小沙弥叫到没有人的地方,勉强屈身向他顶礼,嘱咐他说:“我是一国之主,不能随便向人礼拜,尤其是你这么个小孩子。刚才我向你顶礼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小沙弥听了阿育王的话,默默放下受供的钵,突然纵身一跃,跳进了钵中,随着钵缘游走;又跳出钵外,向阿育王一笑。这样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神通无碍,把个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暗吃惊:“这个小沙弥真是神通广大呀!”

  小沙弥定住身后,慢慢走到阿育王面前,合十说:“大王,刚才这件事情,您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说得阿育王羞愧万分,赶快忏悔:“唉,我的心地不够光明虔诚,本不该轻视小沙弥!”从此阿育王对于一切出家人,不分老少贤愚,都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样可爱的男婴。  由于丈夫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具乞要回如意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具乞要回如意宝

  无数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商主具乞,他同与自己力量相等之儿童共学文字、工巧、历算、商业、六十四种艺术等一切学问,并一一精通。当时有一朋友为他宣说了积聚资财所要遭受之诸多危害,诸如:童子前往异地...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26.赤蛇识盗方太夫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26.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