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0、仁慈熊猫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0、仁慈熊猫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转生为一只熊猫住于山洞中。一次,当地有一贫苦人至山中砍柴,不料当日却遭遇狂风暴雨,整个大地都被大雨浇透。此人慌不择路跑到山洞中避雨时,看见熊猫在洞里便恐惧异常。他正准备逃跑,熊猫则急忙安慰他平静下来,并用自身体温温暖他,又为他取来水果、野菜充饥。

  暴风雨之灾持续七日,这期间,此人一直受到熊猫精心照料与保护。第八日时雨过天晴,贫苦人吃罢水果就欲返家。临行前他对熊猫说道:“你对我恩重如山,我该如何报答?”熊猫只是叮咛他说:“切勿对别人提起我居住于此地之事,以此报恩已足够矣。”此人答应道:“我一定照办。”随即就在顶礼后离开山洞。

  回家后亲友均感诧异万分,他们纷纷议论道:“大批飞禽走兽都死于此次水灾,你何能冲破巨大困难安全返回?”他便将此番历险经过全部向众人坦白。大家听后急切问道:“此熊猫到底在何处?你能否带我们到其山洞巡视?”此人犹豫说道:“我不欲再前往山林。”众人却怂恿他说:“如你带我们前去,我们杀死那只熊猫后,可将三分之二份熊猫肉送你。”经不住此等诱惑,这人最终便向众人指点了熊猫所在山洞。

  这群人赶上山来,用烟将熊猫熏死。熊猫死时虽感受巨大痛苦,但它未生起丝毫后悔及嗔恨心,它深知此乃自己前世业力所致,于是就在平和心态中安然离世。众人则将三分之二熊猫肉送与这忘恩负义之人,而当他正准备接收时,两手却突然掉落于地。其他猎人目睹之后均感恐惧,他们放弃自己所应得份额,全都匆匆逃跑而去。

  梵施王与一些对此事深感稀有之人后来全部来到现场,他们将熊猫皮带往一间寺院,并将前后经过告诉僧众。寺中有一阿罗汉比丘感慨说道:“这哪里是熊猫,分明是贤劫中大菩萨,我们实在应对之行供养。”

  国王与眷属后将熊猫尸体火化,并在此地为之建造遗塔,且以宝伞等物做各种装饰,长期对其供养。最后,所有与它结缘之众生全部趋入善趣。

  另外,有一贫穷之人为卖木材而到森林中砍柴,当时释迦牟尼佛也转生为一熊猫住于此森林中一山洞里。砍柴人在被老虎追赶,走投无路之时,无意中爬上树干,恰巧熊猫亦蹲踞其上。樵夫见之恐惧顿生,而熊猫则将他慈悲拉向自己怀中,好生抚慰一番。

  饿虎贪著其食,它告诉熊猫说:“大尊者,这黑头恶人乃忘恩负义之徒,你应将之抛下。”它边说边因贪嗜血腥而一直徘徊于树下。

  熊猫后来告诉樵夫说:“我现今稍感疲惫,你来巡视、监看片刻,我欲小憩一会。”因熊猫一直辛勤照料樵夫,此时则因太过劳累而很快沉沉睡去。老虎趁机对樵夫说道:“你为何要苦守此处?不如将熊猫扔下,这样我食毕熊猫就可离开此地,那时你亦可自由离去。”

  毫无悲心之樵夫想到:我一直居于树上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干脆扔下熊猫以图自保。想及此,他便将熊猫从树上抛下。熊猫坠落过程中,嘴里一直嘀咕十个左右、不大清楚之言词,落地之后便被饿虎吞食。

  樵夫听到熊猫喃喃自语之后,总感觉熊猫好似在向自己说话一般,他便一直将此事系挂于心。结果他越思虑越理不出头绪,以致渐渐神志不清、头脑恍惚起来。他开始终日四处漂荡,口中不断重复熊猫落地时所发音声,就这么边走边说、一路絮叨不止。亲友们逮着他时,他也经常向他们唠叨这类令众人不明所以之言词。众人便向看相者、密咒士、比丘、婆罗门等人广泛探问原因,但他们也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鹿野苑附近森林中,住有一具五神通之仙人,亲友就将此人带往仙人面前。仙人最终道出此中原委:“这人本性实为凶恶,此恶人竟将对他功德利益最大之大菩萨抛至老虎眼前。大尊者本欲为此人传法,但他却将尊者突然扔下。尊者原想为他传授十偈,结果只来得及念出每偈头一字,此人所絮叨者正是每偈首字之集合。”仙人弟子闻言便问:“上师,你能否为我等宣说这十偈内容?”仙人便将十偈完整宣说道:

  “第一偈:悲哉此世间,非法实恐怖,恶劣狡诈者,竟敢害密友。第二偈:若杀自密友,恒时不得乐,坐于坐垫上,行住等皆苦。第三偈:尊者以悲心,低声殷殷道,恶劣之众生,定遭燃烧痛。第四偈:汝造大恶业,来世受剧痛,以此痛苦因,何能享安乐?第五偈:极恶劣众生,堕号叫地狱,感受猛烈苦,大声惨哀号。第六偈:业力深重者,无恶不能做,所做恶事中,竟有杀友者。第七偈:汝已坏正法,自心不善良,对熊猫与虎,所做应能忆。第八偈:愚者对好友,忘恩不报答,即生杀害之,未来定受报。第九偈:汝遇老虎怖,我长时护汝,睡时亦卫护,汝无法行之。第十偈:说法上师语,害友过失大,恶人汝死后,定会堕地狱。”

  当时之熊猫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樵夫即为后来之提婆达多。

  大尊者变为旁生时,遇如是苦难亦不忘宣说佛法,对众生开示正道、非道道理;成佛之后,宣讲佛法之行持就更不用多说。我们明了释迦牟尼佛如是功德后,应对佛祖从内心生起恭敬心。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 精进品 82 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 精进品 82 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2.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六、精进品  82.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无数劫之前,四大部洲处光显劫时,人寿长...

他一心一意念诵这个咒,烂掉的手指脚趾又重生了出来

他一心一意念诵这个咒,烂掉的手指脚趾又重生了出来

唐朝有个和尚名叫智益,长沙地方的人,俗家姓吴,常常为征服蛮子的兵,喜欢捕鱼、打猎。有次得到一个白乌龟,把它煮来吃了,于是生起疮来全身都渍烂,连眉毛胡须手指脚趾,通通都烂掉了,落得一点不存。他号淘痛...

《百业经》:迦叶主尊以慢心故迟得圣果87

《百业经》:迦叶主尊以慢心故迟得圣果87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都是归于你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的神通游戏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的神通游戏

  金山活佛的神通游戏(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从来没有丛林大和尚那套架子,也没有冷冰冰的面孔,他是很天真的,往往在人家不著意的时候,他就露一手,表演一点近乎神通游戏的玩意,像...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放生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放生

  金山活佛欢喜放生(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非但对一切人慈悲,解脱人的疾病苦难,就是飞禽走兽鱼鳖之类,他一样是有同情心,他不计走到那里,都是欢喜放生,这件事,成了他生活上一个经常节目。提到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