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7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17)

 ◎ 印海 著
 
时音乐中,演说不退转地*轮之行。

以下将前文十种庄严再加以分别引申说明,此有四重,先说第十音乐说法。此诸宝璎珞中所出妙音,不是靡靡之音,令人激动情爱,儿女情长世间音乐;而是宣演不退转地*轮之音,听闻此种音声,则由闻而思而修,超凡入圣,而证佛果。不退转有五种:一信不退,菩萨由凡夫发心修行有很多阶段,未证悟前三贤位,十信、十住、十回向。发心皈依后,对三宝、施、戒因果,圣贤毫无怀疑,信心不退者需到十信位之第六信不退位,才称为真正信心坚固。小乘名为四不坏信,亦即对佛、法、僧、戒无有怀疑,因为至此位时,已能真实见到三宝,戒之功德,并非由他人或经本中听闻阅读而来。第二位不退,向上修习到十住位之第七住位,能不退凡夫外道,是第二位不退。第三证不退,菩萨一进入初地,证悟法性理体,断三界见所断惑,离异生障。四行不退,从初地再向上修行,渐次从二地至七地,此时断三界思所断惑,除分段生死,得不退二乘之行,故称远行地。第五断不退,菩萨一登八地不动地菩萨,断一切粗惑,不为生死所动,任运向无上佛果进行,广利一切众生。此五种不退位,三乘共证之法门。*轮,喻佛法如车轮,可运载行人从生死此岸达涅槃彼岸。又轮有辗碎之用,将凡夫烦恼一一辗磨消除至彻底清净!*轮为能诠之理,诠说三乘之行门,亦即此妙音,纯为演说出世佛法之妙义。令人听后,启信,实行而证果。

其树生果,如玻璃色,一切众色入颇黎色中。

第二广说前文第六宝树庄严之功德。其宝树能生果实,其色如玻璃,玻璃是红色,以红色为根本,为中心,一切众色又摄入此一红色之玻璃色中,彼此相摄相入,互为映现,皆成红色。说明菩萨发心教化众生以佛果为究竟。如弥勒于龙华树下,三座说法,无非是使令众生皆得作佛。如法华经说:“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众生根性虽有无量差别,但诸佛出世本怀,无非欲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亦如宝树所生之果实虽各各差别,但其果色皆同一色,平等无异。

是诸光明右旋宛转,流出众音,演说大慈大悲法。

第三广说前文第四光明庄严功德。光明右旋,宛转,说明内院七宝所成,垣墙上放射无量光明,此宝光有一种特殊作用,不但能右旋宛转,而且能宣演众多音声。随顺法性理体,故诸光明右绕,如旋火轮。光明中又能流出众多音声,专门演说大慈大悲法门。光明代表菩萨所行不离智慧,以智慧之行能引发菩萨拔苦与乐大慈悲法。弥勒法门无他,即修慈悲法,从初发心及至成佛,一以贯之。有智有悲,表示大乘佛法精神。中国佛徒们均能修行不食肉之戒行,这与弥勒法门正为吻合。慈悲法门可从三方面去观察:一有情缘慈:如见一切有情遭逢颠沛苦难生活之时,缺少衣食资具,所谓饥渴寒冷,菩萨见之不忍于心,而兴起悲悯,施以种种衣食资具救济,俾能身心安乐。此是临时救济。第二法缘慈:衣食生活资具固然重要,依宗教立场说,吾人出没于六道轮回,纯是一大苦聚,若求真正的离苦得乐,必须获得究竟解脱。菩萨以智慧视察,唯有通达十二缘起真理,从根本无明拔起:“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触灭,及至生老病死灭。”如此反观十二因缘,则能解脱生死大患。菩萨不见实有众生,唯见于缘起法,此是法缘慈。第三无缘慈:菩萨体悟法性空寂,无人、我相,无能、所相,但悲心深切,所谓冤亲平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体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度众生,是心内众生,起慈悲,是理应如此,不能如此,则不名菩萨。所以菩萨终日度生而无众生可度,终日行慈悲法,无一法可取,法性如此,理应如是,则能做到“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佛道誓愿成”。弥勒菩萨以慈悲法门为导化无量众生,从始至终,从浅到深,皆以此一法门摄化一切,虽不断烦恼(菩萨留惑润生),不坐禅定(不住空寂理念),而以慈悲随缘度化,大乘伟大处即在于此。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佛教徒不要迷信

宣化上人:佛教徒不要迷信

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着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 我们用这个种种的香,种种的花来供佛,这是表示...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鸟,它不往外面飞,却飞到客堂里,还站在客堂里观音菩萨的头顶上。 这情形在我们佛教里也有公案,古代有一个当官的去庙里拜访住持大和尚,大和尚陪着,一路走...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也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与他同时代的憨山大师对他推崇备至,尊他为法门周孔,称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的衣服供奉给佛陀。 佛陀接受下来以后,对她说道:我来替你施僧,以此布...

海涛法师:认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认识文殊菩萨

认识文殊菩萨 壹、认识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侍。其名称翻译为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文殊尸利、满祖室哩,略称文...

圣严法师:远离两面人

圣严法师:远离两面人

所谓的两面人,就是在别人面前是一种样子,在背后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例如,见面时打躬作揖、称兄道弟,甚至亲热地叫对方叔叔、伯伯、奶奶,但背地里却批评、辱骂对方,这就是标准的两面人。他用虚伪的心来待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