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来到城里托钵,到了一家婆罗门的门口,就站在那儿不动。正在屋里忙着煮饭的妇女,忽然觉得四周光明起来,其光与日月之明完全不同,照在身上令人有一种柔和舒服的感觉。这时炊饭的妇女回头一看,原来是佛陀及弟子们站在她家的门口。她见到佛陀的端正相好,比丘众的庄重威仪,内心马上生起欢喜尊敬,想把刚煮好的饭供养佛陀,可是一向愚昧不信佛法的丈夫,如果看见她供养行施,一定会不高兴,这时,她悲心油然生起,惭愧自己的罪业,生为女身,处处受人限制,不得自由,不能自主。

  婆罗门女想出一个办法,将饭盛在碗里,然后压取饭汁,拿了一杓饭汁,供养佛陀。佛陀很高兴的接受,并且说了一首偈:

  若施白象百,明珠璎珞饰,

  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

  这时刚从屋里走出来的婆罗门听见了,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道:一杓的饭汁值得什么东西,有什么可贵之处,您这种说法未免太欺人了,怎么叫人好相信?

  佛陀慈和地回答道:我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勤修六度,我所作及所言都真实无错,你应该相信我是证得圣果的佛陀。佛陀停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在舍卫城的罗阅路上,你有没有看见一棵几十丈的大尼拘陀树?

  婆罗门说:我知道,这棵大树在夏天是大家唯一避暑的好地方。

  佛陀又问道:你既然知道这棵树的庞大,那么我问你,当初所下的种子到底有多大?

  差不多芥子大小。婆罗门不加思索的回答。

  如芥子般的小种子,能长出遮去半个天的大榕树,你能说它奇怪吗?这并不奇怪,那是自然的定律,是因果的循环。如今,你们有此一杓饭汁的布施,将来的收获不是难以计量吗?何况我是无上功德的大福田,具有殊胜的法宝。你们能恭敬供养佛陀,将来的福报是无限量的。佛陀的说法,婆罗门夫妇非常崇敬佩服。从此夫妇俩对于办斋供众非常热心,命终以后上生天界,受永恒的快乐。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的,因为佛教所说的布施,并不仅仅是钱财的施给,看见别人行施,心理不起嫉妒,不生瞋恨,而生欢喜心,你的功德也和布施的人同等,这么容易做的善事,我们怎么不作呢?佛陀告诉大家说:施一杓饭汁的婆罗门夫妇,不但现在已经生于天界享福,永远不再堕生恶道。经过三十劫后,又降生人间,并成佛于人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念诚心正见的小小布施,可以收到莫大的成果。一树累累的果实,由一粒种子而来;人天福报功德,从不断的布施中成就。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诚可信也。(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做好事要随缘不可攀缘!

净空法师:做好事要随缘不可攀缘!

「相续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这个方法好,你没有时间,你找假日,一年当中找一个长假,能够有十天十夜念佛,一年有这么一次、二次,好!平常没有时间念佛,用假...

灵山居士: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灵山居士: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灵山居士/文 我经常会被问及一些可能会让佛教徒感到尴尬但却是确实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围绕那些佛教徒的糟糕行为有感而发。我们都...

宽运法师:礼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宽

宽运法师:礼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宽

礼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时间过得非常的快,转眼之间,明天就是七月十五,而且明天...

《安士全书》:检校善恶立世阿毘昙论

《安士全书》:检校善恶立世阿毘昙论

  检校善恶 立世阿毘昙论  帝释天王。将至善法堂上。诸天围绕恭敬。入堂。帝释升师子座。左右各坐十六天王。其余诸天。依次而坐。有二太子。一名旃檀。二名修毘罗。是忉利天二大将军。又坐三十二天王左右。...

南怀瑾:破解自杀的密咒

南怀瑾:破解自杀的密咒

讲到无明,给各位说一个近代的故事。此事距离现在大约一百二十年清末时代,一个贵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杀头。很巧,执刑的刽子手刚好是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死刑犯...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其实都在说一个事情,到底什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其实都在说一个事情,到底什

百家号作者:在家小居士智旭大师在论及看经习教时,尝云:“千经万论,求之语言文字,则转多转远,求之现前一念,则愈约愈亲。盖一切经论,不过现前一念心之注脚,非心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