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9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9)

 ◎ 印海 著
 
八部众第三药叉,又称夜叉,华言勇健,又云暴恶,或称贵人,可分三类:一地行夜叉,二飞行夜叉,三空行夜叉,后者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中守护城池。诸药叉众皆以众生肉为食,个性非常残暴。其中莲华面夜叉与三万六千诸药叉眷属,悉皆爱乐如来正法。故发愿生生世世深心护持佛法,而不厌倦。如金光明经说:“宝王满贤王,旷野金毗罗,宾度罗黄色,此等药叉王,各五百眷属,见听此经者,皆来共拥护。”

八部众第四乾闼婆,此云寻香,为天帝乐神,不事生产,亦不食酒肉,唯作乐寻求香气,以资养身命。西域人称他为散乐乾闼婆。有一彩单乾闼婆王,居须弥山南的金刚窟,深信大乘,与诸乾闼婆众,护持三宝,使佛法普遍流通世间。

八部众第五阿修罗,此言非天,因其福报殊胜,邻次诸天,但多行谄诈,而无天德,所以名为非天。是六道之一,男丑女妍,一类属鬼道,一类属畜生道。鬼道阿修罗居住于须弥山窟中,或大海边。畜生道一类住大海底,彼等有胎、卵、湿、化四生之不同。有一毗摩质多阿修罗王,此云响高,亦云净心,又名种种疑,住须弥山东去一千由旬大海底,国土纵广四万由旬,大城中有宫殿名曰设摩啻,纵广一万由旬,有七重墙垣,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宫殿园林,皆七宝所成,庄严校饰,不可说尽。毗摩质多阿修罗王娶香山乾闼婆王的女儿,生了舍脂,帝释天娶舍脂为第一夫人。此阿修罗王有大威势,眷属无量,臣仆亦多,衣食充溢,百味随念而至,与天同等,而誓愿护持正法,拥卫受持经典之人。华严经感应记说:新疆省于阗国,有一沙弥名般若弥伽薄,坚持戒行,专诵华严。有一天,忽然有来人,双手合掌曰:“诸天请师,愿师闭目”。沙弥即闭目,不久即到天上,天帝见沙弥莅临,跪而告曰:“现今与修罗战争,屡次失败而被残害,今特请师为诵华严经,祈法力加被”!(传说须弥山之南、西、北面,各过一千由旬之大海底,各有阿修罗国城,阿修罗本身长七百由旬,化身高十六万八千由旬,立于大海底,与须弥山齐,常与诸天战斗,败则与兵众躲入藕丝孔中,胜则残害天众,暴虐无比)。师听后愿协助之,即乘天辂,专心念诵华严,以法力加被,修罗见之,忽然溃散。不久,天帝又将沙弥送归人间,因为曾往天上,身染有天香,终身不退,此事,一则表示佛法无边,一则说明天宫虽殊胜,亦有刀兵之劫,天宫并非究竟净土。

八部众第六迦楼罗,华云妙翅鸟,俗说大鹏金翅鸟,其翅羽金色严丽,众彩庄校,为飞禽中最大者。据说两翅展开有三百六十里。有说两翅展开有十六万里,头尾相距有四万里者,高下一样。颈中有如意宝珠,常以龙为食。但不能吞食受三归五戒之龙。有一苏罗金翅鸟王,神力最大,深乐大乘佛法,曾赴金光明会中听闻佛经。阿含经说:此鸟亦有胎、卵、湿、化四生,皆以如意宝珠为璎珞,变化万端,无事不办。身高有四十里,长八十里,鸟王寿命一劫,若非鸟王,则无一劫之寿命。据说此鸟居住于大海之北岸,有一种树名叫俱吒奢摩离,树高一百由旬,树荫能遮五十由旬,金翅鸟居住于树之四面,以业力不可思议,亦有胎、卵、湿、化四生之差别,因其翅膀中有毒,扇入人眼中即成盲者,所以不来人间,多住于须弥山边之铁树上。

八部众之第七是紧那罗,华云疑神,具有人之形象,头上有角。人见之即怀疑他是人或者非人?故名疑神。又云歌神,因系天帝丝竹之伎神,亦与诸眷属,护持于佛法。

最后第八部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世间之蟒蛇,虾蟇,田鸡等,皆属此类,又称地龙。以上八部众只举彼类之为首者,在各类中又具有种种异类,枚不胜举,如是八部等众,皆能接受佛陀慈悲摄化,如游子归投慈父,如病者获得医疗。今见佛陀放光,皆蒙感召,前来见佛闻法,俾得离苦得乐。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若父母不尊奉三宝、杀生偷盗、违背正行, 做子女

若父母不尊奉三宝、杀生偷盗、违背正行, 做子女

世尊的开示:若自己父母,不尊奉三宝、杀生偷盗、违背正行 种种恶业 做子女如何办呢?学佛的同修,大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佛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不能...

为了父母我们能舍掉多少

为了父母我们能舍掉多少

婆罗门女虽然广说方便,劝诱其母,希望令生正见,但是其母未全生信,她常轻三宝。请问,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呢?常轻三宝,无论你怎么跟他讲,一会信,一会又不信了。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始终还是我们自己...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6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6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66:出众合地狱生人天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菩提萨摩诃,本师即佛陀。巧施天人福,助出众合狱。断恶从善依大...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没有? 那我们朝山,求菩萨拜菩萨求什么呢?求消我们自己无量劫来的业障,过去无量劫来所做的业,做的错事很多,不说无量劫,这一生我们做的错事都很多,你上五台山来拜菩萨...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

欲海漂流具众苦

欲海漂流具众苦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不晓得你们感觉苦不苦,我感觉很苦啊。想休息,又感觉着不行,就是勉强去做,苦啊。这里头好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