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从不修行。

  这一天,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的生命实际上只剩下七天的时间了!佛陀担心他死去堕落三涂,于是前往度化。

  在房内的这个比丘浑然不知道佛陀的到来而依旧在酣睡。佛陀把他唤醒,呵斥道:“快起来!怎么还在睡觉呢?你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是牛、马身上的一只寄生虫,又像是螺、蚌、蠹虫一样,全然不知这个肉身是众苦的根源,只知道贪图身体的舒适而懈怠堕落。这就如同有人身受重伤而遭遇危难,他却依旧安逸睡眠而不寻求解脱之道。修行的人不能懒惰好眠,应当常常自警,时时刻刻念佛念法念僧,学习诸佛菩萨的行迹,努力精进修行。此外,还要常观无常苦空,破除邪见、秉持正见。若能如此,千倍福报功德由此而生,永远不会堕入三涂恶道!”

  贪睡的比丘听到佛陀的话语,如雷贯耳,惊坐而起,起身向佛陀顶礼膜拜。

  佛陀接着问他:“你能回忆起你过去生的因缘吗?”

  这个比丘惶恐地说:“弟子心智为五蕴烦恼所覆盖,不能明了多生累劫宿命之事。”

  佛陀悲悯地说:“你在过去维卫佛时曾出家修行,不仅不诵经持戒,更贪求名闻利养,饱食终日懒散不勤,从不修行,所以命终之后便堕落为寄生虫。五万年后果报受尽,又投生为螺、蚌之类和树中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心智昏暗,长生暗冥无有智慧,贪身爱命喜好隐蔽之处,以冥为家不乐光明;若待其一觉醒来,已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此久远缠绕在罪业之网,不求出离。今生你终于罪毕福生,生而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呢?”

  贪睡的比丘听了自己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不禁毛骨悚然,立刻心生忏悔。从此他一心念道,在数天之内就以精进勇猛之力除尽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免除了生死轮回之苦。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2、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七回拜堅固解脫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七回拜堅固解脫長者

  参坚固解脱长者  千万劫求佛正法  修狮子吼福智聚  得清凈庄严法门  善财来到沃田城,寻到坚固解脱长者,长者年已半百,坐于草堂之内。草堂简陋,四下无墙壁,上悬一葫芦,长者坐于葫芦下,善财上前...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在佛教里,所有一切都是因果,即便是佛的儿子罗睺罗尊者,也逃不出去这个因果的报应。  罗睺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他这个名字“罗睺罗”是...

不知足的顶生王

不知足的顶生王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处静坐,独自思惟佛法时,心中生起一念:「所有众生,皆因一念爱欲之想,而有欲爱,日夜穷逐不舍,未曾满足。」於是,阿难尊者在傍晚时,从座而...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

淫女惑人成骷髅

淫女惑人成骷髅

  淫女惑人成骷髅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欲;见到美妙之色,亦无瞋爱取舍。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不为假象蒙蔽。  过去,有一座寺院,有众多比丘,其中有一位具有三明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