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安士高

佛说八大圆觉经原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一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一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十一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杂蕴第五之一   嗢拖南颂   杂蕴初染次所识色颇有受心世间   无间缘增断善染分见缘界后了别   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五识身唯能起染,...

爱染明王心咒--佚名

爱染明王心咒--佚名

爱染明王心咒语 wèng hōng xī dìsuōhā 唵  吽  悉 地 梭哈 爱染明王心咒语简介 爱染明王法的主要寓意,是众生的染爱情欲,无非是清净体性,当体会染净不二而修习净菩提心。这与显...

高傲的萨遮尼犍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

佛教故事 天上的福报

佛教故事 天上的福报

  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里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国王召来了大臣们,一起“研究研究”。  华丽的手巾一个传过一个,每个大臣都大叹稀有难得,吱吱喳喳地讨论着,手巾传着传着,...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揭秘名字与福运的关系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的故事

  种一得十  从前舍卫城外有户人家的主妇是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佛陀托钵经过她家门前,主妇将饭食放入钵中后便向佛陀顶礼。亲自至门前乞食,主妇把饭放到钵中,退身行礼。佛陀对她说:“种一善因,得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