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河北昌黎人,三岁丧父,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韩愈早年深研儒学,并以儒学为正统,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他反对佛教可以说到了舍生忘死的地步,当朝皇帝唐宪宗准备迎请佛的舍利供养,韩愈竟然上书《谏迎佛骨表》,如此不给皇帝面子,唐宪宗看了《谏迎佛骨表》,勃然大怒,下令把韩愈退出斩首,幸亏经宰相裴休极力为他求情,这才得以赦免一死,被贬为潮阳为刺史。

  在历史上韩愈尽管最终迷途知返,从谤佛转而认可,并研究佛法,但他的转变并不是因为这次险些被杀头的事件。真正让他转变的是当时一个叫大颠的和尚。

  韩愈在当时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韩疯子」,自命不凡,认为儒教才是真正的文化,他自己呢就是儒教里真正了不起的人,是承继儒教的道统者。

  与韩愈同时代有一个高僧叫大颠禅师,道行很深,并且为大众所敬仰和推崇,韩愈听说之后,便带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当时,禅师入定坐禅,不好上前问话,变耐着性子在那里苦等许久。等的时间长了,这焦躁、狂妄的本性始终是压不住的,大颠禅师的侍者看出韩愈有些不耐烦,遂上前用引磬在禅师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说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韩愈在旁听了侍着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并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不久,韩愈再次拜访大颠禅师,彼此探讨佛法往返数次,尽管对佛法的认识有了些改变,但由于佛法的境界是没有实证的人是很难体会到,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大颠禅师苦于无法彻底消除韩愈对佛教的鄙视之心。

  直到有一次,大颠禅师终于忍不住问道:「公自认自己的学问知识能比得上晋朝的佛图澄、姚秦的鸠摩罗什、梁朝的宝志公禅师等人吗?」

  韩愈虽然贡高我慢,但是与这几位历史上公认的有智慧、有才华的人相比,他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说自己比他们更牛吧!他也只好跟大颠禅师实话实说:「我不如他们。」

  大颠禅师说:「既然自觉不如他们高明,对于他们的善行懿德,公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

  这大颠禅师的意思就是说啊,他们三位都是虔诚笃实信佛的祖师,你自认为聪明不如他们,却又说他们不对,这是什么道理啊?」韩文公这时才豁然大悟,知道自己不如人家,而自己为什么要毁谤人家的信仰,说人家不对呢?

  韩愈从此一改对佛教的态度,并且和大颠禅师相交甚深。等到皇帝改派他为袁州刺史时,他还特别去向大颠禅师告辞,并供养禅师二件衣服。

  韩愈如此谤佛有没有什么果报呢?

  韩愈尽管后来改变了对佛教的态度,自己也开始研究佛法,但并没有看到他信仰佛教的记载。章太炎先生的讲述,他曾在在饿鬼道跟他见过面,还跟他在一起谈过。只要「谏迎佛骨表」那一篇文章还在世间,他就离不了鬼身。为什么?还文章的影响力还在。据说,好在他晚年有忏悔之心,所以没有堕入地狱,而是堕在饿鬼道。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陀以慈悲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   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等多位尊者,也都各自带领着许多比丘经行,法喜充满...

《百业经》:盲人,挖出他眼累世成盲85

《百业经》:盲人,挖出他眼累世成盲85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结鬼缘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欢喜结鬼缘

  金山活佛欢喜结鬼缘(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不单单欢喜结人缘,结一切众生缘,他还欢喜结鬼缘,布施饿鬼,他常常要他的弟子们捐钱,买些黄表纸印的「往生钱」来烧给鬼,有一天,我笑问他:「未必鬼道的众...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来看看禅师怎样享受死亡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来看看禅师怎样享受死亡

  德普禅师性情豪纵,十八岁受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死,你们当在...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