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薛包。笃行至孝。父娶后妻。分包出之。包号泣不去。至被杖。乃庐于舍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父母殁。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庐取其荒顿者。(顿废也) 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吾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拜侍中。称疾不起。有诏赐告归。加礼焉。年八十余终。(《刘平传序》)。

薛包后汉人,为人敦厚,事亲至孝。不幸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再娶后妻,后母心怀偏私,不愿与薛包同住,要他迁出,薛包伤心痛哭,不忍离去,以至遭受父母杖打,薛包不得已于是只好顺从父母心意,在屋外搭茅屋独居,每天早晨照常入内洒扫。父亲愤怒未消,又驱逐他,于是薛包就到里门另搭茅屋居住,心中毫无嫌怨,每天早晨仍然回家请安,夜晚为父母安铺床席,倍加谨慎孝敬,委婉事奉,从不间断,希望能得父母欢心。经过年余,父母惭愧,回心转意,于是让薛包回家居住,从此全家和乐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父母去世以后,其弟要求分析财产,各自生活,薛包劝止不了,便将家产平分,年老奴婢都归自己,他说:「年老奴婢和我共事年久,你不能使唤。」田园庐舍荒凉顿废的,分给自己,说道:「这是我少年时代所经营整理的,心中系念不舍。」衣服家具,自己挑拣破旧的,并说:「这些是我平素穿着食用过的,比较适合我的身口。」兄弟分居以后,其弟不善经营,生活又奢侈浪费,数次将财产耗费破败。薛包关切开导,又屡次分自己所有,济助其弟。薛包如此孝亲爱弟的德行,早已传遍远近,后来被荐举任用为侍中,为人主亲信官职。  

直到薛包年老因病不起,皇上下诏赐准告老辞归,更受尊礼,享年八十余岁善终。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人间是剧场,不断地切转着舞台上的背景画面。  在禅者眼里,天地之间的风景,处处都是功课。比如水,告诉人们便是随缘,任潮来潮去,心却能无所住;比如石,告诉人们何谓禅定,任雨起雨歇,心静观自在。师...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

放生免患:30.鸟伸冤狱宜兴陆善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0.鸟伸冤狱宜兴陆善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0.鸟伸冤狱宜兴陆善人《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

如盲执烛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他们长着眼睛,却...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佛教故事:一位禅师独自闯贼营巧用计谋拯救了全镇百姓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生活》,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经历,另有一桩神奇事迹: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