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

  “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师!你弄错了,不是贼,是我!”

  利踪不放手,大声道:“是就是,为什么不肯承担?”

  学僧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利踪禅师说偈道:

  “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

  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有道是“擒山中之贼易,捉心内之贼难”,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执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欲乐,引生种种烦恼痛苦。三十年的修行,每日的二时粥饭,都只为了降伏心中的盗贼,能够如此领会,上山一转,心贼一捉,佛法就此当下了!

  利踪禅师对禅者的一番考验,实在是禅师的大机大用。

  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

  无事上街逛一趟,惹出是非却问谁?

  昼夜二十四小时,如何守护我们六根的门户,不使它蠢动妄为,是修蝉不可忽视的功课。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不知乞讨的人真假,该不该布施?

净空法师:不知乞讨的人真假,该不该布施?

问:出门经常遇到乞讨的人,不容易分清这些人是真需要,还是以此做赚钱的手段,遇到这种情况,是布施好,还是不布施好?有时随意布施一点,有时又不布施,布施后又觉得自己布...

【四圣谛】佛教的四圣谛是什么?

【四圣谛】佛教的四圣谛是什么?

四圣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四圣谛释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圣谛”是圣人...

《江慎修居士选录》:逸牛寻仇张四儿(29-31)

《江慎修居士选录》:逸牛寻仇张四儿(29-31)

  内容:  29.逸牛寻仇张四儿  30.冥刑肿腿的茅氏子  31.劝悔免锯的衡州道人  29.逸牛寻仇张四儿  泸州人张四儿,家里以杀牛为业。某日,卫军马洋从家乡牵牛到泸洲时,牵牛的绳子忽然断...

万行大和尚:其实钱本身并没有善恶,你把它用在善

万行大和尚:其实钱本身并没有善恶,你把它用在善

今天晚上我主讲的话题是:寺院能不能经商?经商对不对?寺院做生意是不是就说明师父没有修行?是不是就说明师父道德败坏?我们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师父穿着破衣服,水电费都...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4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4

  清方海  方海,字普澄,号西台,姓崔,是湖州乌程人。二十一岁时,到天台华顶寺剃发出家。不久在清凉寺际云禅师处受具足戒。专心阅读藏经,经通诸论。后来住持苏州杯渡庵,纯修净土,广劝信众,因而信向净...

净空法师:韩馆长到佛国里去了,这是她三十年护持

净空法师:韩馆长到佛国里去了,这是她三十年护持

诸位都知道,人死了以后,大多数身体是僵硬的,但是念佛人走的时候身体柔软的,这是一般人看到很希有,希有的瑞相。前年韩馆长往生,她的福报大,一百多人给她念佛,念了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