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莲池大师说:“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为什么说持名念佛是善中之善呢?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大善根。昙鸾大在《往生论》中说:“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的心”。我们发菩提心念佛,就具足了《智度论》中的五菩提心。

在《智度论》谈到了五种菩提心。第一、发心菩提。持名就是从凡夫这个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净土,自度度人。

第二、伏心菩提。就是降伏烦恼,提起这声佛号,烦恼自灭。

第三、明心菩提。就是明了诸法都没有离开自心,念这一声佛号,就能明了这声佛号是和自心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是明心菩提。

第四、出到菩提。就是得无声忍,出离三界,然后到萨婆若,也就是趋向佛果。而持名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即能证得一二三忍,横超生死,趋向证得一切种智。

第五、无上菩提。就是成无上正等正觉。

执持名号,往生净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所以说持名念佛是善中之善,是多善根。在《大悲经》中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这句经文也证明持名就是多善根。

我们再看持名念佛也是多福德,是福中之福。因为弥陀名号具足万德,我们执持名号,那么万德都可以彰显。一心念佛就等于六度齐修:一心念佛不会起悭贪的心,这就是修布施;在一心念佛的时候不起恶念,这就是持戒;一心念佛不起嗔恚心,就是修忍辱;一心念佛自然没有懈怠的心,等于精进;一心念佛没有妄念,这就是禅定;一心念佛没有愚痴昏昧,这就是修智慧。

莲池大师说:“举其名兮,兼众德以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这是祖师大德们所做的定判。所以我们不看祖师大德的注解,我们没有这种智慧的,通过祖师大德们这么一跟我们来注解,我们马上就明白了,所以说一心念佛不仅是六度齐修,也可以说是百行齐修。

《金刚经》中说:“菩萨心无所住行于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一心念佛之时万缘放下,不住于相,其福德也不可思量”。

《大智度论》中说:“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什么意思?从我们一出生就能行走,而且一日走一千里,这么走一千年,这么一个范围、这么一个面积、这么多的七宝,我们拿出来奉施于佛,不如一声称念阿弥陀佛的福德。这是《大智度论》中给我们做的一个比喻。由此看来,持名念佛确是福中之福,是多福德的。

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质,以果地觉做因地心,是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大愿,作为我们众生的多善根之因,阿弥陀佛无量劫的菩提大行,作为我们众生多福德之缘,我们能够信愿持名,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转化为我们自性的功德,这就是善根福德具足了。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醒的时候能做主,在梦中你能不能做主

醒的时候能做主,在梦中你能不能做主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们一天的具体事实,或者我们夜间睡觉做梦,我们白天醒着,夜间的梦,你到了白天还能醒,但白天这个梦,你永远不能醒。 梦想,是你所想的都像是做梦一样,水月...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天射箭,力尽则还,非但无益,且有损也。故念佛者,断不可存福报之心,当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 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开始。所谓好习惯,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应对言行,不失仪态,不让他人不便,不使他人不舒服,对家人关心,对公共环境爱护,举手之劳做好环保。...

重大节日 恭迎​弥陀圣诞,见者得福

重大节日 恭迎​弥陀圣诞,见者得福

2019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佛教重大节日——阿弥陀佛圣诞。值此殊胜日,放生、礼佛、诵经、供灯、诵念弥陀圣号,功德百千万倍!愿众生得佛光加被,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