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见佛祖

  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来的理所当然,拥有的前提你必须先付出。

  1

  前有一个叫花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一点米。

  一天夜里,他悄悄地躲在角落,果然一只大老鼠半夜来偷吃他的粮食。他很气愤大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

  没想到老鼠居然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叫花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

  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花子决心要去西天问问佛祖,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如此命运。

  2

  第二天他就出发了。他一路乞讨,早上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他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叫花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

  叫花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拿了好多干粮和银子,叫花子不解。

  员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想请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叫花子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答应了。

  又走了许多山路,叫花子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只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问他要到哪里去。

  叫花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他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叫花子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3

  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叫花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叫花子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花子哭了起来,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

  突然,江里一个大龟浮出水面。老龟问叫花子在这里哭什么?叫花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叫花子高兴地答应了。

  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却还没见到佛祖。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佛祖到底在哪里?叫花子很伤心,因为太累迷迷糊糊睡着了。

  梦里佛祖出现了,佛祖问他:“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吧?”

  4

  叫花子说:“是的,佛祖,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佛祖。”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

  叫花子答应了,心里想,我问哪几个问题呢?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先问问。

  于是他问:“佛祖,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没变成龙呢?”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叫花子心里琢磨,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不容易,他的问题也应该问。

  于是他问:“佛祖,老和尚修行了五百年为什么还没升天呢?”佛祖告诉他,老和尚整天心里记挂着他的锡杖。

  叫花子想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出去呢?他的问题也应该问。

  于是叫花子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员外的女儿为什么不能说话呢?”佛祖告诉他,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

  突然佛祖不见了。叫花子回过神来,哎呀!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呢!算了,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往回赶路。

  叫花子来到江边见到老龟,老龟着急地问他。叫花子说,你先把我渡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花子渡了过去,叫花子问老龟:“是不是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老龟幡然醒悟,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花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把它送给你,谢谢你帮助我,不久老龟就变成龙飞走了。

  5

  叫花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叫花子。叫花子说:“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锡杖?”老和尚一听茅塞顿开,把宝贝锡杖送给了叫花子,然后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叫花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姑娘大声喊道:“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又惊又喜,女儿竟然会说话了,于是员外把女儿嫁给了叫花子。

  故事说完了,一无所有的叫花子最终也没能亲口向佛祖问清楚自己的命运,但所有的答案都在过程中……

  确实,人生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切记:是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而不是有了回报才去付出!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不要轻易走绝路,问题总会解决的

不要轻易走绝路,问题总会解决的

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你在经历着别人没有经历过的困境,在痛苦地煎熬着,在生死的边缘摇摆着。我知道坚持下去很难,很辛苦。但你要相信,有很多人爱着你,有很多人愿...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大安法师: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

大安法师: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

净土法门临终接引跟西藏的中阴救度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西藏生死书》中特别强调中阴救度,描述亡者在中阴身阶段中第一天经历什么境界,第二天是什么境界;或者还会讲破瓦法,...

 藏六如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自励,然而十二年来不但未能开悟证道,心中甚至充满了...

《百喻经卷下》: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百喻经卷下》: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位妻子,若是亲近其中的一位,另一位就生气了,决断不下,便在两位妻子中间直端端地仰卧着。正值天下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堕落在他的眼中。因先有约定的缘故,不敢起身躲...

星云法师: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

导语:自杀前,请再给自己几分钟的思考,想想,人活着才能解决问题,死了怎能解决呢?只要你有心振作,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何必用自杀来逃避呢?中国人说:“好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