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安士高

佛说八大圆觉经原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邪见经--失译师名

佛说邪见经--失译师名

佛说邪见经一卷 失译师名今附刘宋录      闻如是。一时尊者阿难。在罗阅只城迦兰陀竹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有异邪命。是尊者阿难[髟/囪/心]角友。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尊者阿难所。到已共尊者阿难面相...

萨昙分陀利经--失译人名

萨昙分陀利经--失译人名

萨昙分陀利经 闻如是。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三慢陀颰陀文殊师利菩萨等。八万四千人。弥勒菩萨等。拔陀劫中千人。释王等。与忉利诸天不可复计。梵王。与诸梵不可复计。阿阇世王。与阎浮...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谛听。我今宣说无畏陀罗尼。是陀罗尼能与众生息除诸难。苾刍。若人得闻及受持者。是人能获功德无量无边。即说...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三回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三回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夜神在暗现日月  险道处作桥梁路  得破暗光明法门  证无心入欢喜地  迦毗罗城,是佛的诞生地,很多佛都在那里诞生。所以那里日夜有善神守护。虽然人们行善,但是人总是苦,有忧悲苦恼,还是需要善神...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药师经提要--未知

药师经提要--未知

药师经提要 洪启嵩居士著 一、药师如来本事 二、药师经同本异译的问题 三、本经的疑伪说 四、本经之内容 五、‘药师经’与‘药师七佛经’经本同异的问题 六、‘药师佛’与(‘药师七佛’佛身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