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故事:达天和尚传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之相。出家受了具足戒以后,曾经历过许多次的讲经弘法,对一切经论,好像是宿世以来就熟习了的,只要一过目,没有不融会贯通的,对于经文中的要旨也都能体悟得很透彻。

二十四岁那年,游化到了京师,在西山遗光寺开始宣讲华严。西山遗光寺的佛学讲堂,常是座无虚席,前往谛听开示的远近僧俗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人不深深景仰的。某日他阅读《清凉大疏》一书,知道五台山乃是文殊菩萨驻锡的地方,就发心前往顶礼朝拜。于是依止在万缘庵,宣讲《报恩经》。

有一天他来到了北台,正是天空明朗、和风宜人的好天气。忽然间天上起了层层的白云,并现出一道道银色的光芒,转眼间天色就昏暗了下来,连回程的路都辨认不清了。“怎么办呢?没办法回去了。”于是他只有默默祈求菩萨,指示他归程的方向。礼拜祈祷后他站了起来,却不可思议的发现自己已在万缘庵的山门之前了。于是他就很高兴地,进去对众人说:“你们可知道,是菩萨送我回来的呢!”

接着他又作了一首礼赞菩萨的偈语:“菩萨慈悲,不可思议,六十余里,顷刻而至。”

乾隆癸酉年,奉圣旨管理僧录司印务,兼为某大寺的住持。皇帝并赐以紫衣之厚礼。 庚子年秋天,圣师尼尔德尼到京城来,恭祝圣上七十嵩寿,与禅师会晤,两人欢叙一堂,畅谈佛法大意。圣师认为他的论理非常精妙入微,就供养他香帛曼花等物品。接着蒙圣上隆恩,敕封他阐教禅师的德号。寅年六月十三日那天,他对弟子们说:“我八十余年来,未曾离开过佛法。”又问弟子们:“你们且说说看,现在究竟是有佛法呢?还是没有佛法?”

众弟子们面面相视,一时都答不出来。这时禅师一面看着弟子们的表情,一面微笑着就示寂了。世寿八十二岁。

他圆寂后,注释的《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盂兰盆经》等,流行于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天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增长甚深智慧,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若 巴 扎 纳 谛ong a ra ba zha na di)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龙女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龙女

  观音菩萨身边,左边是善财,是观音的左胁侍,右边是龙女,为观音的右胁侍。  相传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龙女生活在龙官,听说人间繁华热闹,非常羡慕和喜欢...

一切经音义  卷十一至二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十一至二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十一至二十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序及经第一帙十卷(同此卷音) 睿宗皇帝制。 纵横(上足庸反下获萠反说文作从考声尔雅纵长也竖也横广也左右方也韩诗云南北为从东西为横说文横栏木也从木...

达摩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摩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摩多罗禅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达摩多罗禅经序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跳-兆+(轍-車)]。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究。然...

佛说受岁经--竺法护

佛说受岁经--竺法护

佛说受岁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只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俱受岁。彼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诸贤。比丘受岁者。君当说君当教授。君当教诫君当爱念。谓第一故。何以故...

确保你未来成为富有的美女之妙招

确保你未来成为富有的美女之妙招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夫人地位尊贵,但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

佛性论--真谛

佛性论--真谛

佛性论 天亲菩萨造陈三藏法师真谛译 一缘起分   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