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世上痛苦之最?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所以他们坐在一棵壮硕茂盛的石榴树下乘凉,并互相交换各自修习佛法的心得。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其中一个弟子问大家:

  「你们说一说,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最让人感到痛苦?」。

  「这有什么难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淫欲之心,当它产生的时候,往往带给人极大的痛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一个弟子回答。

  这个弟子的话刚结束,另一个弟子就说:「我认为你说的不对,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是饥渴。想想看,一个人吃不到饭、喝不到水的模样,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呢?」。

  另外一个弟子听了也说:「你们两个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是突然遇到让人害怕和恐惧的事情。」。

  这时候,那位最先提问的弟子开了腔:「你们三个都错了,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生气愤怒之心,它一方面使人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又化成一种力量,使生气的对象承受无尽的痛苦,这才是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

  四个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于是争吵起来,一直吵到太阳快下山还是毫无结果。

  佛陀知道了,晚上便来到他们住的僧房中,向他们询问争论的情况以及各自的论点。佛陀听完他们的话,沉吟了一会儿,才对这四个弟子说:

  「你们四个人的意见都没有抓住痛苦的实质,所说的都只是表面。其实,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有漏五蕴身的存在,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淫欲之心、饥渴之念、愤怒之心或害怕恐惧的心都是源自于人这个有漏五蕴身。」。

  四个弟子听佛陀这样一说才开了窍,不停点头称是。随后佛陀又为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具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种神通的比丘,名字叫做精进力。他常常独自到一棵大树下安静修行。在这棵树的附近住着四种动物,分别是野鸽子、小鸟、毒蛇和梅花鹿,牠们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天晚上,这四种动物热烈谈论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时精进力结束了修行,听见动物们有趣的谈话,就继续坐在树下,闭着眼睛静静听着。

  不知不觉中,动物们转换了话题,开始互相问道:「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小鸟首先说:「依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饥渴了。饥渴的时候,身体瘦弱又没有力气,眼睛也开始昏花,还会神志不清,所以我认为饥渴是最痛苦不过的事情。」。

  野鸽子接着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饥渴,而是色欲。当色欲来临时,为了满足自己,就会无所顾忌起来,不达目的绝难罢休,我觉得这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毒蛇急促地说:「你们两个的看法都不对。我认为愤怒的心才是最为痛苦的。那种心情一产生,往往会忘掉一切,把最好的朋友也当成敌人,不但让无辜的人受到残害,还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才是世界上最使人感到痛苦的事。」。

  毒蛇说完,梅花鹿也跟着发表高见:「不对、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应该是恐惧的心情。我白天在林间或野地觅食时,精神总是高度紧张,一方面要提防神出鬼没的猎人,一方面又得提防凶狠的虎狼。如果稍微听到一点动静,就得马上逃开,每天都得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这种惊惧和害怕的心情才是最可怕的。」。

  梅花鹿一说完,小鸟就开始反驳,随后毒蛇和野鸽子也加进来,大家各持己见,谁也不让谁。

  精进力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他突然咳嗽了一声,那四种动物都停住嘴,一起转过头来看着他。

  精进力对牠们说:「刚才你们的争论我都听见了,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其实是我执烦恼,我执烦恼才是痛苦的根本。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舍弃世俗的生活,开始学习佛道。我消除一切无明,断绝非分之想,不贪图有漏五蕴身存在的快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断绝痛苦的根源,而求得涅盘。人一旦涅盘,无明也就随之消灭,这样一切忧患也就完全结束了,才能求得最大的安乐。」。

  精进力讲完这番话后,就不再作声,闭上了眼睛又继续修行。

  那四种动物一时愣住了,大家都静静思索精进力的话,一时间心中恍然大悟,懂得了一些佛法的道理。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和善的望着眼前四个弟子,对他们说:

  「那四种动物就是你们四个人的前身。你们的前身已经了解痛苦的根本所在,为什么现在还要再提出来争论呢?」。

  四个弟子听了感到十分地惭愧,从此更加勤苦修习,最后修得罗汉道,四个人都成了阿罗汉。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海涛法师:一亿里的故事

  古时的印度社会,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住民都很富有,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在这...

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不知从何说起。在无说当中,也还是要说一点,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点点认识。 赵州和...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明真缘与传记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明真缘与传记

  【明 真缘】  真缘。字慧广,俗姓姚,常州(江苏)无锡县人。年三十岁出家,周遍地参访于诸方的长老大德,经过了十六年,终于修得念佛三昧。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西元一五九四年),居住于浙江明州的...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  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高僧故事:佛门奇人预知时至当日投胎笑对旧友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宋高僧传》,主人公是唐代高僧圆观法师。圆观法师之事在历史上影响极为久远,后世所谓“三生石”即源出于此。只是在流传过程中,法师名字也已改变(参见苏东坡撰《僧圆泽传》)...

放生后治病升官

放生后治病升官

  清道光时,湖广总督林则徐(字少穆)曾述说:  我朋友屠琴邬太守,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已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危险。太守病中立誓,愿以后利人济物,忏悔自己业障,其他俗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