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比丘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的肉给刁去吃了。商人发现后,生气地拿起棍棒将狗儿的腿打断,并将它丢弃在路旁。此时,舍利弗尊者以天眼看见断了腿且饥饿不堪的狗儿,便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然后以神通力飞至狗儿的身边,将乞得的食物拿给它吃。狗儿欢喜地用完食物,舍利弗尊者便为其开示说法。狗儿命终后,则投生至舍卫国的一户婆罗门家。

  一天,这位婆罗门看见舍利弗尊者独自入城乞食,便上前询问:“尊者没有沙弥随行吗?”尊者回答:“我没有沙弥随行,听说您有一子,可否随我出家?”婆罗门说:“我有一幼儿,名叫均提,现在甚为幼稚,待其年纪稍长,再让他跟随尊者出家修行,是否更好?”于是等到均提七岁的时候,婆罗门便带他到祇洹精舍出家修行。均提沙弥不断地勤修佛法,精进用功,最后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均提沙弥思惟今生能得遇圣者、悟道证果,必是过去的因缘,便以神通力观见自己过去世为一只饿狗,蒙舍利弗尊者慈悲救助,今日方能为人并获圣果,于是均提沙弥发愿:“我蒙尊者之恩,得以脱离诸苦,今生应当终身随侍于尊者。”便终身求作沙弥而不受大戒。

  当时,阿难尊者见此因缘,请示佛陀:“不知此人曾造何种恶行,受此狗身?又曾造何等善根,蒙尊者救助而得解脱?”佛陀告诉阿难:“迦叶佛时,有一群比丘聚集一处修行。当时僧团中有一年少比丘,音声清雅且善于梵呗,人皆乐听;另一位年长比丘,音声浊钝,不善梵呗,但因功德具足,已得阿罗汉果。这名年少比丘自恃好声,便嘲笑老比丘的声音犹如狗吠。老比丘心知年少比丘种下恶果,便慈悲地对年少比丘说:‘我已得证阿罗汉果,功德悉备。’年少比丘自知罪行,心惊毛竖,惶怖自责,便赶紧向老比丘忏悔自己的罪过。”佛陀告诉大众:“当时的年少比丘就是今日的均提沙弥,由于恶言果报,五百世常受狗身;也因出家持戒清净的功德,得以见佛而后悟道证果。”诸大比丘们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由此可见,一切因果皆由心之造作。可是我们凡夫俗子只知重视追求眼前的结果,却不慎守因果的规则,如此即是因果颠倒。我们应该相信因果的规律,其规律是非常顺序的,因为人的生命不仅是今世,而是经历了生生世世的流转,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在过去世流转的过程中曾做过什么样的业,所以今世行善、做好事,却不一定会带来今生的幸福与快乐。同样的,现在所造的恶业,亦不一定会马上报应遇到痛苦和不幸。但这并不代表现在所造恶业的果报在将来不需要承受,只不过“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而已。

 

点我:

相关文章

四阿鋡暮抄解--鸠摩罗佛提等

四阿鋡暮抄解--鸠摩罗佛提等

四阿鋡暮抄解 婆素跋陀造 符秦 鸠摩罗佛提等译 四阿鋡暮抄序 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经。又采撮其要迳至道法。为四阿鋡暮。与阿毗昙及律并为三藏焉。身独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有阿罗汉。...

不动明王修持仪轨--功德人生

不动明王修持仪轨--功德人生

不动明王修法仪轨   前行、结行者,当依共同轨则。正行为:   空性之中莲日四魔上,不动怙主蓝黑愤怒身,   右执宝剑左手持羂锁,尸林装圆右膝跪式坐,   本智火聚炽燃烈焰中,具九舞韵心间日轮...

欲海狂回     卷二--佚名

欲海狂回 卷二--佚名

欲海狂回卷二 受持篇 居官门 (共计十科,七十有五条,多属治国平天下之事) 万恶之首,实唯邪婬。况居高位,式化匪轻〖式化,以自身为榜样教化民众〗。作君股肱,纳诲宜勤。为民父母,训俗须殷。敢竭刍荛,...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佛陀的开示:做何种坏事就会受到何种报应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捣得粉碎。等到他死去后,...

佛说前世三转经--释法炬

佛说前世三转经--释法炬

佛说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初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

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一至四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一至四十--瞿昙般若流支

正法念处经(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 观天品第六之十(三十三天之七)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