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觉悟者心里只有众生安乐

  以前,我常常是受一点委屈,就受不了,认为比窦娥都冤枉了。还有的时候,得理不饶人。

  马老师说,这根本不叫修行人。

  我不服气,:“修行是做好事,不做坏事,修理个人累劫的坏习气,怎么现在还应该受委屈了,他人的错还要自己承担吗?”

  师:“真正的修行人,常怀大慈悲之心,哪有委屈的感觉,只要众生能得到利益,只要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行者受什么都是甘之如饴的。”

  马老师说,古今中外的觉悟者,修行者,都是如此。

  日本一个有名的禅师,法号白隐。

  白隐禅师有个开布店的信徒,这个人家里有个女儿,他女儿和一位青年未婚先孕,作父亲的很生气,逼问女儿让她怀孕的男子是谁。女儿怕男朋友被父亲打死,她想到父亲最尊敬白隐禅师,于是就说是白隐禅师的。她父亲听了,先是吃惊,然后怒不可遏地拿着棍子找到白隐禅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禅师一顿。禅师莫名其妙,但还是痛快地认了。

  等到信徒的女儿生下孩子,信徒就把孩子丢给禅师养。这位禅师也就开始细心地照顾这个孩子,四处乞讨奶汁喂养小孩儿,到处遭受辱骂和耻笑。就这样一过就是几年。

  信徒女儿的男友逃跑几年后回到家乡,了解了这几年发生的一切,对信徒的女儿说:“我们不能这样让禅师为我们的罪孽受这样的侮辱啊,我们真是罪过无边啊!”他们就跟父母坦白了一切。

  信徒懊悔万分,带着全家人去向禅师道歉,禅师一点微辞都没有,也没有抱怨和责备,只平静地一句话:“小孩是你们的,那你们就带回去吧。”

  觉悟慈悲的人,心里只有众生的安乐,尽全部能力去与人方便,不在乎本身受什么委屈、误解和凡人眼中所谓的损失。

思语:

  无“我”的人没有委屈,真正明白“众生一体”的人没有委屈,真正慈悲的人没有委屈。大慈悲者,大觉悟者,愿意代众生受辱,只愿众生得方便,只愿众生真明悟。

  禅师忍辱救下了那个男人,其实也是成就了自己的佛道。

  所以我们细细去观察,古今中外,你看成功的人决定是得到大众拥护、大众的爱戴,尤其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竞选凭选票当选,选票就看到群众对你的爱戴、对你的拥护。你平常不能照顾别人,谁肯帮助你?所以跟大众相处是最大的一门学问,跟大众相处,布施、持戒、忍辱,这三条做到了,在佛门里面讲你法缘殊胜,无量功德。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丁菉(lù)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度非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平时生活一向节俭,虽是...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作善必有福报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作善必有福报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体一样,不曾差了些。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后面许多说话,都该括得尽。   【故事】   清朝崇明岛(在长...

积阴德太重要了

积阴德太重要了

  唐朝彭城有个人叫刘弘敬,字元溥。世世代代居住在淮河淝水之间。家有资财数百万,常积德而不夸耀,人们都不知道他所积的德行。  他家虽然很富,取利于别人的财富,也使别人不怨恨。他拿出钱财帮助别人,施...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在求取财富时竟有意外的发现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阿罗汉圣者。  距离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国家,该国的国王,也以各种美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修行人。这位国王用金...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佛教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2018-05-04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马铎,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士,永乐九年(1411年)他以岁贡生的资格入会试。有一天,他正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