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至涅槃。是哪十想呢?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膨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有常无常想、贪食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比丘们!若能修行此十想者,得以尽除有漏烦恼,得至涅槃。还有,十想之中又以“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最为第一。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修行“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并以坚固之信心落实观行的比丘,一定能超越渐次而速得证果。所以比丘们!若在树下闲静之处静坐时,应当思惟此十想,大众应当要如实地修习。所有比丘听闻佛陀的开示后,皆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有一次因缘,一位比丘来到世尊面前,头面顶礼佛足,坐在一旁后禀白世尊:如来今日对比丘众开示:“能修十想法门,便能断除有漏烦恼,成就无漏净行。”但是,世尊!我不能堪任修行十想,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欲心很重,色身意念欲望很炽盛,无法止息。

  当时,世尊告诉这位比丘:“你现在要舍弃清净想,思惟不净想;舍弃常想,思惟无常想;舍弃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弃可爱乐想,思惟不可爱乐想。怎么说呢?假使比丘思惟清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比丘!你们要知道,贪欲就如同粪坑聚集,污秽不净;也如同鸜鹆──八哥鸟,吵杂多声;贪欲就像那毒蛇,既已吐出毒液,再无吸回之理;贪欲如太阳消融的冰雪,幻化不实,因此要经常思惟舍离贪欲,就好像远离弃尸冢间一样。”

  “贪欲好似蛇的唾液含有巨毒,将还伤害己身;也像是饮用碱水,无法解渴得到满足;也如同容纳众河流的海水,不曾满溢;欲望足以让人畏惧,如同罗刹恶鬼聚集的村落一般;欲望也好比怨家,应当要恒常远离。贪欲更像涂在刀上的蜜,只有少许滋味,舐之却有割舌的苦患;贪欲就像路旁的白骨,一点也不可爱;贪欲也如同粪坑所开的花,即便外形好看,也不觉得有丝毫芳香。贪欲又好比彩绘画瓶,里面却装着丑陋秽物,并不像外观一样殊好;贪欲也像聚集的泡沬一样,转瞬间即消逝,一点也不牢固。所以,比丘!你要远离贪欲之念,思惟不净之想。现在,比丘!你要忆念过去迦叶佛所奉行的十想,重新深入思惟,有漏的烦恼心便得以解脱。”

  比丘听完佛陀的开示后,悲泣流泪无法停止,立即顶礼佛陀,禀白世尊:“是的,世尊!弟子长久积习,愚昧迷惑,如来亲自开示十想,我才明白要远离贪欲的重要。我现在向如来忏悔,以后更不再犯!恳请如来接受我的忏悔,宽恕我过去未能及时忏悔之愆尤。”佛陀对比丘说:“佛听许你改过不要再犯,也不要不肯奉持如来所开示的十想观。”

  这位比丘听闻世尊的教诫后,在闲静之处克己精进,思惟十想观法,如同其他随佛剃除须发,披三法衣,修无上梵行的出家众,进一步以行满愿,如实了知自己已经不再受生死系缚,成就清净梵行,所作皆已圆满成办,永不再受生轮回,即证阿罗汉果。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开示之后,个个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九、十)》

  省思:

  世尊以种种善巧譬喻说明贪欲的过患,短暂快乐却会带来无量苦痛──如屎聚、如毒蛇、如日消雪、如蛇怀毒、如饮碱水、如蜜涂刀、如路白骨、如厕生华、如画瓶、如聚沫等等,无非是为教诫弟子们恒常思惟十想的重要,尤其是“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能够帮助行者断除有漏烦恼,远离贪欲之苦。所谓病从心生,心是一切病的根源,世尊有如良医,针对众生的心病应病予药;而行者勤修观行,就如同服药,能治愈无始来的无明烦恼。我等佛弟子,应当发精进心、长远心落实修行,有朝一日,定能自在解脱,契入无为寂静。(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六、精进品  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无量劫之前,畏宣妙音王如来于巨源世...

观音与善财童子

观音与善财童子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善财童子  在观音寺里,常常可看到观音像旁边,有一童子,头梳抓髻,腰带兜肚,眉目秀发,这小童就是善财童子。是观音的左胁侍。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善...

净空法师:影响我一生的三个人

净空法师:影响我一生的三个人

我这一生,影响我的三个人:第一个是方老师,改变了对宗教的认识,过去总以为宗教是迷信。我跟他学哲学,这个课他开的,每个星期两个小时,学生就我一个。得力于尊师重道,我...

施食感应太多了,工作生活特别顺

施食感应太多了,工作生活特别顺

清溪施食真的可以利益很多众生,我施食一年多,生活工作都越来越好,而且皮肤变好了。另外就是我今年35岁,过去的34年,我必须得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晚上睡够8小时,而且...

大安法师:打坐昏沉怎么对治?

大安法师:打坐昏沉怎么对治?

信众: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法师:这个时代的凡夫众生打坐肯定是会昏沉。为什么呢?整个外部环境都是昏扰扰相,是动相;整个空气都不新鲜,水也都浑浊,...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经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