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2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2)

◎ 印海 著
 
其次,佛为何人授记?有五种人不同,如菩提资粮论说:“未发心,共发心,三隐覆,四现前,五密意。”前四种为大乘人,后一种为小乘人。未发心者应是无始以来未发菩提心者,如首楞严经说:“是人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过此若干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当得阿耨菩提心。”即指为未发心者所授记。二共发心者,指十信,十住位菩萨,彼等已能发心向佛道进行。三隐覆者:指十回向及至七地菩萨,彼等若闻佛已授记,于六度不起精进,若自己知道未蒙授记,则能精进不懈,但为除他人之疑念,佛即为有疑念者而授记,某人何时成无上菩提。四现前授记:若菩萨已能成就出世五根,证无生法忍,住不动地时,诸佛即于此菩萨授记作佛。五密意者:如法华经说:“我等皆随喜,大仙密意说,授记舍利弗,我等亦当得”,即指此说。

己二 众部生善敬中品生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是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

此下说明中品往生:憬法师经疏说:往生兜率者有三类修因之人:一、菩萨从胜解行地至远行地,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或为种善根故生兜率。二、二乘人为发心求二乘道,而资粮未备。于现在身中听闻兜率天中极为妙乐,及闻弥勒名号,敬仰欢喜,故发愿求往生。三、凡夫之人,虽受禁戒,不能护持,造诸恶业,但闻弥勒之名,悔过发愿,亦得往生。此中品上生者,应包括了二乘圣者,本经只说四众,八部,但需恭敬弥勒发愿往生,同时修持五戒,十善功德才得中品上生。

世尊对优波离尊者说:当佛灭度后,灭是灭除一切烦恼,度是度脱二种生死,亦即说世尊证入涅槃以后,这世间上的出家众有男众比丘,女众比丘尼,在家的男众优婆塞,女众优婆夷,此是四部众,以及非人(类)的诸天、龙众、夜叉鬼神、乾闼婆(乐神)、阿修罗(非天)、迦楼罗(大鹏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腹畜生,如田鸡、虾蟆、蟒蛇等)。是诸四众八部,未犯大罪只要得闻弥勒菩萨的名号,而心生欢喜,心中发愿往生。在行持上,口业恭敬称念名号,赞叹功德,身业则顶礼膜拜,由此三业清净殊胜之因,一旦此一生命结束,很迅速的,如一弹指之顷,即得中品往生,如前上品上生者,为诸天所赞,众罪消灭。得不退心,并且将来亲近无量诸佛。若能口业念菩萨,身业礼菩萨,心业想菩萨,具足无有缺少,则中上品生。只有二业或口念身拜不观念(想),中中品生。或只有口念,身不拜,心不观想者唯具一业者,中下品生。因为修因有胜劣,往生品位自然有高下了。

前面上品上生,必修六事法门,比较难修,此处中品上生,只要闻名欢喜,恭敬礼拜,即得往生。这种易行道的方便捷径,与西方净土持名念佛往生亦无不同,但是一般人只知西方易修,不知兜率亦易上生。只要信心具足,三业清净,决定上生。

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暗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三类九品往生中,上品需修六事法,中品应修清净三业,恭敬、赞叹、发愿往生。中品生中另有一类众生虽然不能发愿往生,只要闻弥勒菩萨名,亦能得益。此中先就除恶说有四种利益:一、不堕黑暗处,黑暗处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说,若生无佛法处,亦属于黑暗。佛法是圣贤所开示由黑暗走向光明的道路,人、天是光明处,四圣是光明处,吾人若能深信佛法,不造众恶,自然渐趋光明。此处仗弥勒圣号威德加被,自然能远离黑暗趋向光明。二、不堕边地,边地是无文化、道德的野蛮民族地区,佛法称为八难,如佛前佛后,盲、聋、咽哑,皆属此类。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净宗不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净宗不

我们在香港,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那个时候东莲觉苑的老太太,何东夫人已经往生了,这桩事情我没有看到,我只听说,畅怀法师知道,像何丽香居士她们应该知道。...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印度人说他是印度人;也有西方人告诉我,圣母玛利亚大概就是观世音。 曾经有人问我: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我说:你认为他是...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 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五戒,是指戒...

海涛法师:佛要救你

海涛法师:佛要救你

一 1.回到阿弥陀佛的故乡,牵到阿弥陀佛慈悲的手。 2.要紧登极乐,要松开娑婆。 3.「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那么往生与否并不在「气管插管」之有无,也不在「器官捐赠」之有无,也不在「念佛资历」之...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