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桃花女龙

  传说,郭巨有一位女子,从小就只吃素,长到了十八岁,还没洗过澡,全身上下显得乌青胖肿,终日邋里邋遢。家里人也开始嫌弃她。

  有一日,这位女子的嫂子终于忍不住开口劝道:“小姑啊小姑,现在已经是六月的天气了,你还不去洗个澡吗?身上脏的你怎么受得了?一个女孩子,臭烘烘的可怎么办?”被这样说了,女子也不气恼,只是让嫂子去准备洗澡水,没过多久,嫂子就端来了一脸盆水,女子又说:“这水太少了,让人怎么洗呢?”于是嫂子又换来了一大脚盆水,可女子还不满意,还是嫌水太少。嫂子忍不住问她究竟需要多少水,女子说道:“要我洗澡,就得准备三大缸水,这样才能洗得干净,没有这么多水,我可就洗不了了。”

  嫂子以为这肯定是女子的推托之词,想要刁难自己,这样就可以不用洗澡了。于是,嫂子就赌气去挑水,她倒要看看,真的挑满三缸水,她洗还是不洗。

  很快,嫂子把水准备好了,催着女子去洗澡。女子无奈,只能进屋洗澡了。

  过了半日,女子还没出来,嫂子觉得很奇怪,这小姑从不洗澡,怎么一洗就要这么久呢?嫂子在屋外乘凉等她,却一直不见她有出来的迹象,于是就从门缝往里看,只见屋中有一条大蛇,在三个水缸中拱进拱出,飞上飞下,这可把她吓坏了,以为是小姑被这大蛇吃了,大声惊呼:“娘,快来啊,不好了,小姑让一条大蛇给吃了!”

  其实,女子哪是被什么大蛇吞了,她是龙,因在人间不能碰水,遇水则会现真身,所以十八年来才没有洗过澡,这次没有办法,洗澡显露了龙身。而她的嫂子受了惊吓,以为她被蛇吃了,人瘫软在了地上。女龙的身份被识破,觉得不宜久留,于是从房间的窗户飞出,游进了河里。

  这时候,女龙的娘闻声赶到,喊道:“女儿啊,你回来吧!”女龙不忍,回头看了看。娘一直唤了十八声,女龙也回望了十八次,这就是”十八望娘湾’’的由来。

  女龙离开了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无处可去.居无定所。这日,女龙游到了虾峙,又化身为女子,站在一块礁石上。正好,一艘抲鱼的渔船驶过来,女龙想要上岸,于是就请求船老大,让他渡她到对面的港上。

  可是,抲鱼的人有一个禁忌,他们认为:女人上船,船要翻。于是女龙的请求被拒绝了,船老大没有理睬他,径自开船离开了。

  过了些时候,又驶来了一艘抲鱼的船,女龙这次苦苦哀求,船老大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今天本来也就没什么收获,于是,船老大就决定做做好人,把这个女子渡到岸上去。

  等到船驶到了石港的时候,女龙觉得奇怪,为什么船老大没有开始打鱼,老大说:“这片地方是没有鱼的,打也是白抲,小姑娘是不懂的。”

  女龙对船老大说:“这下面是有鱼的,不妨你就一网让我看看吧!”

  船老大也就依了小姑娘的要求,放了网下去,准备抲一网。但是说要看他们抲鱼的小姑娘居然在船板上睡着了,好在大家也没在意。

  等到女龙睡醒之后,就催促船老大赶快起网,船上的伙计们就迅速地开始拉网,等把网拉上来之后,他们一看,网底袋里全是一眼眼鱼,这种鱼小得像米一样,抲鱼的人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鱼。这时女龙走了过来,把船上储鱼的舱都打开来,把抲上来的小鱼分开放进了船舱里。

  原来女龙刚才在船板上并不是睡着了,而是为了感谢船老大,元神出窍,下到海里,去帮船老大抲鱼了。等渔船驶到了桃花岛,女龙上了岸,便对船老大说:“要下暴雨了,你们还是赶快回去吧!”船老大答应了,但心里还是觉得奇怪,不知道这小姑娘是什么人。等到女龙走远了,船老大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叫人把船舱掀开看看。舱盖“哐”的一声被掀开,大家一看,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之前的小米鱼统统都变成了大米鱼,多得船舱都快要装不下了。船老大是又高兴又觉得很稀奇,终于知道自己帮助的不是普通人。于是,船老大听从了女龙建议,船很快驶向了宁波港。

  等船驶进宁波,正好碰到了上虞的百官船来过鲜。大家都看重了船老大的这船鱼,纷纷过来购买,于是船上的伙计们开始搬运鱼货。可大家越搬越奇怪,这船米鱼怎么搬都搬不完,来的十八只鲜船都已经装满了,鱼还剩下很多。船上的伙计们出鱼出得已经腰酸背痛了,开始埋怨:“这船鱼怎么会这么多呢?这要什么时候才出得完啊!”没想到。话一出口,“嚓”的一声,满仓的鱼都出光了!太家越发觉得神奇了。

  从此,女龙上岸的这岙口,就被称做“米鱼洋”了。

  这位女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桃花女龙。据说,她在米鱼洋上岸后,就到龙洞去打了个龙潭住了下来。一段时间后,她觉得龙潭的水不够清爽,于是又寻到了对峙山,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坑,为自己重新打了个龙潭,就是现在的龙潭坑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序言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作者: 魏承思 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史是一个古老的综合论题。 远自释道安首倡“出家无姓,同称释子”,综理经录为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始。罗什为答慧...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有大气象者,不讲排场;讲大排场...

达真堪布:过年过节家人要杀生,佛子如何对待?

达真堪布:过年过节家人要杀生,佛子如何对待?

1、顶礼上师!请问一下,家有小孩1岁2个月,已经皈依上师。皈依后就不吃肉,已经有两个月了。请问这么小的孩子,限制他的饮食会不会不利于身体发育呢?还是应该随顺她,让...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至涅槃。是哪十想呢?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膨胀想、食不消想、血想...

南怀瑾:打坐修禅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南怀瑾:打坐修禅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打坐做功夫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正意”;因为颠倒因果,把佛的成果结论,拿来当作自己的修持法。一上座,都想空,空什么呢?你自以为这一下很好,空空...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是什么意思?感化的意思  感化,指用言语和行动去感动和改变一个人, 使其人性变善。在佛陀一生四十五年的行化教诫中,曾经度脱了无数的出家比丘。这些比丘在未出家前,种姓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