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11)

◎ 印海 著
 
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

以下别列陀罗尼法。初二陀罗尼是有、空相对说,三四陀罗尼是因、果相对说。一、阿难陀此云喜,目佉此云有,合称为喜有。菩萨从证得初地以后,悟入法性理体,才能成办自利利他功德,如初地名欢喜地以见遍行真如,断除异生障碍,得出世心,破人我相,离诸怖畏,充满法喜。从此步步向上,地地分断诸品思惑,至七地时为一阶段。凡夫从初发心至初地菩萨已修一大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已有二大阿僧祇劫。于中从初地欢喜地至五地极难胜地菩萨,修有相观多,无相观少。至六地现前地菩萨,观缘起法即空,离诸染、净对待,因此无相观多,有相观少,到了七地远行地菩萨,才能真、俗二智并观,虽纯为无相观,但必定有加行之功行,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所以七地以前所得之陀罗尼,称为喜有。

第二空慧陀罗尼,是约八地不动地菩萨解空究竟说,七地以前菩萨对一切法相虽不动摇,但需加行,方能显起无相之智。唯八地菩萨不起加行而于诸法纯无相观,证第一空慧:不为相转,不为惑动,故称不动地。菩萨至此已迈入第三大阿僧祇劫,步步向上,趋入萨婆若海。

第三无碍性陀罗尼,到了九地善慧地菩萨,得四无碍殊胜智,通达一切事理,无有阻碍。所谓四无碍解,即此菩萨有四种最胜智慧,对一切法、义、词、辩才都能通达无碍。法即指一切法之差别法相,能如实了知。义即一切法相中之平等之义理。词即一切世间种种语言文字。辩才无碍或称乐说无碍,菩萨既能通达一切法、义,文字语言,因大悲心之激发,欢喜为各类众生随宜宣说离苦之法,使众生脱惑解缚,这是以外化有情为主之陀罗尼。

第四大解脱无相陀罗尼,此约十地法云地菩萨乃至等觉菩萨所证内德中大解脱而说。大解脱无相,能除一切诸细障微缚,于法身圆满自在。菩萨至此福慧圆具,非凡夫、二乘、乃至权乘菩萨之所了别,故称无相。同时菩萨至此已能任运庄严佛土,成熟众生,所作自利利他事业,均能自在无碍,故名大解脱。

又此四种陀罗尼,也可解说为法、义、忍、咒四种总持。一切差别教法名为有相;所说的义理皆归于空性;菩萨证得无生法忍之理名为无碍性,能通达一切诸法无所障碍。诸神咒名为大解脱无相,因为咒力难可思议,又能解脱一切障碍,但又不可分别所以名为无相。

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

第四释迦自陈。前为化佛说四陀罗尼,今应身佛释尊亦同化佛所说,证明真实不虚。如释尊说法华,自说犹恐众生怀疑,多宝佛塔涌现而为证明。又如说金光明经,亦恐众生不信,因有四佛示现而为作证,使令众生除疑。不但诸化佛如此说,释迦也同说此义,使令弥勒有深解悟。常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因佛之智慧高超,能以一音之略少,而摄百亿陀罗尼门之广大义理,众生虽因根性不等,但都有所解悟而获甚深法益。

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亿陀罗尼门。

第五弥勒领悟。有二段,初领悟,说明弥勒获得法益,法会中,其他诸人,并非不能获得法益,而因弥勒,久远劫来,修因已圆,位登补处,少加资习,即有所成。今释尊才以一音声演说,弥勒即能当下证悟百亿陀罗尼门。为何前文集众中,未列有弥勒之名,此处弥勒忽然显现而深获法益?此因弥勒是释尊法会中之常随旧众,如阿难,优波离等于集众中皆未列其名称。

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

次明请法礼仪。弥勒在大众中闻佛所说证悟百亿总持门后,于是从坐而起,表示内心已经证得。约表法说,菩萨已能从生死缚著中超出,故而从座而起。整理衣服,为欲请佛开示必先恭申虔敬之表仪,使身三、口四七支净戒圆备无缺,此表戒德具足。叉手合掌,两手相合,竖起放于胸前,表示心意集中,能于所观之境契合,理与神会,以空、有二智,照真、俗二谛,此表智德圆备。住立佛前是表证得三昧,心不动摇,定德成就。窥基经疏说:“或示将有往生相故,所以起立。”但是此段文中显示弥勒已能跳出生死流转门,加之因行久圆,唯愿释尊为他授记当来作佛,利益群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

宣化上人:见到境界不动心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执打破。 只知有人,不知有己,到...

如何验证死后往生到哪一道

如何验证死后往生到哪一道

我们要知道,死了之后到哪儿去。 佛法提供了一个我们验证的方法,你就观察他临终时候那个暖气。暖气在什么地方?就是哪个地方发热。如果因为神识离开身体,他的心跳会结束、呼吸会结束,暖气最后离开。那那个神识...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7:舍利出妙声等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苦厄甄其音,难处出妙声。济危扶难依大乘,...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坷终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当极力培植,庶可有成。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

心净,方知肉味浊

心净,方知肉味浊

一个吃长素的人,他整个的生命品质心理品质会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我们在座的诸位学佛的人应该都有经历,原来吃肉是觉得营养丰富,很鲜美,但是吃肉之后是什么感觉呢?头脑不清醒,疾病很多,脾气暴躁,欲望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