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故事:达天和尚传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之相。出家受了具足戒以后,曾经历过许多次的讲经弘法,对一切经论,好像是宿世以来就熟习了的,只要一过目,没有不融会贯通的,对于经文中的要旨也都能体悟得很透彻。

二十四岁那年,游化到了京师,在西山遗光寺开始宣讲华严。西山遗光寺的佛学讲堂,常是座无虚席,前往谛听开示的远近僧俗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人不深深景仰的。某日他阅读《清凉大疏》一书,知道五台山乃是文殊菩萨驻锡的地方,就发心前往顶礼朝拜。于是依止在万缘庵,宣讲《报恩经》。

有一天他来到了北台,正是天空明朗、和风宜人的好天气。忽然间天上起了层层的白云,并现出一道道银色的光芒,转眼间天色就昏暗了下来,连回程的路都辨认不清了。“怎么办呢?没办法回去了。”于是他只有默默祈求菩萨,指示他归程的方向。礼拜祈祷后他站了起来,却不可思议的发现自己已在万缘庵的山门之前了。于是他就很高兴地,进去对众人说:“你们可知道,是菩萨送我回来的呢!”

接着他又作了一首礼赞菩萨的偈语:“菩萨慈悲,不可思议,六十余里,顷刻而至。”

乾隆癸酉年,奉圣旨管理僧录司印务,兼为某大寺的住持。皇帝并赐以紫衣之厚礼。 庚子年秋天,圣师尼尔德尼到京城来,恭祝圣上七十嵩寿,与禅师会晤,两人欢叙一堂,畅谈佛法大意。圣师认为他的论理非常精妙入微,就供养他香帛曼花等物品。接着蒙圣上隆恩,敕封他阐教禅师的德号。寅年六月十三日那天,他对弟子们说:“我八十余年来,未曾离开过佛法。”又问弟子们:“你们且说说看,现在究竟是有佛法呢?还是没有佛法?”

众弟子们面面相视,一时都答不出来。这时禅师一面看着弟子们的表情,一面微笑着就示寂了。世寿八十二岁。

他圆寂后,注释的《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盂兰盆经》等,流行于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天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增长甚深智慧,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若 巴 扎 纳 谛ong a ra ba zha na di)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谁才是聪明人?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这时候,他嘲讽不偷钱...

老德和尚念佛

老德和尚念佛

  贤公在日,经常会给大家讲起一位僧人的轶事,我们去孤峰寺和清泉寺的时候,演强法师和印生法师不约而同地也提起了这位僧人。看来我们是很有必要对此人有一番专门的介绍了。  老德和尚,和贤公(当代112...

怀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求法,回报惊人!

怀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求法,回报惊人!

  从前,有个聪明、善良的妇人,深信佛法,经常在家中做好斋饭,款待僧人,以便学习佛法。  有一天,她又在家中做好斋饭,招待云游的行脚僧和附近寺庙中的僧侣来用斋。  僧人们用完斋饭,对妇人说些祝福的...

|国王的头等大事

|国王的头等大事

  有一天,波斯匿王风尘仆仆地赶到佛陀所住的祇园精舍。  看着国王浑身上下都是尘土,佛陀有些意外:“大王!看您蓬头垢面,您这是打哪儿来呀?”  波斯匿王无奈地摇摇头,耸耸肩说:“世尊!我忙呀!偌大...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