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不著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不著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
第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你们走过这么多的道场,拜佛也好,参加打七也好,...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说唐代有位宰相,叫韩滉之。宰相府都会有一些随从的官员吏。官吏,官就是宰相;吏就是帮他做事的助手。 有次韩宰相叫一位吏过来,他却迟到了,宰相很生气...
(其五)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生怨尤。知德能感天,则必不至小有逆境,便懈修心...
农历十月 二十 文殊菩萨出家日《文殊般涅盘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
第三十一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阿弥陀佛。诸位同修,时间过得很快,后面还有两天就要结...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事。纵有知者,亦不敢出诸口。以是之故,老吾老,幼吾幼,均不得究竟之道,况人老人幼乎哉。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