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团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与诸大众随侍世尊,经末罗城来到波婆城的阇头园。  当时,有位名叫周那(又译纯陀)...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编者按: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你信仰哪位菩萨?四大菩萨中,你最熟悉哪位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流传很广,观音菩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马郎妇观音”(又称鱼篮观音)的传说你知道吗...

杀生恶报的故事

杀生恶报的故事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16. 沸水洞胸的屠夫  汉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