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故事:杀害动物不得善终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从前佛陀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难计数,可是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二十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到七天,因为夫妻恩爱,就一同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一棵奈树长得很高大,树上开了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这种花,刚好四周又没仆人在场可以代劳,他的丈夫就亲自爬到树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树枝,因为太细而折断了,人就从高空摔下来,一命呜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伤心,哭个不停。

  佛陀怜愍长者,来到长者的家中慰问。并且告诉长者“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产生的原理”,接着又说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诗偈:

  命如华果熟 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 可淫入胞影

  受形命如电 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爱痴久长

  自作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长者听了佛陀的这段话,心开意解,忘记忧愁,跪下来问佛陀说:“我的独生子前世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请您告诉我吧!”

  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小孩子拿着弓箭在游戏,旁边有甲、乙、丙三个人陪着。这个小孩子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射杀它。旁边那三个人就怂恿这个小孩说:“你假如能够射中树上的这只鸟,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中了小鸟,小鸟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人都在旁边喝采,大家都很高兴地离去。

  这三个人因为见杀随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丧子之痛。这三个人当中,某甲因为过去种的福较多,出生在天上,某乙出生在海中做龙王,某丙则出生在人中,他就是您老人家。而那一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两世出生在天上做某甲的孩子,也因为从树上摔下来而命终。后来又投生在海中做龙王的儿子,他出生的那一天就被金翅鸟吃掉了。今天投胎做您的孩子,也只活到二十岁就夭折了。因为您过去世曾经见杀生随喜,所以今生遭到丧子之痛的果报。您的孩子因为过去世曾经杀害无辜的动物,所以今生受夭折的果报。真是因果报应,如影随身,丝毫不差。”

  接着佛陀又说了两句启发性的诗偈:

  识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处

  阴行而默至 所往如响应

  色欲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种随本像 自然报如影。

  听了佛陀的教诲,长者全家大小都非常欢喜,当下证得初圣果。

 

点我:

相关文章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六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六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十六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成就蕴第六之四   有十二心。谓欲界系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无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及学心。无学...

宋高僧传--通慧大师赞宁

宋高僧传--通慧大师赞宁

宋高僧传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赞宁等奉敕撰 进高僧传表   臣僧赞宁等言。自太平兴国七年。伏奉敕旨。俾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者。臣等遐求事迹博采碑文。今已撰集成三十卷。谨诣阙庭进上。益琅函而更广。延玉...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下--佚名

般舟三昧经白话卷下--佚名

  请佛品第十——供养佛时请教修佛立定   译文   1.庄严王舍城供养佛   贤护菩萨整理一下衣服,长跪向佛作礼,叉著手对佛说:(我想请佛和各位出家大德,明日到舍下饮食,愿我佛哀怜,同意我的请...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达摩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摩多罗禅经--佛陀跋陀罗

达摩多罗禅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达摩多罗禅经序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跳-兆+(轍-車)]。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究。然...

十不二门--未知

十不二门--未知

十不二门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他。使一代教门融通入妙故。凡诸义释。皆约四教及以五味。意在开教悉入醍醐。观心乃是教行枢机。仍且略点寄在诸说或存或没。非部正意。故纵有施设托事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