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默默行进着。他们神态安祥而又坚毅,使得他们的群体愈发显得庄严而且圣洁。

  当他们行进到一条小河边时,与一支庞大的商队相遇了。商队众多的大象将原本清澈的小河搅得浑浊不堪,好像那流淌着的不再是河水,而是泥浆。

  涉过小河之后,比丘们进入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天色将晚,佛陀决定就在树林中过夜。侍者阿难第一个反对。理由是这里没有水源,比丘们无法洗涤一天的征尘,更不能解除口干舌燥的焦渴。

  佛陀说:“我们不是刚刚经过了一条小河么?”

  “可是,那条小河被商队的大象践踏成了泥河,水质被污染了,无法再使用了啊!”

  佛陀不再说什么,而是拿出瓦钵,让阿难去舀一钵水回来。阿难刚想表示异议,佛陀摆摆手,催他快去。

  阿难捧着钵走了半截,又折了回来。佛陀问他怎么啦?他说:“既然是用钵舀,您一定是口渴了。而那河水已经变得污浊了,饮用之后会生病的。所以,我还是到前面远方的那条大河去给您取。”佛陀说:“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但那也不能喝不清洁的水呀!”

  佛陀不与他争论,问道:“你走到小河边了吗?”

  阿难说没有。佛陀说:“你没有走到河边,怎么知道河水污染了呢?”

  阿难回答得理直气壮:“那会儿,您也亲眼看到了啊!”

  “可是,那会儿不是现在呀。”佛陀像是在咬文嚼字。

  阿难无奈,只好再次向河边走去。唉一一谁叫人家是佛陀呢?那就去白跑一趟吧!等我舀回一钵浊水,看你怎么说!

  然而,令阿难惊诧万分的是,刚刚还浑浊不堪的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河水清泠泠,亮晶晶,甘醇甜美,让人直想痛痛快快地开怀畅饮……

  他感到不可思议,佛陀并没有到小河边,更看不到河水,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水质变清了?莫非,他是用天眼神通观察到了?

  佛陀笑着说:“我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那条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与纯净。因为,它的河水是流动的。这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了,但只要我们的心是灵动的,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

  阿难有所醒悟:“噢,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都能觉悟,都能得道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对。这河水的由清变浊、由浊变清,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一刻不停的变化中。连佛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心,去感知事物的变异,把握它的迁化。这样,我们才能契入宇宙的真谛。”

  本文节选自《禅》刊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宣化上人: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当阿难尊者出家的时候,他请问佛什么叫吉凶?这个“吉凶”,并不是帮人家算卦占相,说人的吉凶。这“事佛吉凶”,事是承...

海涛法师:不要怕苦,怕苦更苦,不怕苦就不苦

海涛法师:不要怕苦,怕苦更苦,不怕苦就不苦

这不是消失的问题,你看到苦难的法界众生,你就要一直回向给它们,要一直超度它们,特别在这种地方特别多,每次去朝圣回来就有人会生病,病的很厉害,一些受苦的众生就求我们...

索达吉堪布: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

索达吉堪布: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

净空法师:布施的重要

净空法师:布施的重要

我们今天看社会上许多有财富、有地位的,甚至于跨国这一些大公司,我们也常常听说某个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经营不善倒闭,都是自私,不懂得布施。布施是德、是道,你发了大财...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

坐禅时,身心的调节不能只是上了蒲团后才要调身、调心,假若如此,那每次在蒲团上要调伏当下的妄心就已经很辛苦了,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进入定境呢?!所以修止观的人,除了打坐方法外,生活中的调心是很重要的。&nb...

峨眉高僧座下的一猪一狗和一虎

峨眉高僧座下的一猪一狗和一虎

  从此,老虎就居住在寺院旁边的一个大石洞中,每天来寺院听淡然讲法,淡然让狗和猪一起来听,刚开始他们看见老虎还会躲开,脸上透出恐惧,慢慢的仇恨就消解了,大家和睦相处,共修佛法。最后,三个人都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