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受累世皆瞎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住在木特乐城的芒果园中时,木特乐城有位财富很多的施主,名叫具资。他与妻子共度幸福的生活,但妻子怀孕九个月后,却生下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夫妇二人心中非常痛苦,觉得生养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是个瞎子,不如喂狗算了。于是,他们趁黄昏没人看见的时候,悄悄地把孩子丢在路边。

  世尊观察到这位瞎眼的婴儿被教化的因缘已经成熟,而且借着他还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便加持婴儿不会被恶狗吃掉。

  第二天一早,世尊着衣持钵率领比丘僧到木特乐城。当地居民见到世尊一大早率领僧众来到这里,感到十分稀奇,猜想会有很精彩的授记。

  这时,佛陀思维:“这个孩子若能回忆前世,并能与我对话,对众生将会有很大的利益。”于是,佛陀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使这个孩子能回忆前世,并能开口与佛陀对话。

  “你是‘丑陋的人’吗?”世尊问这个婴孩。

  “是的,我是‘丑陋的人’。”孩子说。

  “你觉得身口意所造恶业的果报会成熟吗?是不是很痛苦?”世尊又问。

  “佛陀啊!身口意所造的恶业肯定是会成熟的,果报真是苦不堪言啊!”

  “那么,你是皈依怎样的恶知识才形成这样的恶业呢?”

  “并不是依止恶知识的缘故,而是我没把心调伏好。”

  木特乐城的居民见到这样的景象,心中皆充满疑惑,暗自猜测这个孩子的来历,都想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有怎样的前世?为什么他能与佛陀对话,且能回忆前世呢?由于敬畏世尊的威严,便悄悄地向阿难尊者提出心中的种种疑问。

  “只有佛陀知道一切,你们应该去请问世尊才对。”阿难尊者对他们说。

  “我们因为惧怕佛陀的威严,不敢冒犯。尊者,您能不能代我们请求世尊,为我们开示呢?”

  阿难尊者回答:“可以,我就代替你们向世尊请教。”

  于是,阿难来到佛前,恭敬顶礼,合掌请问:“世尊!这个孩子前世是谁?他到底造了什么业呢?为什么他能够回忆前世,又以小婴儿的身体开口和您对话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这个孩子前世曾造作很大的恶业。很久以前,统治木特乐城的国王,名字叫‘丑陋的人’。他的性情十分残暴,有着极强的嫉妒心,严格管教所有的王妃。当他带王妃出游的时候,不但不准别人见到王妃的脸,连街道两旁的门窗都不准打开,万一有人不小心见到了,他会立刻挖掉那个人的双眼。

  有一次,他与王妃亲眷一起在公园里游玩。那时没有如来出世,但有一位圆满功德的独觉在山林里修行。碰巧独觉刚从山林里走出来,被几位王妃看到。她们觉得独觉的身相庄严,身心调柔,便生起无比的欢喜心,纷纷取下自己的面纱,跑到独觉前恭敬顶礼。国王知道这事后,非常生气,命令手下挖出独觉的双眼。这位独觉因为前世恶业所感召,受害的当下不能显现神变,但随后就恢复了。

  独觉知道国王一伙人已经造下很大的恶业,为了救度他们,便飞入空中,示现燃火、下冰雹、闪电等神变。因为凡夫对神变有大信心,所以当国王见到这样的情景,对独觉生起信心,当下五体投地,扑倒在独觉脚下,恭敬顶礼,并对独觉忏悔:‘大尊者,请您下来吧!我已造作很大的恶业,请求您接受我的忏悔。’接着,独觉便藉这个因缘示现涅槃。

  国王因为对独觉有大信心,就将独觉的骨灰作成遗塔,恭敬供养,并在遗塔前发愿:

  ‘愿我以后的世世生生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恶业的果报,并愿以我造塔、恭敬供养独觉的功德,生生世世生在富贵之家,且能在比独觉更殊胜的如来前,令佛欢喜,出家获得阿罗汉果。’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国王就是现在这个瞎了眼的孩子。因为他曾经挖掉成千上万人民的眼睛,当这个恶业成熟的时候,五百世中下地狱受无量的苦。从地狱中解脱后,五百世中转生为盲目饿鬼,接着,五百世中转生为瞎眼的畜生,最后,又五百世中转生为瞎眼的人。”

  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受完所有的痛苦呢?”

  世尊告诉他们:“将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善意如来出世的时候,这位盲人才能转生为六根具足的正常人,并在善意如来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得阿罗汉果。证果以后,因他前世恶业的最后果报成熟,业力现前,乌鸦啄食他的眼睛,以这个因缘,他示现涅槃。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感受痛苦。”

  佛陀宣说完毕,所有在座的人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这时,世尊看他们的因缘已能受法,就为他们传授相应的法。这些人中,有些人得到加行道的暖、忍、顶、世第一位,有些人得到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有人得到金轮王、梵天、帝释天的果位,有人得到独觉果位,有人则是种下无上的菩提种子,还有更多人因此对三宝生起真实的信心。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怎样面对死亡

仁清法师: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怎样面对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提起功夫来,怎样面对我们的死亡,包括助念啊这一些,包括...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你受了具足戒之后,要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一年是很紧急的一年,我们所有的出家人天天都很没有时间休息的,...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这些人往生时,能做到带着笑容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这些人往生时,能做到带着笑容

善巧生存之道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这里?我所遇过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有百分之八十都告诉我,他们有这样的疑问。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很难寻找答案,只...

《百喻经卷下》: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百喻经卷下》: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译文:从前有一间老屋,人人都说房内常有恶鬼,就都害怕,不敢进去住。这时有一个人,自认为大胆,说:「我想进这屋中去睡一夜。」就进去住下了。后来另有一个人,自以为胆勇要胜过前面那个人,又听傍人说这屋中...

净空法师: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净空法师: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大家发心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茹素、念佛、诵经、放生、做一切功德,至诚迴向: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消灾免难增福增慧南无阿弥...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乐家庭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乐家庭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规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