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4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第二讲 ⒀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世间灯”,指的就是世间觉者佛陀。十方所有最初证悟成佛的这些觉者,我现在殷切地劝请他们,广转无上妙法的*轮。 在这个世间,除了我们娑婆世界,还包括其它世界,只要有佛成道,我都恳切劝请,请这些世间圣者广演妙法,救度群迷。 释迦牟尼初成道的时候,并没有开口讲法。为了显示佛法殊胜,求法艰难,首先由大梵天来劝请佛陀,请佛讲法,但当时佛还是没有开口。梵天又邀请来帝释天,他们一同向佛做祈请,佛仍然没有开口。于是梵天与帝释天又再再地向佛作祈请,并供养佛一个表示广宣正法的右旋海螺,佛才开口讲法。 为什么要这样劝请呢?一个就是佛为了显示正法的殊胜与难闻,要让众生生起对法的渴求心、恭敬心,知道正法难闻,非大事因缘佛不出于世,从而依教修行,依教成就。另外一个原因,梵天和帝释天,在祈请佛陀转*轮的时候,也为自己培植了福报,以此为例,以后的众生如果能劝请初证悟者宣讲佛法,也能为自己培植广大福德。 梵天供养了佛陀一个右旋的海螺,这个海螺代表请佛转*轮的寓意,在再再的祈请之下,佛才为众生说法。我在这里,也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地请佛转*轮,不是说只我们这个世间的佛才成道。在十方世界其他的刹土,也有佛初成正觉,我们代十方的众生向那些初成道的佛祈请,希望他们来广转*轮。 在长行里有“复次善男子。言请转*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在《大智度论》里有说:“当我们祈请时,虽然见不到佛,但佛常知道我们的心,听到我们的劝请之声。”因着这种祈请,诸佛会为众生讲法,也因这种劝请,为我们自己培植广大的福报。 “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除了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世界,有佛初成正道,并有海会菩萨围绕佛前,“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我自己愿意以自己的身,愿意以自己的口,愿意以自己的意念,“种种的方便”,行种种的方便,这种方便指什么?就是说只要能让佛转*轮,开演讲法,叫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毫无怨言。“殷勤劝请”,这个劝请不止劝一次,或者只说一句客气话:“佛您跟我们讲法吧。”不是的!而是再再劝请,无有疲倦,无有抱怨。在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也是由梵天与帝释天再再地劝请,以此重法缘起,最后佛为大众讲法。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这种劝请不是一时一刻的热情,而是长久对法的渴望,也就是说尽虚空,遍法界,只要是有众生,我的劝请就不会停止。 请转*轮也包括祈请一切善知识广转*轮,因为所有的善知识住世,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他而已,应该更希望他能够为众生讲经说法,能够开启我们的眼目,这一点非常地重要。假如作为愚顽众生,没有听闻教法,没有通过正法的熏习,自己的智慧是打不开的。在这一点上,请转*轮就显得特别地重要,希望这些善知识,能够为我们讲解正法,能够开启我们的慧目。 佛教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也是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把佛教的火炬,一代接一代地传到了现在,如果没有像这样请转*轮,请这些祖师大德常为讲法,传授众生开解智慧的教法的话,我们现在就算有佛经,仅凭我们的小知小见也没办法看得懂,更没办法真正地明白。所以要想佛教长久住世,就要修持请佛转*轮,请一切的善知识转*轮。 对众生来讲,正法是修行的依据,要能够真正明白法的义趣,才能够真正地依靠法来成就。如果没有善知识对法的讲解,对我们的摄受,单凭我们自己是难以运用正法之船的。所以要能安全到彼岸,请转*轮就很重要了。 今天我们讲到了第五支请转*轮支。在前面的礼敬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轮支,都是为我们培植善业福报。作为修行人,如果能够经常地做这些善事的话,也就是让自己在菩提之道上的资粮越来越丰足。资粮具足,我们的修道才会越来越顺利。谢谢大家!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所谓的女强人、女中丈夫,女人也可以做强人,也可以做大丈夫。那么怎样做一个大丈夫呢?有几点意见提供参考: 一、负责任能担当:大丈夫要能够负责、担当,不只... 「昨日当家师以汝书交光,光阅之,知强盗来抢汝物,一无所失。对房老太婆,抢去一箱及诸衣物。此即三宝加被之明证。但当勉力念佛及念观世音菩萨,何可妄生怖畏,欲移他处。你... 2007年虚云禅林观音圣诞三归五戒开示净慧老和尚 各位居士: 今年二月初一虚云禅林大雄宝殿落成开光,是虚云禅林寺院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柏林寺下院的一... 这个忍有六忍,今天我们谈谈这六忍。对于我们生活一切还都有关系。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 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别...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鹅鸭入水,不受水的这个它有个保护层哪。如果你没有断见思惑就一到水里去,你就是落汤鸡。 这就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也讲到,一个证得无生法...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如何才会快乐?我提供以下四点意见: 一、以舍为有:有的人整天妄想、贪求,这样的人生不会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