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平凡中的美丽

  其实,在人生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活得很辛苦,每个人都有着这样的失意或那样的挫折;要活,要吃,要穿,便要去找工作,去挣钱,去养活自己也养活家人;要等着评职称,晋级,涨工资,分房子;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还要应对高考落榜、下岗失业、病痛折磨等等不测。然而这一切并不可怕,因为终有一天这些都会成为过去,我们会迎来新的生活。可怕的是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对生活失去了热情,那样我们的日子就会忧伤,生活就会没有亮点,一切就会索然无味。

  生活本身的确是酸甜苦辣具全的,但做人的情操和理念却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要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善意地对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要永远保持一种真诚、友爱、宽容、健康的心态,用心去感受生活对我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恩赐。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杰克,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杰克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杰克是那样的乐观,以致使其他人都乐观起来了。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杰克愉快的生活方式。终于,国王听说了杰克,于是说:“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杰克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杰克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是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呢,而我,身为国王,却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杰克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这里有这条迪河,每天它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的确,幸福直接与心灵相关,而与世俗和物质的一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不要以为幸福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等于情爱,不要以为幸福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有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和平年代里,在生活平安的情况下,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一心一意地享受世界的精彩,那每天都是幸福的日子了。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很幸运,所以你应该对生活感恩;如果你从未尝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还比较好,所以你应该对生活感恩;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还算富有,所以你应该对生活感恩;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钞票,口袋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幸运之人,所以你应该对生活感恩;如果你父母双全,婚姻幸福,那么你的确是很稀有的地球之人,所以你应该对生活感恩;当你对生活充满了感激时,你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你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因为命运并没有抛弃你,纵然生活中有风有雨,你也不会害怕,因为你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会支持你......

  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有一个很和谐的婚姻,孩子聪明乖巧,父母身体健康,经济状况也不错,也有很好的朋友,可是你还是觉得有好多的烦恼,那就是你不知足,不懂感恩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食品,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有的人没有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夜幕落下的时刻,有的人没有灯光可以照明......因此,我们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囿于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

点我:

相关文章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 ...

贫穷富贵从何来

贫穷富贵从何来

  佛陀故事:贫穷富贵从何来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常有钱,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的形容最为恰当,因此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对他来说只是小数目而已...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就...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

《百业经》:(82)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百业经》:(82)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 七岁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又久远之前有一王宫名为雄狮王宫,国王名为狮髻,财富丰饶,且如理如法治理国家。他手下有一狮子商主,财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