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大大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到,而这句话正是从《华严经》这部殊胜的经典中概括出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华严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能成众生智,能灭众生苦,特别是如今的五浊恶世,大家若遇到此经,一定要珍惜。看了以下介绍您还不随喜赞叹,努力受持吗?

第一、灭五无间罪。

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这说明,这部佛经,可以拔地狱之苦。《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对 五无间地狱的苦,描述的非常详细。可是,造了无五间恶业的人,如果真的深信这部《华严经》,真的能以深信心、精进心、稀有心受持读诵,甚至书写一四句偈, 最苦的五无间地狱的恶报都能迅速除灭,更何况其它的饿鬼道、畜生道的罪报呢?

第二、灭疾病烦恼。

关于祛病的这一项,是承接上述第一点所引的经文而来的。上述第一项讲《华严经》除灭三恶道报的殊胜功德,那么,如果我没有造作三恶道的罪,但是,我在这个 世间,真的很苦:身体不好,心里有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油煎似的,而生活中也是烦恼重重,这要怎么办?那么,经云:“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 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生病的情况下,你真的深信这部《华严经》 里面所记载的功德,以深信心、精进心、稀有心受持读诵,甚至书写一四句偈,你的一切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疾病、你所有的苦恼,都一下子消除了。哪怕你造 罪如须弥山,哪怕你造罪如“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也是能够消除的。

第三、往生人天善处。

我们学佛人都知道,如果在世的时候也不精进,临终的时候,正念没有现前,愿力也不强,那么,很有可能落到三恶道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位居士在自己撰写的《忏悔回向文》中写到:复于此末世,弟子六根不全,仪态鄙俗,不敬三宝,不孝慈父,不顺悲母,不悯众生,不利有情,狭隘自私,不顾因 果。每每念及六根不全者不得于如来法驾前剃度出家,被如来法衣,大放悲声,泪落如雨。弟子知此是弟子前世做恶,今生受报,复念此生若不精进,来生亦连这残 缺丑陋之身,尚不易得;弟子每每念及三恶道之苦,毛孔直竖,浑身冷汗,地狱大火熊熊然愈烈,饿鬼苦声戚戚然愈惨,畜生哀鸣悲悲然愈怆,复念此生若不精进, 当入大阿鼻受烈火,当入饿鬼界受饥寒,当入畜生道受怖畏,这三恶道多苦!

现在想想看,我们今生,男孩子长得也不帅气,女孩子长得也不周正,找了一个丈夫后天天挨打,找了一个妻子后变成了气管炎,有了一个宝宝还三天两头被老师 找,工作中还没遇到好领导好同事,赚钱也不多,或者一切都不错,但是病病怏怏的,真是一切都是苦。可是,如果今生不精进,你来生想受这些苦的机会都没有 啊!

那么,你受持《华严经》,你不会堕落到恶趣中。《华严经》说: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你受持《华严经》,在生的时候,寿命延长,而且不是说我活 了120岁,病了110岁,而是“胜寿命”。那么,这个“胜寿命”的人去世之后呢,虽然他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但是他在世的时候受持过《华严经》,他转生 到人天善处去了。对于转生到人天善处去的情景,普贤菩萨勾画了一幅长卷:“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 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生在人天善处,是投生在有大势力的人家,一切不吉祥、一切坏朋友、一切不如意的眷 属、一切邪见、一切烦恼,都会远离你,并且大家都会恭敬赞叹你。我们看看,《华严经》的功德,有多殊胜!

第四、降伏魔怨。

有些人也许听过或自己经历过“鬼压床”,或者听到社幷会上“某某人着魔了”,这些事情并不少见。可是,如果你受持《华严经》,就可以避免这些,为什么呢? “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因为你受持《华严经》的功德,这些鬼魅魍魉,都 离你远远的,没有一个磨磨蹭蹭的;或者,他们被你受持《华严经》的功德所感召,暗地里亲近你,赞叹你,礼拜你,守护你。这多么了不起!《观世音菩萨普门 品》中说: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魔军恶鬼不能用那种非常恶毒的眼神看这个人,更不用说伤害了。但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没有这个:或时发心。亲近 守护。所以,《华严经》不仅仅是降魔,而且是不知不觉间将那些魔也度化了。

第五、一切如意。

我们这个世间,五浊恶世,多苦!现在末法时代,就更苦了,道德沦丧,天灾人祸频频发生,做点儿事情也是困难重重。可是,如果你受持《华严经》,那么,你会 一切如意。因为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受持《华严经》的这个人,他在生 的时候,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菩萨都称赞这个人了不起,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菩萨都发心守护能受持《华严经》的人,你说是不是会一切如意呢?

所以我们应该老老实实的受持这部佛经,不仅仅要相信这部佛经的功德,礼拜它,供养它,赞叹它,还要去每天读诵,读诵久了,还要把它背下来,不仅仅要每天都 背,而且还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抄写这部佛经,要发愿在有生之年去受持《华严经》,要踏踏实实的去做,不仅仅自己得到利益,受到了好处,还要努力的向大众做 宣传。这样受持读诵宣讲演说《华严经》的人,他的一念之中,所有的行愿,都具足圆满了,获得的福德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一念之中,就有这么大的果报,如果做 到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样,那么,这个人的福报就像那个长偈里面说的: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 菩提道。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什么叫无上菩提心?你能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这些话非常精粹,非常特别。好,你具有这样的信愿,这就是净土的指南针。这个信愿前面讲的是慧行...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把握光阴,及时努力,将应该做的事赶快做好。有一天在集会开示时,我忽然心有所感,告诉大家:「我们不要把歉疚带到棺材里去,要记住一切佛法都在当下。」事后弟...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

略论禅宗与念佛 --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上) 宗舜法师  文正义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禅宗四祖至六祖的禅学思想为中心,分“引言”、“东山法门”、“南能北秀...

传喜法师:放生结善缘

传喜法师:放生结善缘

放生是我们这次法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意思就是放长线钓大鱼,无边众生誓愿度,众生无尽誓愿度,有种种的因缘结缘。那还有另外一种,我们回到各个地方之后,我们随缘也能够去放生,放生不拘多少,我们能力有大小嘛,所...

五欲六尘

五欲六尘

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或是由自己身心所产生的扰乱,都名之为魔,并且常常以魔障称之,以强调它们对圣道的障碍作用。我们在日常修道...

庆幸能此生能遇此,文殊呜苏吒神咒,戒淫除傲慢

庆幸能此生能遇此,文殊呜苏吒神咒,戒淫除傲慢

汉地四大菩萨各有道场名山,唯有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寒冷绝僻,令人难以朝拜。文殊乃大悲圆满之大菩萨,更是恒沙如来之母,一切菩萨之师。选此寒冷之山为道场,自有其用义,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