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2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2) ◎ 印海 著 己二 众部生善敬中品生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是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此下说明中品往生:憬法师经疏说:往生兜率者有三类修因之人:一、菩萨从胜解行地至远行地,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或为种善根故生兜率。二、二乘人为发心求二乘道,而资粮未备。于现在身中听闻兜率天中极为妙乐,及闻弥勒名号,敬仰欢喜,故发愿求往生。三、凡夫之人,虽受禁戒,不能护持,造诸恶业,但闻弥勒之名,悔过发愿,亦得往生。此中品上生者,应包括了二乘圣者,本经只说四众,八部,但需恭敬弥勒发愿往生,同时修持五戒,十善功德才得中品上生。 世尊对优波离尊者说:当佛灭度后,灭是灭除一切烦恼,度是度脱二种生死,亦即说世尊证入涅槃以后,这世间上的出家众有男众比丘,女众比丘尼,在家的男众优婆塞,女众优婆夷,此是四部众,以及非人(类)的诸天、龙众、夜叉鬼神、乾闼婆(乐神)、阿修罗(非天)、迦楼罗(大鹏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腹畜生,如田鸡、虾蟆、蟒蛇等)。是诸四众八部,未犯大罪只要得闻弥勒菩萨的名号,而心生欢喜,心中发愿往生。在行持上,口业恭敬称念名号,赞叹功德,身业则顶礼膜拜,由此三业清净殊胜之因,一旦此一生命结束,很迅速的,如一弹指之顷,即得中品往生,如前上品上生者,为诸天所赞,众罪消灭。得不退心,并且将来亲近无量诸佛。若能口业念菩萨,身业礼菩萨,心业想菩萨,具足无有缺少,则中上品生。只有二业或口念身拜不观念(想),中中品生。或只有口念,身不拜,心不观想者唯具一业者,中下品生。因为修因有胜劣,往生品位自然有高下了。 前面上品上生,必修六事法门,比较难修,此处中品上生,只要闻名欢喜,恭敬礼拜,即得往生。这种易行道的方便捷径,与西方净土持名念佛往生亦无不同,但是一般人只知西方易修,不知兜率亦易上生。只要信心具足,三业清净,决定上生。 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暗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三类九品往生中,上品需修六事法,中品应修清净三业,恭敬、赞叹、发愿往生。中品生中另有一类众生虽然不能发愿往生,只要闻弥勒菩萨名,亦能得益。此中先就除恶说有四种利益:一、不堕黑暗处,黑暗处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说,若生无佛法处,亦属于黑暗。佛法是圣贤所开示由黑暗走向光明的道路,人、天是光明处,四圣是光明处,吾人若能深信佛法,不造众恶,自然渐趋光明。此处仗弥勒圣号威德加被,自然能远离黑暗趋向光明。二、不堕边地,边地是无文化、道德的野蛮民族地区,佛法称为八难,如佛前佛后,盲、聋、咽哑,皆属此类。 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大家的崇敬。 36岁那一年,他主张禅净双修,自称为一吼堂主人。 随着道业的增进,弘法的深广,特别是在了解到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这些祖师的思想之后,...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睡倒虽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裤,不可赤体。宜默念,不宜出声。(《复张... 弥勒今世授记因缘 常照法师 (一)诞生时代背景 贤愚经波婆离品:“佛在世时,印度另一国土叫波罗奈,国王叫波罗摩达。王有一位辅相,生一男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生气了、他就有脾气了、他就要扫除这个障碍,他的瞋恨心就上来了,那么这个瞋恨心是最大的毒素,瞋恨心就是对慈悲心的最大的覆盖,正好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你说我。 在这个人世间里,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你我彼此的交谊如果很和谐,就会有安乐祥和的关系;如果你我的关系不调和,人际的交往不顺畅,就会生出许多苦恼... 文财神范蠡 :16两秤的发明者 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是16两秤,中国人的秤为什么是16两呢? 16两秤是谁发明的? 中国有两个财神爷,其中的一位是文财神 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励精图治,最后复国,继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