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世上痛苦之最?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所以他们坐在一棵壮硕茂盛的石榴树下乘凉,并互相交换各自修习佛法的心得。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其中一个弟子问大家:

  「你们说一说,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最让人感到痛苦?」。

  「这有什么难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淫欲之心,当它产生的时候,往往带给人极大的痛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一个弟子回答。

  这个弟子的话刚结束,另一个弟子就说:「我认为你说的不对,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是饥渴。想想看,一个人吃不到饭、喝不到水的模样,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呢?」。

  另外一个弟子听了也说:「你们两个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是突然遇到让人害怕和恐惧的事情。」。

  这时候,那位最先提问的弟子开了腔:「你们三个都错了,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生气愤怒之心,它一方面使人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又化成一种力量,使生气的对象承受无尽的痛苦,这才是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

  四个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于是争吵起来,一直吵到太阳快下山还是毫无结果。

  佛陀知道了,晚上便来到他们住的僧房中,向他们询问争论的情况以及各自的论点。佛陀听完他们的话,沉吟了一会儿,才对这四个弟子说:

  「你们四个人的意见都没有抓住痛苦的实质,所说的都只是表面。其实,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有漏五蕴身的存在,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淫欲之心、饥渴之念、愤怒之心或害怕恐惧的心都是源自于人这个有漏五蕴身。」。

  四个弟子听佛陀这样一说才开了窍,不停点头称是。随后佛陀又为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具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种神通的比丘,名字叫做精进力。他常常独自到一棵大树下安静修行。在这棵树的附近住着四种动物,分别是野鸽子、小鸟、毒蛇和梅花鹿,牠们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天晚上,这四种动物热烈谈论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时精进力结束了修行,听见动物们有趣的谈话,就继续坐在树下,闭着眼睛静静听着。

  不知不觉中,动物们转换了话题,开始互相问道:「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小鸟首先说:「依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饥渴了。饥渴的时候,身体瘦弱又没有力气,眼睛也开始昏花,还会神志不清,所以我认为饥渴是最痛苦不过的事情。」。

  野鸽子接着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饥渴,而是色欲。当色欲来临时,为了满足自己,就会无所顾忌起来,不达目的绝难罢休,我觉得这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毒蛇急促地说:「你们两个的看法都不对。我认为愤怒的心才是最为痛苦的。那种心情一产生,往往会忘掉一切,把最好的朋友也当成敌人,不但让无辜的人受到残害,还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才是世界上最使人感到痛苦的事。」。

  毒蛇说完,梅花鹿也跟着发表高见:「不对、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应该是恐惧的心情。我白天在林间或野地觅食时,精神总是高度紧张,一方面要提防神出鬼没的猎人,一方面又得提防凶狠的虎狼。如果稍微听到一点动静,就得马上逃开,每天都得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这种惊惧和害怕的心情才是最可怕的。」。

  梅花鹿一说完,小鸟就开始反驳,随后毒蛇和野鸽子也加进来,大家各持己见,谁也不让谁。

  精进力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他突然咳嗽了一声,那四种动物都停住嘴,一起转过头来看着他。

  精进力对牠们说:「刚才你们的争论我都听见了,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其实是我执烦恼,我执烦恼才是痛苦的根本。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舍弃世俗的生活,开始学习佛道。我消除一切无明,断绝非分之想,不贪图有漏五蕴身存在的快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断绝痛苦的根源,而求得涅盘。人一旦涅盘,无明也就随之消灭,这样一切忧患也就完全结束了,才能求得最大的安乐。」。

  精进力讲完这番话后,就不再作声,闭上了眼睛又继续修行。

  那四种动物一时愣住了,大家都静静思索精进力的话,一时间心中恍然大悟,懂得了一些佛法的道理。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和善的望着眼前四个弟子,对他们说:

  「那四种动物就是你们四个人的前身。你们的前身已经了解痛苦的根本所在,为什么现在还要再提出来争论呢?」。

  四个弟子听了感到十分地惭愧,从此更加勤苦修习,最后修得罗汉道,四个人都成了阿罗汉。

 

点我:

相关文章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  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

禅师与成名作家的对话

禅师与成名作家的对话

  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后,总是感觉忙碌得不亦乐乎,又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老的禅师。  作家向禅师言道:“师父,我为何自从出名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禅师问道:“你每天...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大家说:「入海方法,我全知...

杀蛇的果报

杀蛇的果报

这则佛教故事是发生在一位将近60岁的居士身边的真事,因为一次机缘,笔者旁听到了这个杀蛇果报惨烈的因果故事。 话说当时发生在这位居士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位居士年轻的时候还未信佛,回忆起他自己当时大约20多...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8、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  无量劫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国王名为瓦拉玛达,他有次集合起四种军队率众前往园林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