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

  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毛孔现身云演他心智

  解脱海底希有事势力

  普喜幢法门证法光地

  善财来到菩提场右边,已是红日高照,天朗气清,一遍朝气蓬勃景象。场中侍者各司其职,扫地的扫地,浇花的浇花,忙忙碌碌。善财想道,夜神只有晚上才能找到,白天就在菩提场玩一玩罢了。

  善财走到普喜殿堂门前,里面出来一人,向善财施礼道:“兄长,请进!”

  善财楞住了。这人似乎在哪里见过,怎么回忆不起。为什么称我兄长呢?那人又道:“请进吧!”善财跟着进去,两人都坐在莲花狮子座上。那人道:“早知你要来,我每天都在等候。昨晚你在普德凈光那里辛苦一夜,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善财更是迷糊,为什么他那么清楚,知道昨晚之事呢?但还是强装镇静地说:“为了求善知识,说不上什么辛苦。”

  那人道:“对的。亲近善知识者,能增长善根,能帮助修正道,能起勇猛心,能作善业,能降伏魔冤,能生精进力。三世诸佛的功德庄严,都由亲近善知识而来。”

  善财道:“我受文殊师利嘱咐,已亲近三十多位善知识者,受益不少,今天请善知识教诲我造福人间的菩萨行。”

  那人道:“你不用问,就在这里看我一天做的什么事吧?”

  这时外面有人说话声:“一切就绪,请喜目夜神升座。”那人向善财道:“失陪了,我要去做我的事,想请你帮助一下。”

  善财随着那人走出法堂,那人坐于莲花狮子宝座上。下面层层众生围绕。那人开始为众说法。第一讲布施,能去人的贪心。吩咐善财将堆积财物一一分送听法众生。众人受施礼拜。那人把布施说得十分透澈,无不赞叹。

  第二讲持戒,是修行必须的正道。听法众生就现出各种区别。持杀戒者头上现出金光;持偷盗戒者,头上现出红光;持淫戒者,头上现出黄光;持口戒者,口内吐出白光;持酒戒者,口吐青光,人现青气。讲法者口如悬河。把持戒讲得独一无偶。

  第三讲忍辱,能去人的嗔心。忍辱无形,讲得生动,堂内自然流出清凈,妙香,香气入鼻根,身感清凉。

  第四讲精进,能治服懈怠。

  第五讲禅定,能不散乱。

  第六讲智慧,能无痴暗。

  六度讲完,众生欢喜,善财此时也感到脱胎换骨,身心轻安,另外成了一个清凈无为的人,一丝不挂,得大智慧。

  善财此时宿慧现前,看到讲法的不是别人,就是他要参拜的善知识喜目夜神。

  善财又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寂静音劫的时候,有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广作布施,宣讲善行。王有千子,有一女,名宝女,现在的喜目就是。王有长子,乐善好施,现在的善财就是,他们兄妹二人,同到佛前皈依,共发菩提心,共修六度,共作善法。因业力所惑,各去受报。经无量劫,受无量佛的教诲,成就功德,在菩提场见面。喜目早用宿慧观察,知道善财要来,所以出外迎接。善财经过喜目的开导宿慧,后来才知道。这时两人,心心默契。善财问道:“圣者,六度修习这样精深,是由何佛开导的。“

  喜目道:“无量劫来无数佛开导,无止息的精勤修习,才得此如来诸神变海,用此守护菩提场。这就是我份内的事。我不知道你要求造福人间的菩萨行是什么。你到那左边去问妙德夜神,他会告诉你的。”

  善财钦佩喜目数劫以来,在修持六度上的造诣。六度是度众生的基本功,没有布施,不能去贪心。不持戒,不能作人典范。无忍辱,就要乱大谋。无精进,就要后退。无禅定,不能成就事业。无智慧,连自己也不能救,何况救人。本想再同喜目谈一阵,可是喜目又被人喊走了,只得与喜目各自分手。善财得此诸神变海,深入意识,与善知识同一善根,得善巧方便行,引入精进海。又去寻找妙德夜神。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尚在修学而无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过观察验证,知道那已经全然正觉的如来呢?”  “世尊!您的教导,是我们了解法的根源,请为我们说吧!...

弘一法师:持诵药师经的功德

弘一法师:持诵药师经的功德

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如经所说而行,可以帮助病苦的人。弘一法师说:如法修持,...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有一户人家以屠杀羊只为业,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之大可以算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年老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净儿宠爱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能够把家业托付给他。  长大的净...

中阴身知识

中阴身知识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

印光法师: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印光法师: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江易园居士书一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无...

蔡礼旭:人为什么会生气?把“我”放下来,多为对

蔡礼旭:人为什么会生气?把“我”放下来,多为对

其实人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有“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是我希望的,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很不高兴,你不知道我不舒服吗?”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