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2、善愿恶誓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2、善愿恶誓

  久远之前,在大海边住有一双头共命鸟,它们共用一个躯体,却长有二首。一只名为有法,一只名为非法。有次当非法睡着时,有法在巡视中捡到一甘露果。有法想到:是叫醒非法一起享用,还是我独自吞下?既然我俩共用一个躯体,干脆我就将之食用,反正都为滋养共同身躯。有法便未叫醒非法,自己独自吃完甘露果。

  非法醒来后知道甘露果已被有法吃掉,因有法打嗝时呼出阵阵甘露果气味,非法气愤问道:“为何打嗝?”有法回答说:“我吃了甘露果。”非法紧追不舍:“你从何处得来?有法向非法讲述了全部经过,非法听后愤怒异常,它说道:“我以后也会仿效你如此行事。”

  后有一次当有法睡着时,非法看到水中漂来一只水果,它不知有毒便将之吞下,结果立即昏死过去。

  神志不清时,非法发愿道:“生生世世但愿我都能将有法杀死,并且永远与它对立,成为它的怨敌。”而有法则发愿说:“无论我转生何处,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以慈悲心对待非法。”

  当时之有法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当时之非法即为后来之提婆达多。其他经论中所述双头天鹅之故事也与此公案大致相同。

  此外,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后成诗学家之渔夫之子;他还曾转生为日轮国王、珍宝师、施主之子、婆罗门之子等,而提婆达多也常常转生为与释迦牟尼佛同一种姓之众生,他对释迦牟尼佛制造违缘、挑起争斗之情况,在《律本事》第一百零三回中有详细记载。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略述净土信愿行 四、名号具万德 称念

大安法师:略述净土信愿行 四、名号具万德 称念

四、名号具万德 称念必往生 信愿胜心萌发,则念佛行持若决江河,沛然莫御。净宗念佛复有多门,概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持名念佛。...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我们打坐为了什么?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人活在天地之间,乃三才之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字,由“二”及“人”合成,“二”代表阴阳二气;“人”有两撇,...

百喻经新白话版7

百喻经新白话版7

  86.父取儿耳珰喻  昔日有父子二人有事一起出行,路上突然遇到贼,要来抢东西。  那儿子的耳中有真金珰,那父亲见有贼来,怕失掉耳珰,就用手去取耳珰,但一时取不下来,父亲为了保住耳珰,就砍下儿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蜜蜂的教诲

海涛法师:讲故事|蜜蜂的教诲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道证法师:佛不在世时,修行必须依照的最根本的总

道证法师:佛不在世时,修行必须依照的最根本的总

佛在示现入涅槃之前,最后交代,有教我们几个修行必须要依照的原则。最根本的总原则,就是“以戒为师”,用戒律作我们的老师。在佛不在世间的时候,应该用戒律作我们的老师。...

嘎玛仁波切:只要累积了足够的资粮,所有的净土都

嘎玛仁波切:只要累积了足够的资粮,所有的净土都

导语:因众生的不同业力,佛才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之分。法身阿弥陀,报身观世音,化身莲花生,这三身是一体无二的。当累积足够的福德资粮能够前往净土时,其他任何净土也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