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安士高

佛说八大圆觉经原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不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不空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在毗卢遮那大会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说本五字陀罗...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一卷--施护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一卷--施护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一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王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佛言。世尊...

法华三昧忏仪--支谦

法华三昧忏仪--支谦

法华三昧忏仪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述   圣教浸远文句舛错。由传者浮昧。若不校其同异。明示得失日增月甚遐丧真味。法华三昧仪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盖止观...

佛说比丘听施经--昙无兰

佛说比丘听施经--昙无兰

佛说比丘听施经一卷 东晋沙门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到讲堂诸比丘所言。诸贤者。今我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座中有一比丘。即...

般舟三昧经解说--佚名

般舟三昧经解说--佚名

  般舟三昧经解说   念佛三昧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般舟三昧经》及净土三经传人中土以来,念佛三昧法门已有很大发展。归纳起来说,大体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明确主张持名往生净...

佛说十善业道经白话文--未知

佛说十善业道经白话文--未知

佛说十善业道经白话文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