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牢记拜的是佛法

  曾经统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发心供养出家人。其中有一个小沙弥,也来参加应供。阿育王就为难了,因为在印度,即使贵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见到出家人,也要五体投地恭敬顶礼。阿育王顶礼了许多大法师之后,面对这样幼小的小沙弥,实在无法下拜,但是不顶礼呢,又担心对三宝不恭敬,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责备。在左右为难之下,他只好把小沙弥叫到没有人的地方,勉强屈身向他顶礼,嘱咐他说:“我是一国之主,不能随便向人礼拜,尤其是你这么个小孩子。刚才我向你顶礼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小沙弥听了阿育王的话,默默放下受供的钵,突然纵身一跃,跳进了钵中,随着钵缘游走;又跳出钵外,向阿育王一笑。这样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神通无碍,把个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暗吃惊:“这个小沙弥真是神通广大呀!”

  小沙弥定住身后,慢慢走到阿育王面前,合十说:“大王,刚才这件事情,您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说得阿育王羞愧万分,赶快忏悔:“唉,我的心地不够光明虔诚,本不该轻视小沙弥!”从此阿育王对于一切出家人,不分老少贤愚,都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界诠法师: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界诠法师: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 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 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

【迷信】迷信的意思是什么?佛教是迷信吗?

【迷信】迷信的意思是什么?佛教是迷信吗?

迷信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信的本义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  迷信一词在佛学中的首次使用是在唐朝译经师翻译文献时。  迷信具体指人类对...

鱼身

鱼身

  从前有一户大富人家,资财万贯,平素好善乐施,救济贫困。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却没有手足,形体似鱼,起名叫鱼身。父母去世之后,鱼身继承父母遗产井操持家业,由于形体有异,遂成天躺在房间里,从不轻易让外...

嘎玛仁波切:自心清净与否,决定了承载的是善或恶

嘎玛仁波切:自心清净与否,决定了承载的是善或恶

摘自《了烦脱俗》为什么经常说“请上师加持”,这是一种能量传递。两千五百多年来,无数学生都学会了老师教的内容,甚至超过了老师,获得和老师一样的成就,但是,老师的学问...

嘎玛仁波切:对上师最好的承事、供养,就是直接或

嘎玛仁波切:对上师最好的承事、供养,就是直接或

其实,对上师最好的承事、最好的供养,就是直接或间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以及自己闻思修行。我们好好修行,或者做对众生、对佛法有利的事,则所有具德的善知识,都会感到欢...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何以故?”为什么(往生)这么容易呢?下面说了四点。【无外杂缘得正念】第一,“无外杂缘,得正念故”。是因为没有外杂之缘、内心有了正念的缘故。这一点要解释,有人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