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亲为憾!

  随着时间的迁流,兄弟二人的意志兴趣大为差异。哥哥好道义,弟弟爱家财,好道义的时常施舍,所以家财日渐损减;而爱财的,施展手腕,作种种经营,所以家财与日俱增。

  因此,弟弟对哥哥的作风常感不满,一日竟忍不住教训哥哥说道:“我们不幸父母早亡,父母遗留下的财产给我们,我们做儿子的应该体念父母的慈心,而要加紧努力经营,保持和增加原有的财产,以慰父母在天之灵,这才是为子之道。而你现在不然,一天到晚跟随好些沙门,听受佛经,难道他们会给你衣食钱财吗?你的家一天比一天贫困,财物一天比一天减少,不但对不起已亡的父母,而且还要被邻人耻笑!”

  “弟弟!你说的话我都理解,这只是世俗的浅见。你认为保持发扬父母的产业,就是对父母的尽孝,我却不以为然。这只不过你自己得到更多的享受而已,死亡的父母能得到什么利益呢?我却严持五成,勤行十善,供养三宝,并以大道济亲,使其魂神得离苦道而生善趣。渐渐进而得证永恒的解脱,这才是真实的孝道。“因此,道与俗是相反的,在道的方面认为快乐珍贵的,在俗的方面却认为讨厌鄙贱。你现在的快乐是苦恼的根本,我不愿追求虚幻的快乐,智慧的人所要求的快乐是永恒的,真实的。”  弟弟听了哥哥的话,觉得自己理穷辞尽,无话回答,然而心中却不服气,含怒的低着头。哥哥知道他一时难悟,便把自己求道的心志说出来。

  弟弟知道哥哥向道之心坚决后,默默含恨地离开了。

  不久,哥哥为专心求道,便舍弃家庭,披衣持钵做了沙门,日夜精进修禅,一言一思都很谨慎,后来,成就了阿罗汉果。

  弟弟听了这个消息,不但不欢喜,而且更加恼怒。他一天到晚为家业忙得头昏脑胀,对人生解脱之道毫不注意,结果万贯家财也延长不了有限的生命。真是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他因为在生时过分的贪欲,而堕落转生为牛。

  长得身肥力大的牛,遂被商人买去拉盐。长途的跋涉,不休息的劳苦,身瘦力消了,上坡时气喘嘘嘘,仍被鞭打着,真是惨不忍睹。这时,他的哥哥恰巧路过此地,以道眼观牛,知道是他的弟弟转生的,于是开导他道:“弟弟!你一生劳苦所得的许多家财产业,如今到了哪里去了?你素来以大道不能增益衣食为无用,以钱财可以满足欲望为至宝。如今大道竟使我解脱轮回,成就圣果,而你以为至宝的钱财,何以不能救你脱离中身而生善趣呢?

  说罢,运用神通力使牛认识他本来的生命,牛知后虽不能言,而哀痛悲泣,心知过去为人多行不善,悭贪嫉妒,不信佛法,轻慢圣众,不听哥哥善言,以致今日堕落为牛,懊悔不及。

  哥哥知道弟弟心中已发了忏悔自责之念,即向牛主要求买了这头牛,并把和牛的关系告诉他,牛主听了毛骨悚然,无代价地把牛送给他。他就牵着牛到寺中去放生,并替它皈依三宝,教它念佛。不久,牛死了生到忉利天做天人。

  后来,牛主想到因果的生死轮回,也舍弃一切,专心去学道,果然满他所愿,成就了脱离烦恼的圣果。

  把钱财努力集于一身,那钱财并不是属于自己的;把钱财运用于有益于众生的事业上,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有其因,必有其果,这有一定的道理。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6、饮酒过失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6、饮酒过失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百业经》:(38)饿鬼 错用僧物得饿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佛是什么

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佛是什么

  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宋高宗绍兴年间,四明人史诰来游普陀山。一日他与同行程某前往潮音洞紫竹林礼拜观音大士,他们来到了潮音洞,只见此地背山处紫竹繁茂,濒海则巉岩突兀,境观绝为清净,于是他们在清净亭中闲坐用茶。这时,有...

《百业经》:(11)阿那新(给我) 种下善根得佛授记

《百业经》:(11)阿那新(给我) 种下善根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天早上,世尊身披袈裟(kasaya)手持钵盂(prata)到城中化缘(pindapata)。当时,有位施主供养了许多甘美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