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精美的供养。她被味觉之欲所囚,心想:“假如其他的比丘尼也到那里去乞食,我将什么都得不到,我必须设法使她们不到那儿去。”

  于是她来到比丘尼的居所,对比丘尼们警告道:“长老尼啊!那个地方有可怕的大象、暴戾的马、凶狠的狗徘徊着,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大家不要到那边去乞食。”

  比丘尼众听了她的话,从此没有一个人到那地方去乞食。

  有一天,她往那里行乞,正向一户人家走去时,突然一只凶狠的狗冲了过来,使她的脚骨折断。邻近的人急忙跑过去,为她包扎伤处,用床抬回比丘尼的居所。

  大众疑惑不解,她既然警告别人,为什么自己却往那里去而折断脚骨回来?不多久,大家终于明白了,僧团里此起彼落谈论着她的不道德。

  佛陀知道后,告诉大众道:“她爱说警告语的习性,并不是现在才有,在过去生时就如此。当时,我是一群鸟中之王,她是我鸟群中的一只雌鸟,生性暴乱自私。有一次,我率领数十万只鸟飞往雪山,途中停留在一座森林里。那一天,所有的鸟都飞出去觅食,唯有这只暴乱的雌鸟向大路飞去,拾到从车上掉下来的米、豆、果等食物。吃饱后,却不想让别的鸟到这里来,免得好东西被其他的鸟分食。于是回来警告鸟伴们说:“大路实在危险,有象有马,还有可怕的牛拉车子通过。我们不能急速起飞,偶有差错就粉身碎骨,所以不要往那个方向去。”

  果然,所有的鸟都不敢飞往大路去,雌鸟很安心。有一天,当又到大路觅食的时候,听到疾驰而来的车声,回头一看,距离还远,也就依然四处走着,这时候,车子像飞也似的疾驶过来。来不及飞起,车轮就从身上辗过,被裂成两段。

  所以,光知道警告别人,自己却不实行,又自私自利的人,就会常常招致苦报。”弟子们听了,都深深警惕私欲的可怕。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 婆罗门儿子--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婆罗门儿子--堪布索达吉

婆罗门儿子 ——供塔生喜 善辩证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施主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

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一至五十--阇那崛多

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一至五十--阇那崛多

佛本行集经(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一 迦葉三兄弟品第四十四之二   尔时毒龙。见火神堂。四面一时。烔燃炽盛。唯有如来所坐之处。其处寂静。不见火光。见已渐诣...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文 殊 菩 萨  文 / 一心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高僧,佛陀波利早就听说文殊菩萨的道场清凉山在...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未知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未知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丘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天名摩利支天。常行日月前。彼摩利支天。无人能见无人能捉。不为人欺诳不为人缚。不为...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南怀瑾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