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到来,永远不会太迟

  空无一人的村子,有一个截指狂魔,叫央掘摩罗。

  一次,佛陀托钵路经一个村庄,但整个村庄几乎空无一人。原来,村庄附近出现了一个截指狂魔,叫央掘摩罗,凡是见过他的人,没有一个能回来。

  村民惊恐地劝佛陀不要再继续前行,但佛陀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决定继续托钵行走。

  果然,在树林中,佛陀遇到了央掘摩罗。没有丝毫慌张和恐惧,祂平静地继续前行。

  央掘摩罗追上了佛陀,他冲到佛陀面前,把刀架在佛陀的脖子上,大喊道:"嘿!苦行者,没听到我让你停下吗?"

  佛陀看着眼前这个双目充血、眼神凶狠的人,平静地回答:

  “我已经停下来了,是你没有停下。我已经停下了一切伤害众生的恶行,学着去保护生命。”

  面对央掘摩罗的歇斯底里,佛陀慈悲地说:

  "人的残忍是源于无知,仇恨、嫉妒、愚痴、嗔怒、欲望,皆因无知而起。但爱、宽容、慈悲、理解、谦逊却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即使是这世上最为冷酷无情的人,内心也是良善的。"

  央掘摩罗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幡然醒悟。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希望,却又想到自己之前杀人无数,懊悔不已:

  一切已经太迟了,再也无法回头。

  这次,佛陀再次给与了他希望:

  “善行是永不言迟的,当你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过,这就意味着,你还有明辨善恶的能力。截指者,你能从今日认真改过,就是从头开始新的生活。”

  央掘摩罗放下手里的刀,感动得痛哭流涕,跪在佛陀脚下,向佛陀发誓:

  “我再也不做恶事了。从今以后,一心奉行慈悲之道,请您收我做弟子吧!”

  于是佛陀同意他加入僧团。

  佛陀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将觉悟展示给世人,也告诉世人,每个人都有觉悟的根性。佛陀的教法能将残忍化为无畏,当你停下仇恨的脚步,就走上了仁爱慈悲之路。

  而面对央掘摩罗内心的不安和对前路的迷茫,佛陀展现了祂的慈悲和对众生的爱,祂愿意做央掘摩罗的引路人,保护他远离人们的仇恨。

 

点我:

相关文章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道源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道源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残食]:   ‘残食’即自己...

佛陀告诉你人为何忘记前世?

佛陀告诉你人为何忘记前世?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

金刚经   注音版--鸠摩罗什

金刚经 注音版--鸠摩罗什

金刚经(注音版)   fǎ huì yīn yóu fēn dì yī   法会因由分第一   rú shì wǒ wén·yī shí fó zài shě wèi guó·qí shù...

十地经论的翻译--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 作者:赖永海 《十地经论》的翻译,是以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为中心而展开的。但是,有关译者的说法,存在有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共译、别译,或与佛陀扇多共译,或慧光合翻等种种说法。以下依文...

欲盗金釜,反证道果

欲盗金釜,反证道果

  从前佛寺中有一口大金锅,用来烹调饮食,以供给僧团。当时有个俗人在参观寺院之时,见到这口金锅想要偷走它,苦于没有机会。便假装沙门,穿上僧装混到僧团之中。  后来,他听闻上座比丘讲节经论时,阐述各...

大乘起信论疏--法藏

大乘起信论疏--法藏

大乘起信论疏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一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