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就嫁给他。

  到了第二天清晨,能背诵普门品经的人竟有二十人之多。少女说我一个女子怎么能许配二十个人哪。于是少女又给这二十个少年每人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谁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就嫁给谁。

  到了第三天清晨,又有十位少年能通顺地背诵金刚经。于是少女又给这十位少年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又名《妙法莲华经》),说如果有人能在三日内熟诵出七卷《法华经》,我就嫁给他。

  到了三日期限,只有一位姓马的少年能熟背《法华经》,于是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就答应嫁给这位马郎。

  按照当时的风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当把这对新婚夫妇送进洞房时,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说自己身体感到有些不舒服,请马郎暂时出洞房,让她休息片刻。可是,未等参加婚礼的客人散去,这位卖鱼的少女竟死去了,而且眼看着少女的尸体就腐烂了。于是只好立即将少女埋葬了。

  把少女埋葬后的不几天,就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老和尚,要求见马郎新娶的媳妇。马郎告诉老和尚说媳妇病故已葬埋。老和尚要求去看马郎媳妇的坟。等到把老和尚带到马郎媳妇的坟前时,老和尚用手中的锡杖很快就把坟拨开了,等到把棺材打开,根本没有少女的尸体,棺内只有一块用黄金制成的锁子骨。

  老和尚用锡杖把黄金锁子骨挑起来给围观的群众看,并当场向群众传播佛法说:你们陕西这个地方的习俗一直是喜欢骑马、射箭,这是好斗的表现,这说明你们还不知道世上还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佛、佛法和僧侣,这是真理的化身。你们如果不明真理,就会犯下罪障,产生种种恶报。这位嫁给马郎的卖鱼妇,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菩萨是用这种方法来教化、启迪众生明白真理,普济众生。这正体现了菩萨的慈悲威德。老和尚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腾空飞去了。

  从此以后,陕西这个地方信仰佛教的人就一天比一天的多起来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佛教故事: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他经历了奔波和历练,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你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说完就不见...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从前,古印度的阿梨提国有一位长者,十分富有,但他为人极其吝啬,为人凶暴,缺乏慈心。他家有一位老年婢女,从早忙到晚,还是不让她吃饱穿暖,甚至没有休息的时候,稍有过失,还要遭到鞭打。  一次,老婢...

为解脱而行布施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才行布施。若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所做的种种布施,不名为真正的布施;若为解脱而布施,将来能得无生及涅槃之乐。有智慧的...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为何说自己只有四岁?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为何说自己只有四岁?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