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白话文--邱纪良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文《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邱纪良
第一章佛土的净化
有一次,我所听到的是这样的:
住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的佛与大众聚会。大众中有八千位比丘,皆大罗汉。各有专精,已没有不净和痛苦。他们的心智因圆满的知识而完全解脱。他们像皇家大象般安静又有尊严。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做了他们该做的,丢弃了他们的包袱,达成了他们的目标,而且完全摧毁了存在的束缚。他们对心智控制的每一种方法都已经达到极端完美。
大众中还有菩萨三万两千位,都是神圣大雄,受到举世颂杨。由于他们伟大神通的无所不至,他们受到供养,也受到佛恩加持。他们是法城的守护者,高举真实教义,他们的伟大教导像狮子吼般在十方回响。不需恳请,他们就是所有众生的本来心灵布施者。他们护持三宝延续不断,降服众魔和怨敌,折服一切批判。
他们的关注、才智、修行、禅定、咒语和辩才皆已至善。他们不受蒙蔽,没有情感牵绊,住于毫无妨碍的解脱之中。他们因为布施卓越、自制、不动摇、诚心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解脱方法技巧、发心、威能和一切智而受到完全供养。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毕竟无所得性已获得直觉安忍。他们转动不可逆转的*轮。他们因无相标帜而深深被铭记于心。
在了解一切众生诸根上,他们是专家。他们自信而且勇敢,摄服一切大众。他们已有了善根和智慧的大宝库。他们的身体有所有的吉相与特征,不用装饰就已经美丽。他们的名声和荣耀像须弥山的尖顶一般崇高。他们高度的坚定心像钻石一般,对佛、法、僧的信心牢不可破。普照各地的法宝之光降下甘露,如雨般落于他们身上。
他们的声音在发声和共鸣上都完美。又多才艺,能说各种语言。他们参透了深奥的相对依存论,摧毁了对于有限、无限所有信念之下内在心灵习性的坚持。他们像狮子般发言无畏,发出如雷的宏大教导。他们无与伦比,胜过一切评判标准。他们是发掘佛法宝藏之旅的最佳船长,是善根与智慧的宝库。
佛法是平直的、寂静的、微妙的、优雅的、难以看见又不易体认的。他们是佛法之道的专家。有天赋智慧,能了解众生的念头和念头的来去。借着佛的无比智慧的涂油,他们已成神圣。由于他们的高度决心,他们接近佛的十种威能、四种无畏和十八种不共法。
他们已渡过可怕的恶道轮回深渊,然而为了教化众生,自愿于各道再度化生。他们是大医王,了解烦恼的一切疾病,能适切地施用法药。他们是无限功德的无尽宝藏。他们以功德光辉荣耀无数佛土。只要看到、听到,甚至只要接近他们,即可获得大福。若要颂杨他们,以无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也说不尽他们的功德大洪流。
这些菩萨的名号是: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辨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狮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等,还有其余三万两千菩萨。
那里还聚集了一万位梵天,以尸弃为首,从阿输遮世界及其四大洲来探望、来崇拜、来服侍佛,也来听佛亲口说法。有从不同的四大洲世界来的帝释。还有其它有威能的神:梵天、帝释、天王、神、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等。最后,有小区四阶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
世尊,受到如此各类数十万众生围绕和崇敬,坐上庄严狮子宝座,开始说法。俯临一切众生,正像须弥山,那诸山之王,在海中高处隐现。当他坐上华丽的狮子座的时候,世尊发光,灿烂,向四周照耀。
那时,长者宝积菩萨和五百位年轻长者,每人拿着一把以七种不同宝石做成的珍贵阳伞,从毗耶离城前来。来到庵罗树园,每位趋向佛前,在佛足前稽首,顺时钟方向绕走七圈,放下手中的宝伞作为供养,并退至一旁。
就在所有这些宝伞都放下来的时候,因为佛的神力,它们忽然转变成一支单个极大的华盖,大到足以遮盖整个大千世界。整个大千世界的表面反射到大华盖的内部,使得大千世界里所有东西都能看得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无边分布,神、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等的居处,以及四大天王的住处;须弥山王,雪山,目真邻陀山,大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所有的大洋、大江、海湾、急流、河川、小溪、泉流;还有各村庄、郊区、都市、首府、领地及无人荒野;所有这些,每个人都看得清楚。也都可以听到十方一切诸佛在所有的世界里宣扬佛法的教化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大华盖下的空间里回响着。
见着这一幕佛的超自然能力的伟大奇迹,全部会众狂喜出神、神魂颠倒、惊异、高兴、满足、充满敬畏和喜悦。他们都向如来稽首,合掌,退在一旁,专注瞻仰。那位年轻的长者宝积右膝着地,举起双手,向佛合十敬礼,并以赞美诗称颂:
您的眼睛纯洁、宽广、美丽
像蓝色莲花花瓣
您的心念纯净
发觉了「止」的极端优越
您的功德海无边
您的善业宝库无量
您确立了寂静之道
啊伟大的忍辱者向您致敬
导师人中圣牛
我们目睹您的神迹启示
善逝之国土宏伟壮丽明亮
现于我们眼前
您那导致永恒的高深宗教的教导
一切法界皆得听闻
法王,您以佛法治理您的大法王国
将大法珍宝赠送一切众生
深入分析各种事物您是专家
您教导我们事物的真相
法界之世尊我向您稽首
一切事物由因缘相依而生
事物亦不是存在或不存在
这里头没有自我,没有感受者,没有造作者
然而无论善业、恶业,业果并不亡
这些是您教的
啊释迦牟尼征服了大威能魔王
找到了无上觉悟的寂静、不朽和喜悦
那不是外道任何人所能体验的
虽然,他们也止息了他们的感觉、念头和心智活动
喔神妙的大法王
您在神和人之前转动*轮
以它的三次转动
它的多种相态
它的纯净性质
和它的极度寂静
三宝也因此而披露
受您珍贵佛法熏陶的人
没有无益想象永远深入寂静
无上医王您终结了生、老、病、死
无量功德海向您稽首
像须弥山您不为毁誉所动
您对有戒、无戒众生一样慈爱
在平静中泰然您的心智像天空
谁不愿意崇赞这么一位人间至宝?
伟大的圣人
在这儿聚会的所有众生
都以发自信仰的至诚心翘首仰望您的面容
每人都见着胜利者就像在面前一般
这是佛的特性
虽然世尊只说一种语言
现场的人对相同的语言感知不同
每人都依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语言而能了解
这是佛的特性
被天人师只说一种语言的这种行为所教导
有些人只开发了直觉
有些人得见实相
有些人疑惑尽解
这是佛的特性
统辖领导力量和十种威能我向您稽首
大无畏不知惧怕我向您稽首
众生的大导师您完全发挥了特性我向您稽首
已斩断脚镣我向您稽首
已至彼岸仍住世间我向您稽首
拯救痛苦众生我向您稽首
不留于生死道我向您稽首
您和众生结交常在众生道出现
然而您的心智离诸道而解脱
正似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佛的莲花保护了「空」的实相
您使各处各物所有的「相」都无效
您完全不是就任何事许任何愿的对象
佛的神力不可思议
您像虚空一样站于无处我向您稽首
那时年轻的长者宝积用这些辞句盛赞佛陀之后,更进一步向他说;「世尊,这五百位年轻长者诚心要走上佛觉之道。他们在问什么是菩萨的佛土净化。请世尊向他们解释菩萨佛土的净化。」
对这个请求,佛向年轻长者宝积表示嘉许;「好!好!年轻人。你对如来关于菩萨佛土净化的请求,确实是很好的。所以年轻人,小心听清楚,并且要记住!我要向你们说明菩萨佛土的净化。」
「太好了,世尊!」宝积和其它五百位年轻长者这么回答,也都坐了下来,专心倾听。
佛说:「贵公子们,菩萨的佛土就是众生土。为什么是这样?
一位菩萨拥有佛土的大小程度与他化育众生的程度一样。
他拥有佛土的大小程度与众生调伏的程度一样。
他拥有佛土的大小程度与众生经由进入佛土而被引介的佛智慧的程度一样。
他拥有佛土的大小程度与众生经由进入佛土而增加他们的神圣五根的程度一样。
为什么是这样?贵公子,菩萨的佛土在众生的企图里萌芽。
比如说,宝积,如果有人想在空中做建筑,他可以不顾事实尽管去做;事实是:在空中建筑或装饰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的。一模一样的情形,如果有一位菩萨明知道万物如虚空,还要建一个佛土来渡化众生,他也可以不顾事实地尽管去做;事实是:在空中建筑或装饰一个佛土是不可能的。
然而,宝积,一个菩萨的佛土是正念之土。当他得悟时,不虚伪、不欺骗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贵公子,菩萨的佛土就是深心之土。当他得悟时,在功德上已大量超收、又再种下功德根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品德的施用之土。当他得悟时,依品德原则生活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觉悟心的观念的宏大。当他得悟时,真正参与大乘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布施之土。当他得悟时,慷慨布施一切所有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持戒之土。当他得悟时,依正念、循十善道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忍辱之土。当他得悟时,忍辱、调伏和大止的众生,因而有三十二美丽吉相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精进之土。当他得悟时,在功德上奉献努力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禅定之土。当他得悟时,通过关注与警觉而完全平衡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智慧之土。当他得悟时,注定将涅槃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含有四无量。当他得悟时,慈爱、大悲、喜悦、无私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含有四摄法。当他得悟时,因各种解脱而团结在一起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精练于解脱技巧。当他得悟时,精练于解脱技巧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含有三十七种道品。当他得悟时,在四种念处、四种正勤、四种如意足、五种根、五种力、七种觉分、八种正道上奉献精进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萨的佛土就是他完全回向的念头。当他得悟时,一切功德饰品将在他的佛土出现。
菩萨的佛土就是解除八难之教义。当他得悟时,三恶道会止息。而且在他的佛土里没有八难之事。
菩萨的佛土就是他个人对基本戒律的遵守以及他对责难他人犯戒之事上的自制。当他得悟时,即使连「罪行」一词都不会在他的佛土里被提到。
菩萨的佛土就是十种善道的纯净。当他得悟时,定当长寿、大富、梵行贞节的,因实语而增强的、柔语、不两舌、私下调解不和、在交谈中令人觉悟的、没有瞋、没有恚、又有正见的众生会在他的佛土出生。
因此,贵公子,就如菩萨觉悟心的产生,他的正念一样产生。
就如他的正念,他的品德施用也一样。他的品德施用与他的深心同等效果。他的深心等同他的决心。他的决心等同他的修习。
他的修习等同他的完全回向。他的完全回向等同他的解脱技巧。他的解脱技巧等同他的化育众生。他的化育众生等同他的佛土纯净。
他的佛土纯净反映出他的众生纯净。他的众生纯净反映出他的一切智纯净。他的一切智纯净反映出他的教旨纯净。
他的教旨纯净反映出他的出世修习纯净。他的出世修习纯净反映出他自己心智的纯净。」
此时,受佛神奇的影响,长老须菩提有了这么一个念头:「如果佛土纯净的程度与菩萨心念的一样,那么,当释迦牟尼还在行菩萨事业的时候,他的心一定是不纯净的。否则,这个佛土怎么看起来这么不纯净?」
佛,心电感应地知道了须菩提这个念头,对他说:「你在想什么,须菩提?太阳和月亮是不是因为不纯净,所以生来眼盲的人看不见他们?」
须菩提回答;「不是的,世尊。那不是这样的。过错在于与生俱盲的人,而不在于太阳和月亮。」
佛声明:「与此相同,须菩提,一些众生不能有如来佛土功德的庄严展示这一事实,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无知。那不是如来的过错,须菩提。如来佛土是纯净的,只是你看不见它。」
此时螺髻梵王对长老须菩提说:「须菩提长老,不要说如来佛土不净。须菩提长老,如来佛土是纯净的。我看世尊释迦牟尼的佛土庄严广大,比如说,一如最高自在天宫,那般庄严。」
于是长老须菩提对螺髻梵王说:「对我而言,喔,梵王,我看这片大地,有高原、低地,有荆棘,有绝壁,有山峰、深渊,还好像到处都有粪便。」
螺髻梵王回答:「你看这个佛土以为它不纯净的这个事实,须菩提长老,确实表明了你的心里有高原、低地的迹象,而且你的关于佛智慧的正念也是不纯净的。须菩提长老,那些心念对众生不分彼此的人,那些对佛智慧的正念是纯净的人,他们看这佛土圆满纯净。」
此时世尊以其大足趾触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地,忽然间这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珍宝的实体,一大排数十万堆珍奇宝石,一直变到它类似于宝庄严如来的无限珍宝排列世界。与会大众个个充满惊奇,觉得自己坐在宝石莲花座上。
于是,佛对对长老须菩提说:「须菩提,你看见这个佛土功德的庄严吗?」
须菩提回答:「我看见了,世尊!就在我眼前,有这么一个我从未听过或看过的庄严展示!」
佛说:「须菩提,这个佛土永远这么纯净,但是如来为了开化、成就次等众生,故意使它看起来不平、不净。举例说,须菩提,三十三天众神都由一个宝碗取食,可是这些神食供养每位天神,会依据他们每位所累积的功德不同而不同。正如这样,须菩提,生于相同佛土的众生所看见的佛的佛土功德的庄严程度是根据他们自己纯净的程度。」
当这佛土功德的美丽在照耀四方的时候,八万四千位众生发了佛觉心,而和年轻长者宝积一起来的五百位年轻长者都得了毕竟无生法忍。
于是佛收回它的神力,佛土立即回复到它平常的样子。此时,修习声闻乘的人和天神想道:「啊!所有组构起来的东西都是无常的。」
因此,三万两千位众生纯净了他们对一切事物无瑕、无扭曲的法眼。
八千位比丘由精神污染里解脱,得了无执着境界。
还有原本专注于佛土富丽的八万四千位众生,了解了一切事物是天生地有,而非由神奇的创造,都在他们的心念里产生了佛觉心。
第二章解脱方法不可思议的技巧
那时,名叫维摩诘的一位长者正住在毗耶离大城里。侍奉过许多古佛的他,因为荣耀古佛、供养古佛,已有了各种善根。
他修得了忍辱,又有辩才。能使弄大神通。修得了多种咒语的威能以及多种无畏。降服了所有对手和恶魔。洞察了佛法的深奥之道。以智慧的超绝而解脱。他用解脱方法中的精妙技巧整合了他的认知,成了了解众生思想和行为的专家。能明白众生的根性利钝,又有天赋无敌辩才,他对各个众生教以适当的佛法。全力投入大乘,他了解大乘,并以高明技巧完成他的工作。
他的生活风范一如佛。他的超级智力像海般宽。他受到所有的佛称许、敬重和赞扬,也受到帝释、梵天和所有天王的尊敬。
为了用他的解脱方法中的技巧去度众生,他住在毗耶离大城。为了供应贫穷无助之人,他的财富用不完。为了保护不守戒之人,他坚守纯净德性。为了陶冶气愤、残暴和粗鲁的人,他保持忍辱自制。为了鼓舞懈怠的人,他可以爆出能量。为了承住心智紊乱的人,他保持静定、观照和禅坐。为了支持愚昧的人,他得有果断智慧。
他着俗人白衣,却像宗教献身者般净洁无瑕地生活。他住在家里,却远离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妻子和一些婢女,却一直保持节欲。他看起来有仆从如云,却孤寂过日。他有饰品装饰身体,却一直赋有各种好相、吉相。他也像有吃有喝,却一直由禅味中获得营养。他故意现身于游戏场和赌场,其目的永远在使沉迷于游戏和赌搏之人成长。他拜访热门的异道教师,但一直保持对佛的一贯忠诚。他了解世间的以及出世间的知识及秘法,却一直在佛法的喜悦里得到快乐。他融入人群,却在各方面都以第一而受人尊敬。
为了与人和睦,他结交老年人、中年人和小孩,而所说的都与佛法相合。他做各种生意,但是对侵占或获利没兴趣。为了教化群众,他愿意站在街角和十字路口。为了护佑群众,他加入政府为官。为了使人们离开小乘转入大乘,他做佛法的听众又做老师。为了教化小孩,他访问所有的学校。为了显示欲念的邪恶,他甚至进入妓院。为了使酒徒立志于正确的应关心之事,他走遍酒馆。
他受到像商人中的商人一般地尊敬,因为他示范了佛法的尊贵。他受到像地主中的地主一般地尊敬,因为他弃绝了那所有权的霸道。他受到像武士中的武士一般地尊敬,因为他培养了忍耐、决心和刚毅。他受到像贵族中的贵族一般地尊敬,因为他抑平了骄傲、虚荣和自大。他受到像官员中的官员一般地尊敬,因为他依佛法来处理政府各项职权。他受到像王子中的王子一般地尊敬,因为他使他们放弃了统治权力和身为王族的快乐。他受到像王宫后院的内官一般地尊敬,因为他依佛法去教导年轻妇女。
他与常人无异,因为他赞叹一般功德的优越。他受到像帝释中的帝释一般地尊敬,因为他向他们揭示了统治权的暂时性。他受到像梵天中的梵天一般地尊敬,因为他向他们揭示了一切智的特殊优越。他受到像天王中的天王一般地尊敬,因为他护佑了所有众生的度化。
这就是住在毗耶离大城里的维摩诘长者,天赋解脱方法精巧的无限知识。
就在那时,运用解脱方法里的精妙技巧,维摩诘让他自己看起来好像是生病了。为了要知道他的健康情况,国王、官员、地主、年轻人、贵族、家长、商人、市民、乡人以及成千的其它众生从毗耶离大城各处前来探望。他们来的时候,维摩诘教他们佛法,由四大元素的真实性开始开示。
「朋友们,身体这么无常、脆弱、不值得信赖,又毫无益处。它非常不牢固、容易坏、短命、痛苦、充满疾病又会变化。因此,朋友们,身体只是各种疾病的容器,聪明人不依赖它。
它像皂泡,不能承受任何压力。它像水泡,不能持久。它像海市蜃楼,从烦恼欲念而生。它像香蕉茎干,中无实心。啊呀!身体像机械,一个骨和肉的连结。它像魔法幻术,由各种虚假所造成。它像梦,是不实的幻影。它像反影,是前业的影像。它像回音,依缘而有。它像浮云,纷乱消散。它像闪电,不稳定,立时消退。身体没有主人,是由各种因缘而生。
身体迟钝,像地;无自我,像水;短寿,像火;无人格,像风;又不实在,像空间。身体不真实,只是四大元素之集合物。它空假,像自我或我所有那样不存在。它枯寂单调,像草、树、墙、土块及幻觉中物。它愚钝,像风车般被拖着转。它污秽,是脓和粪的聚结物。它不实,虽然抹油按摩,却注定要分解毁灭。它因四百零四种病而受苦。它像古井,因年久而不断崩塌。它的寿命从不确定,确定的只是终于死亡。身体是五蕴、四大和六处的组合,而这些分别像是杀手、毒蛇和空城。所以你们应该讨厌有这么一个身体,应该对它绝望,而要对如来的身体生起钦佩。
朋友们,如来的身体就是法的身体,由一切智而生。如来的身体是由福德和智慧的宝库而生。由守戒、禅定、智慧、解脱及解脱知见而生。由慈、悲、喜、舍而生。由慈善、服从及自制而生。是由十种善道而生。由耐心及柔和而生。由植于踏实精进的善根所生。由入定、解脱、禅坐及专注而生。是由学习、智能及解脱方法而生。是由觉悟之三十七种道品而生。是由止与观而生。由十种威能、四种无畏及十八种不共法而生。由一切的超绝而生。由知识及神通而生。由舍弃一切恶性及积聚所有善性而生。由真理而生,由实性而生,由识觉而生。
朋友们,如来的身体是由无数好的努力而生。面对这样一个身体,你们要转变你们的志向。而且,为了消除所有众生的贪病,你们应该发佛觉心。
维摩诘长者向前来探病的人这样说法的时候,数十万众生都发了佛觉心。
第三章闻弟子推避不去探望维摩诘
那时,维摩诘长者心想:我生病了,痛苦地躺在床上。可是那位如来、应供、圆满成就的佛却没体谅我、可怜我,也没派人来问我的病。
世尊知道维摩诘的这个心意,就对长老舍立弗说:「舍立弗,去探望一下维摩诘长者的病情。」
舍立弗长老被点名后,回答佛:「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问候维摩诘长者的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坐于林中树下,专注于禅坐。维摩诘长者来到树下对我说:『舍立弗长老,不是那样专注于禅坐。
你应该这样来让自己专注于禅坐:要使你的身体和心意都不在三界中。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要能显示日常行为却不用背离灭谛。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要能显示凡夫个性却不用背弃你培养的崇高品性。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使你的心智在面对外在形相时,既不在心内安住,也不在身外浮动。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不用避开任何信念,三十七种道品就是显明的。
你应该这样来专注于禅坐:烦恼属于世界范畴;你不舍弃烦恼,而能在涅槃里解脱。
舍立弗长老,如来说这样让自己专注于禅坐的人才是真正专注于禅坐。』
世尊,听到这样教导的时候,我哑口无言。因此,我不很愿意去探问这位善知识的病情。」
于是世尊对大目连长老说:「大目连,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大目连回答佛:「世尊,我实在不想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他的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在毗耶离大城的广场上为居士们说法。维摩诘长者走来对我说:『目连长老,这不是教导白衣居士佛法的方法。佛法一定要根据实相来教。
目连长老,佛法无众生,因为它没有众生的尘垢。
佛法无自我实在,因为它没有欲望的尘垢。
佛法无生命现存,因为它没有生与死。
佛法无人格个性,因为它无需过去的源头或未来的归宿。
佛法安和寂静,因为它没有欲望。
它不成为对象,因为它不用语言文字。
它不可说明表白,因为它超越所有的心智转动。
佛法无处不在,因为它像无限虚空。
它没有颜色、标记或形状,因为它没有任何建立过程。
它没有我的概念,因为它没有占有的习惯性概念。
它没有理想,因为它没有心智、想法或意识。
它无可比较,因为它没有二元对照。
它无条件性假设,因为它不顺应原因。
佛法公平地充满一切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在究竟法界内。
它用非顺应过程来顺应实相。
它住于实相的极限,因为它绝对没有起伏。
它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它与六尘无关。
它不用来去,因为从未站着不动。
它由空假组成,因无痕迹而不寻常;又不需假设或驳斥,因为没有祈愿。
它无确立或撤销,无出生或毁灭。
它无任何基础意识,超越眼、耳、鼻、舌、身、意。
它无高等和下等。
它常住而无动作。
大目连长老,对这样的佛法,怎么可能有教导?大目连长老,甚至连教佛法这样的说法都是假设性的,那些去听它的人只在听一些假设。目连长老,不用假设性的字眼就没有佛法的教师,没有人要听,也没有人了解。这像极了一位幻士对幻人教佛法。
所以,你教佛法时应该注意这些。应当熟知众生诸根。用慧眼的正确洞察力,显明大悲,答谢佛的慈善作为,纯净你的意图,了解佛法的明确术语,你应该为了使三宝传承绵延永不中断而教导佛法。』
世尊,维摩诘和我这样讨论完毕,群众里有八百位居士发了佛觉心,而我自己噤口无言。所以,世尊,我实在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大迦叶长老说:「大迦叶,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世尊,我实在不想去维摩诘长者家探病。」
「为什么?」
「记得有一天我在贫民区乞食。维摩诘长者来到,对我说:『大迦叶长老,你避开富人区,喜欢贫民区,这是慈善里的分别心。大迦叶长老,你应该仔细想想万物平等的事实,而且在任何你寻求布施的时候,都应该顾及一切众生。
你乞食时应明白食物的毕竟不存在。应该为了消除他人的物质主义此一目的而寻求布施。你进入城镇时,要记住它的真实空性,然而为了度化男男女女,你还是要前进穿过它。你应该好像进入佛的家一般进入人家。你应该不取任何东西而接受布施。你应该好像一个与生俱盲的人来见形色;要把各种声音当成不同的回响来听音声;要把各种香味当成不同的风来闻香;要不起任何区别来尝味;要警觉毕竟没有触着一切智来触着柔软;要以虚幻傀儡的自觉来认识事物。没有本有物质又没有外加物质的东西不会起燃。而不会起燃的东西就不会被熄灭。
迦叶长老,如果,你不用超越八种邪恶颠倒而能在八种解脱中平静,你能以邪恶颠倒的平静进入实相的平静,加上如果你能以仅仅一次赒济所得布施所有众生和供养所有的尊者和佛,那你就可以吃。这样,在供养之后你吃的时候,你应该既不受烦恼的影响,也不是没有烦恼;既不进入禅定,也不是离开禅定;既不活于世间,也不住于涅槃。还有,长老,那些布施这些的人既没有大功德,也没有小功德;没有得,也没有失。他们应该遵循佛的道路而不是声闻弟子之道。只有这么样,迦叶长老,接受布施之食的修行才有意义。』
世尊,我听到这样教导的时候,我很惊异,就心想:『崇敬所有的菩萨!若一位居士菩萨能天赋如此辩才,那还有谁不能发佛觉心?』从那时起,我不再推介声闻乘和独觉乘,只推介大乘。
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须菩提长老说:「须菩提,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须菩提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这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到维摩诘长者在毗耶离大城里的家去乞食。他拿了我的鉢,装了一些特好的食物,对我说:『须菩提长老,如果由物质的平等性你能了解万物的平等性,由万物的平等性你能了解佛的一切性质的平等性,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如果不丢弃贪、瞋、痴而你能不沾上它们;
如果不曾扰动过自我主义的见解而你能遵循那唯一方法之道;
如果不用将存在的热望和无知臣服而你能产生知识和解脱;
如果你用五逆罪的平等性到达了解脱的平等性;
如果你既不是解脱了,又不是束缚着;
如果你不见到四圣谛,可又不是那个不曾见到真理的人;
如果你还没得任何果位,可又不是那个未得到的人;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可又没有普通人的性质;
如果你不神圣,可又不是非神圣;
如果你对万物有责任,可又对任何东西没有任何概念;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须菩提长老,如果没见过佛、听过法或供养僧,你在外道六位大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他们底下从事宗教生活,并且遵循他们所开列的方式,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须菩提长老,如果,怀着一切错误的见解,你不见两边也不见中间;
如果,困于八种逆境之中,你不得助缘;
如果,专注于烦恼,你不得纯净;
如果众生的静定就是你的静定,长老;
如果供养你的人不会因此而纯净;
如果,长老,供养你食物的人仍然墬于三恶道;
如果你与众魔相通;
如果你怀着一切烦恼;
如果烦恼的本性就是长老的本性;
如果你对一切众生有敌意;
如果你轻视诸佛;
如果你批评佛所有的教导;
如果你不依赖僧迦;
还有,如果你绝不进入究竟涅槃,那你就拿去这碗食物。』
世尊,我听到维摩诘长者的这些话,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我陷入一片黑暗。不要鉢了,我就要离开,维摩诘长者对我说:『须菩提长老,不要害怕这些话,拿起你的鉢。你怎么想,须菩提长老?如果是如来创造出来的化身对你说这些话,你会害怕吗?』
我回答:『不会,尊贵的先生。』
他就说:『须菩提长老,万物的本性就像幻觉,像魔幻化身。所以你不该害怕那些话语。为什么?
所有的话语也有那样的性质,因此聪明人不执着于话语,也不害怕话语。为什么?
除了解脱,所有的措辞不会究竟存在。万物的性质就是解脱。』
维摩诘长者这样讲完道理的时候,两百位天子得了能观万物、没有阻碍或污垢的纯净法眼,五百位天子得了柔顺忍。至于我,我说不出话来,不能给他回应。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这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长老说:「富楼那,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富楼那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在大森林里教年轻僧人佛法。维摩诘长者来到,并对我说:『富楼那长老,自己要先入定,观看这些年轻比丘的心智,然后教他们佛法。不要把腐烂的食物放进镶着珠宝的鉢!先得了解这些僧人的倾向,不要分不清无价的蓝宝石和那些玻璃珠!
富楼那长老,没有检验过众生的六根,不要对他们六根的偏颇做假设;
不要伤害没有受伤的人;
不要强使热望大道的人进入小径;
不要试着把大海倒入牛蹄印里;
不要试着把须弥山纳于芥末子内;
不要分不清太阳灿烂光辉和那萤虫之光;
不要让赞赏狮子吼的人去听豺狼的哀嚎!
富楼那长老,所有这些僧人过去都从事大乘,只是现在忘了觉悟之心。所以不要指点他们声闻乘。声闻乘不是究竟有效。就体认众生的六根利钝而言,你们声闻就像与生俱盲的人。』
就在这时候,维摩诘长者入定,使那这些僧人忆起他们不同的前生,在过去他们为了圆满觉悟曾供养过五百位佛,已有各种福德根源。就在他们自己的觉悟心变得清晰的时候,他们对那位善知识顶足,恭敬地合掌。他教他们佛法,而他们也都到了于佛觉心不复退转的境地。这让我觉得:不知道他人念头或倾向的声闻是没有能力教别人佛法的。为什么?这些声闻不像如来、应供和圆满成就的佛那样地一直在定中,不是辨识众生六根优劣的专家。
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大迦旃延长老说:「迦旃延,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迦旃延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在世尊给僧迦们一些简短的指点之后,我正在详细说明您开示的辞句,教他们无常、苦、无我和寂灭的意义,维摩诘长者来到,并对我说:『大迦旃延长老,不要教授赋有业、生及灭的究竟实相!大迦旃延长老,没有什么是于过去、现在或者于将来毁灭的。这样才是无常的意义。经由对五蕴空的体验,那对无生体验的意义才是苦的真义。有我和无我不二的事实才是无我的真义。本身没有物质又没有其它物质来源的东西是不会燃烧的,而不燃的东西是不会消灭的;这种没有灭绝才是寂灭的真义。』
他这样讲道的时候,僧迦们的心智由污染里获得解脱,进入不执取状态。
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阿那律长老说:「阿那律,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去探病。」
「为什么?」
「我记得,世尊,有一天我正在经行。严净大梵天以及和他一起的一万梵天用他们的光辉照亮我那里,又在头顶我足之后退到一旁,问我:『阿那律长老,佛说在有天眼的人里你是最好的。阿那律长老,你的天眼能看多远?』
我回答:『朋友,我看世尊释迦牟尼的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和普通人看他手中的庵摩勒果一样清楚。』
我说完了这话,维摩诘长者来到那里,头顶我足之后对我说:『阿那律长老,你的天眼在性质上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如果它在性质上是有为的,那就和外道的五通一样。如果它在性质上是无为的,那它就不是组构起来的,这样就不能够看。除此之外,你是怎么看的,长老?』
对这些话,我哑口无言。大梵天由那位善知识听了这教导,也很惊喜。他向他行礼以后,说:『那么,世界上谁有天眼?』
维摩诘回答:『世界上就只诸佛具有天眼。他们看见所有的佛土,根本不必离定,也不受二元影响。』
听了这些话,那一万梵天激起了深心,都发了佛觉心。向我和那位善知识表示了佩服与尊敬之后,他们就不见了。至于我,我还是哑口无言。所以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优波离长老说:「优波离,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优波离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有两位僧人犯了佛律,羞愧不敢见世尊,于是前来见我,说:『优波离长老,我们两人犯了律仪,羞愧不敢见佛。尊贵的优波离,恳请你赦解我们的犯行,以免除我们的不安。』
世尊,我正在对那两位僧人讲解一些宗教律仪的时候,维摩诘长者来到,对我说:『优波离长老,不要更加重这两位僧人的罪垢。要不困窘他们,直接减轻他们的悔恨。优波离长老,罪垢不在心内理解,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为什么?
佛说过:众生因妄念的烦恼而痛苦,也因妄念的净化而纯净。
优波离长老,心智不在心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两者之间去理解。罪垢同心智一样,万物同罪垢一样。它们都逃不出同样的实相。
优波离长老,由于心智的这种性质,你的心智得到解脱了。心智的这种性质有可能会导致痛苦吗?』
『不会。』我回答。
『优波离长老,一切众生的心智都有这同样的性质。优波离长老,烦恼里都是各种概念。这些概念和虚幻的捏造两者的毕竟不存在,就是说纯净,那才是心智的性质。颠倒误解是烦恼。颠倒误解的毕竟不存在才是心智的性质。有自我存在的假设是烦恼。自我的不存在才是心智的性质。优波离长老,万物无生、无灭、无常、如魔幻、如云、如电;万物逐渐消散,一瞬也不停留;万物如梦、如幻中所见、如不实景象;万物如水中月影、镜中物像;它们都由心理结构所生。明白这个的叫做戒律的真正奉行者。如此持戒的才确实是严守戒律的。』
于是那两位僧人说:『这位居士有无比的天赋大智慧。那优波离长老,世尊称他奉律第一,却不如他。』
我就同两位僧人说:『不要认为他只是位居士!』
『为什么?』
『除了如来本身,没有任何声闻或菩萨能和他的辩才相竞争,或是和他智慧的光辉相匹敌。』
那时,两位僧人由不安中解脱,激起深心,发了佛觉心。他们向那善知识弯腰行礼,并且许愿:『愿一切众生都有这样的辩才。』
因此,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罗睺罗长老说:「罗睺罗,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罗睺罗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许多长者的孩子,年轻又有绅士之风,去到我那里,对我说:『罗睺罗长老,你是世尊的儿子,放弃了转轮圣王之位,出了家。你见到出家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正当我在正确地教导他们遗世出家的功德和利益的时候,维摩诘长者来到,向我致意之后对我说:『罗睺罗长老,你不应该用你这种方式教导遗世出家的功德和利益。为什么?
出家它本身是没有功德和利益的。罗睺罗长老,对有为法才可说功德和利益。但是出家是无为的。对无为法不能有功德和利益的讨论。
罗睺罗长老,出家不是身体上的,反而是无实体的。
它没有起始与结束那些极端看法。
它是解脱之道。
它受智者称颂,尊者拥护,并使众魔降服。
它由五道中解脱,使五眼纯净,培植五力,扶持五根。
出家对众人完全无害,也不受邪恶事务侵扰。
它超越一切宗派,能规范外道。
它不执取,没有我和我的这些习性,是越过欲望泥沼之桥。
它去除了一切骚扰,没有纷乱与执着。
它训练自己的心智,又能保护别人的。
它注重止,又鼓励观。
它在各方面都不可亵渎,所以才叫做出家。
这样离开世俗的人才是真正出家人。年轻人,要在这样清晰教导之下出家!有佛住世是稀有的。人生得有闲暇又恰有机会是很难得的。此世为人要非常珍惜。』
这些年轻人抱怨:『可是,居士,我们听说如来宣布没得父母同意的人不得出家。』
维摩诘回答;『年轻人,你们要竭力培养自己发佛觉心。那样就是你们的出家和高等剃度仪式。』当下在长者的孩子中就有三十二位发了佛觉心。
因此,世尊,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于是世尊对阿难长老说:「阿难,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阿难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世尊身体微恙,需要一点牛奶;我拿了鉢,去到一婆罗门大户家的庭院门口。维摩诘长者来到那里,对我致意之后,说:『阿难长老,在这么早的早上你在这家庭院门口持着鉢,想做什么?』
我回答:『世尊身体微恙,他需要一点牛奶。为此,我来这里接取。』
维摩诘对我说:『阿难长老,不要说这种事!阿难长老,已经除尽了一切邪恶残余又天赋各种的美好,世尊的身体像钻石一样的坚韧。疾病和不适怎么能侵犯这样的身体?
阿难长老,静静地回去,不要轻视世尊。不要对别人说这种事。让大威力天神或者让从各佛土来的菩萨听到这些话会对他们不好。
阿难长老,转轮圣王只有少许善根都能免于疾病,已有无量善根的世尊怎么会有任何疾病?不可能。
阿难长老,不要使我们蒙羞,静静地回去。不要教外道那些宗派意识浓厚的人听见你的这些话。他们会说;『真丢人!做为这些人的老师还不能治好自己的病,那他怎能治别人的病?』阿难长老,你得小心谨慎地回去,不要让人看见你。
阿难长老,如来有法的身体,那不是靠物质食物维持的。如来有超越物质世界的身体,那是超越一切世间性质的。已驱尽了一切不净,如来的身体不会受到侵犯。如来的身体是无为的,也没一切造作。阿难长老,相信这样的身体会生病真是不理性也不合宜!』
当时听了这些话,我怀疑是否我前头错听了又误解了佛,我非常非常惭愧。然后我听见空中传来声音:『阿难!这位居士对你说的都是真实的。不过,因为佛在五浊恶世现身,他要以表现谦虚低微来教化众生。所以,阿难,不必羞惭,去取些奶!』
世尊,这就是我和维摩诘长者间的对谈。因此,我不很愿意去那位善知识家探他的病。」
同样地,其它五百声闻每一位都将自己和维摩诘长者间的对谈覆述,对佛说出自己奇特的经历,也都不很愿意去探望维摩诘长者。
第四章诸菩萨的推诿
于是世尊对弥勒菩萨说:「弥勒,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弥勒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正和兜率天王、其随众以及诸兜率天天人谈论大菩萨的不退转地,维摩诘长者来到,并和我说了下面这些话:
『弥勒,佛已经预言介乎你和佛觉之间的只是一次出生。那预言所说的出生是什么样的出生?是过去式的?未来式的?还是现在式的?如果是过去的出生,过去已经结束了。如果是未来的,未来永远不会来到。如果是现在的,现在时光无住。因为佛曾经说过:诸比丘,在同一瞬间,你们出生,变老,死亡,轮回,又再出生。
那么那预言说的是无生?但是无生适用于注定得到究竟涅槃实相的阶段,在那阶段里既没有预言可说,也没有圆满觉悟可得。
因此,弥勒,你的实相是从出生来的?还是从止灭来的?
按照预言,你的实相不在现在出生也不在现在止灭,不在将来出生也不在将来止灭。再说,你的实相与众生的实相、万物的实相以及一切圣人的实相一模一样。如果你的觉悟可以这样预言,那么一切众生的也都可以。为什么?因为实相不含二元性或多元性。
弥勒,无论何时你得圆满觉悟的佛位,一切众生也会在同时得佛位。为什么?因为觉悟包含一切众生的体验和实现。弥勒,你得到究竟涅槃的那一刻,一切众生也得到究竟涅槃。为什么?因为如来不会进入究竟涅槃直到一切众生进入究竟涅槃。又由于一切众生必将全然解脱,如来看他们是都有究竟涅槃的性质。
因此,弥勒,不要愚弄迷惑这些天神。没有人住于觉悟,也没有人由觉悟退转。弥勒,你应该指导这些天神丢弃所有那些对觉悟有分别心的解释。
觉悟不能由身体也不能由心智而得到圆满体验。觉悟是灭除一切特征。
觉悟是对一切对象都不做假设。觉悟是除尽一切忆想妄念的功能。
觉悟是歼灭一切见解。觉悟是由一切具分别心的组构里解脱。
觉悟是由一切犹疑摇摆和激动里解放。觉悟是不做任何承诺。
觉悟是由一切习性解放,到达不牵挂。觉悟的根本是究竟法界。
觉悟是实相的体验。觉悟住于实相的边际。
觉悟没有二元,因为那里没有心智也没有事物。
觉悟是平等,因为它等同无限天空。
觉悟是无组构的,因为它既不由他生也不被他灭,既不停驻又不进行任何转变。
觉悟是对一切众生的念头、行为和倾向的彻底知晓。觉悟不是六根之门。
觉悟是不掺合劣质的,因为它没有天生驱使延续生命的烦恼。
觉悟既不是有某处也不是无何处,它居无定所、住无大小。
觉悟,不受纳于任何事物之内,所以不能取代实相。
觉悟仅仅是一个名称,甚至那名称还是不令人感动的。
觉悟,不自制、不承事,是无能量的。
在觉悟里头没有激动,因为它的性质全然纯净。
觉悟是发光,光色本质纯净。
觉悟没有主观性,也完全没有对象。
觉悟,洞澈万法平等,是不具区别心的。
觉悟,不能由任何例子示现,是不可比较的。
觉悟,极度不易知晓,是微妙的。
觉悟,含有无限虚空的性质,是一切颠倒的。
觉悟,不论由肉体或由心智都不能体验。为什么?肉身像草、木、垣、径及幻觉之物一样,而心智又是非实体的、不可见的、无事实根据的,又是无意识的。』
世尊,当维摩诘讲完了这些,大众中有二百天神得了无生忍。至于我,世尊,我哑口无言。因此,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于是世尊对年轻的光严长者说:「光严,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光严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正要由毗耶离大城出去,遇见维摩诘长者要进城。他向我致意,我就对他说:『居士,你从哪里来?』
他回答:『我由觉悟道场来。』
我就问:『觉悟道场是什么意思?』
他那时对我说了下面这一篇话:
『高贵的孩子,觉悟道场就是正念道场,因为它没有人为虚假。
它是精进道场,因为它开放充满精力的活动。
它是深心道场,因为它有优越的洞察力。
它是大觉悟心道场,因为它不忽略任何事。
它是布施道场,因为它不期望回报。
它是持戒道场,因为它履行所有的承诺。
它是忍辱道场,因为它对任何众生都无忿怒。
它是精进道场,因为它不退转。
它是禅定道场,因为它使心智柔和。
它是智慧道场,因为它直接明白一切事。
它是慈心道场,因为它等同一切众生。
它是悲心道场,因为它承受一切伤害。
它是喜心道场,因为它愉快地从事法的极乐。
它是舍心道场,因为它舍弃爱、恶。
它是神通道场,因为它有六通。
它是解脱道场,因为它不凭理智。
它是解脱技法道场,因为它教化众生。
它是四摄道场,因为它使众生和合。
它是学习道场,因为它修习法的本质。
它是伏心道场,因为它有精准的辨别力。
它是三十二品道场,因为它舍去有为和无为的二元性。
它是真谛道场,因为它不欺骗任何人。
它是相互关联的因缘道场,因为它由无明竭尽进行到老死竭尽。
它是根除一切烦恼道场,因为它对实相性质有完美觉悟。
它是一切众生道场,因为一切众生都没有天生的自我。
它是万物道场,因为它对空性有圆满觉悟。
它是征服众魔道场,因为它从不畏缩。
它是三界道场,因为它免于涉入。
它是发狮子吼的英勇道场,因为它没有害怕和颤抖。
它是佛的威能、无畏和一切不共法的道场,因为它在各方面都无可谴责。
它是三明道场,因为里边没烦恼残留。
它是即刻彻底了解万法的道场,因为它能完全体验一切智。
贵公子,菩萨像这样天赋超绝、善根、度化众生的能力以及与圣法的结合,他们举手投足都是由觉悟道场来。他们由佛性来,也是佛性的基础。』
世尊,维摩诘说完了这些教导,五百天子和人发了佛觉心,而我无话可说。因此,世尊,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于是世尊对持世菩萨说:「持世,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持世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家里,那捣蛋的波旬假装成帝释,还有一万两千天女围绕着他,伴着音乐和歌声,来到我面前。他以头触我足向我行礼之后,和随众一齐退到一边。我那时以为他是帝释,诸天之王,就对他说:『欢迎,憍尸迦!你在快乐欲望之中应该保持自心上的警觉。要常常想想无常,勉力将其精要实用于身体、生活和财富上。』
于是波旬对我说:『你好,愿你接受我这一万二千天女,把他们当做你的仆人。』
我回答:『憍尸迦,我是宗教修行者、沙门之子,不要给我不合宜的东西。我不宜有女仆。』
我刚说完话,维摩诘长者来到,并对我说:『贵公子,别认为他是帝释!他不是帝释,是邪恶的波旬。他来嘲弄你。』
然后维摩诘长者对波旬说:『邪恶的波旬,既然这些天女不适合这位宗教献身者、沙门之子,就把她们给我吧。』
那时,认为维摩诘长者是来揭发他的,波旬受到了惊吓和逼迫,他想使自己隐身,但是用尽了一切魔法力也不能隐形。这时有个声音在空中响起:『邪魔,把这些天女送给维摩诘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回到你自己的住处。』这时波旬更害怕了。万分地不情愿,他送了天女。
维摩诘长者接受了天女,对她们说;『现在既然你们已经被波旬送给我了,你们应该发佛觉心。』于是他以适合她们迈向觉悟的开示去劝诫她们,她们很快地就发了佛觉心。然后他对她们说:『妳们刚刚已经发了佛觉心。从现在起,妳们应该专心发掘法喜里的快乐,不应该由欲望里得到快乐。』
她们就问他:『什么是法喜里的快乐?』
他说:『就是对佛牢不可破的信心、愿意听法、侍奉僧迦与毫无傲慢地尊敬心灵布施者之乐。
就是离弃整个世界、不是固定是愚人、认为五蕴像杀手、四大像毒蛇、六根像空城之乐。
就是随时守护觉悟心、帮助众生、在布施里分享、不疏忽戒律、在忍辱里自制与调伏、以精进彻底培育功德、在禅定里完全专注、以及在智慧里没有烦恼之乐。
就是扩展觉悟、降服魔王、摧伏烦恼以及净化佛土之乐。
就是累积各种功德以便成就各种好、相之乐。
就是听闻奥法时无恐吓胁迫的解脱之乐。
就是探寻三种解脱法门以及体验涅槃之乐。
就是做为觉悟道场增光者以及不在不适当的时机得着解脱之乐。
就是服侍相同命运者、不憎恶上等好命者、侍奉心灵布施者以及避开罪恶友朋之乐。
就是对佛法忠诚投入的超级高兴之乐。
就是习得解脱技法以及自觉培养道品之乐。就这样,菩萨在法喜里叹赏并寻得快乐。』
立时,波旬对天女说:『现在跟我来,我们回家去。』她们说:『你把我们送给了居士。现在我们要欢喜法喜,不再要欢喜欲望的乐趣。』于是波旬对维摩诘长者说:『如果菩萨大雄真的没有心智上的牵挂,真的能布施一切所有,那么,居士,请将这些天女还给我。』
维摩诘回答:『还你了,波旬。和你的眷从回家去。愿你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宗教热望。』
此时众天女向维摩诘行礼,说:『我们在波旬家要如何过日子?』
维摩诘回答:『姊妹们,有一个法门叫做不尽灯。使用它!它是什么?姊妹们,一盏灯可以点着数十万盏灯而自己不会熄灭。同样,姊妹们,单单一位菩萨可以开导数十万众生觉悟而自己的心智不会消灭。事实上,它不但不会消灭,反而会增长得更强壮。相同的,妳们越常教导、展示德性给别人,妳们的德性就增长得越多。这个法门叫做不尽灯。妳们在魔界生活时,要以觉悟心影响无数天子和天女。用这方式,妳们回报如来的恩典,妳们也将成为一切众生的施主。』于是天女在维摩诘长者脚前稽首,和波旬一起离开。
这样,世尊,我看到了维摩诘长者的法力、智慧和辩才的卓绝,所以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于是世尊对商人之子善得说:「高贵的孩子,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善得回答:「世尊,我实在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为什么?」
「世尊,记得有一天在我父亲家,那时为了公开举办一个布施大会,我负责布施物品给宗教献身者、婆罗门、穷人、贱人、不幸的人、乞丐以及一切有需要的人。在第七天,也就是那布施大会的最后一天,维摩诘长者来到,并说:『商人之子,你不应该这样来举办布施。你应该举办法施。奉献财物有什么用?』
我就问他:『要如何举办法施?』他回答:『法施就是无始无终地开导众生,能同时布施他们全体。怎么说?法施包含:在觉悟里成就的大慈,在专心一切众生解脱圣法里成就的大悲,在知晓一切众生无上快乐里成就的大喜,以及在透过知识的专心里成就的大舍。
法施包含:在寂静和自律里成就的超绝布施,在犯戒众生的戒德发展里成就的超绝持戒,在无我原则里成就的超绝忍辱,在迈向觉悟的初发心里成就的超绝精进,在身体和心智的孤寂里成就的超绝禅定,以及在一切智里成就的超绝智慧。
法施包含:在开化一切众生的成效里成就的空定,在净化一切有为法里成就的无相定,以及在自愿再生里成就的无愿定。
法施包含:在护持圣法里成就的英勇力量,在四摄法里成就的生命力量,在变成一切众生的学徒和奴仆里成就的无慢,由无本质中取得精髓而成就的取得身、命、财,由六念成就的关注,透过真正可喜的佛法而成就的正念,由正确的心灵修行而成就的生活里的纯净,由快乐忠诚的服侍而成就的尊敬圣贤,由没有不喜欢普通人而成就的心智调伏,由离世而成就的深心,由宗教修行而成就的博学专精,由了知万物无烦恼而成就的退隐独处,由得成佛智而成就的自省定,由将一切众生从烦恼中解脱的发愤努力而成就的瑜珈修行层次。
法施包含:由吉祥好、相、佛土饰品以及一切其它开导众生的方法而成就的福德藏,由根据一切众生的思想和行为来教导佛法的能力里头成就的知识藏,由对一切事务不受不弃的平等直觉里成就的智慧藏,由放下一切烦恼、障碍及无德之事里成就的善根藏,还有由一切智的体验里和一切美德的完成里成就的得成所有助觉道法。
高贵的孩子,那就是法施。用这种法施过活的菩萨是最佳施主。由于他的尽心施舍,他应得所有的人和天神的供养。』
世尊,居士才这样开示,现场婆罗门里就有两百位发了佛觉心。而我,充满惊讶,在向这位善知识以头触足行礼之后,从颈上取下一串价值十万片金子的珍珠项链供养他。可是他不接受。我就对他说:『善知识,出于对我的悲心,请接受这串珍珠项链,并把它送给你想要给的人。』
于是维摩诘拿了那些珍珠,把它们分成两半。他把一半给了那个城里最穷的、受到布施大会会众鄙视的人。另一半,他拿去供养难胜如来。他还行了奇迹,使一切会众见到难胜如来和那个称为光明的世界。在难胜如来头顶上,那串珍珠项链变成一个四层的四柱亭阁。它以成串的珍珠装饰,形状对称,结构美好,令人目不转睛。显示了这些奇迹后,维摩诘说:『把对城里最穷之人的布施看成就像对如来的供养一模一样的施主,能以公平、没有歧视、不期望回报以及用大爱来布施的施主,我说这样的施主才是彻底做到法施。』
此时那个城里最穷的人,见着了奇迹又听了那样教导,就发了佛觉心。
因此,世尊,我不想去那位善知识家探病。
同样地,所有的菩萨大雄都将他们和维摩诘长者间的对谈故事说出来,也都声明他们不很愿意去探望他。
第五章问疾
于是世尊对法王子文殊师利说:「文殊师利,去维摩诘长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文殊师利回答:「世尊,要面对维摩诘长者是很难的。对于深奥佛法的法则,他有天生可敬的辩才。他又极度精于完整表明自己以及调和他人的分歧。他的辩词犀利,没有人能抵抗他那不可侵犯的智慧。
他已做完了菩萨所有的工作,也透彻了解佛与菩萨的所有秘密奥理。他善于教化一切魔土,玩弄大神通。在智慧和解脱技法里他都有成就。于不可分、非二元的究竟法界他也有无上高深的了解。他善于以统一实相里的无穷型态来教导佛法。
他善于针对一切众生不同的六根给予开悟方法。他技巧地彻底整合了他对解脱方法的体验。他对各种问题都有坚决把握。因此,虽然他不能由像我这样只有薄弱防卫的人所抵挡,可是,蒙被佛恩,我愿意去看他,尽可能地和他谈话。」
那时在那集会里的菩萨、大声闻弟子、帝释、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大家都有这个念头:「年轻的文殊师利王子和那位善知识之间的谈话对佛法一定会有深奥的教导。」于是八千位菩萨、五百位声闻、许多帝释、梵天、天王以及数十万天人和天女,大家都要跟随法王子文殊师利去听法。结果,由这些菩萨、声闻、帝释、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簇拥着,法王子文殊师利进入毗耶离大城。
此时维摩诘长者独自在想:「文殊师利,那位法王子,就要和许多随众来我这里。好,叫这间屋子转变成空!」于是,他的房子就神妙地变成空无一物了,甚至连门房也不见了。而且,除了维摩诘躺在上面的那张病榻之外,哪里都不见有床榻或椅子。
现在维摩诘长者看见法王子文殊师利来到,就对他说:「文殊师利!欢迎,文殊师利!非常欢迎你。没有任何来而你在这儿。不用任何看而你出现了。不用任何听而听见你了。」
文殊师利说:「居士,正如你所说。来的人终究不来。去的人终究不去。为什么?来的人没人知道他会来。去的人没人知道他会去。出现的人终究不会被看见。善知识大人,你的病况还能忍受吗?还活得过去吗?你的四大没受干扰吧?你的病痛消退些了吗?不再增加吧?佛问起你:『你是否有些辛苦、不适、微恙?你的苦恼是否轻微?你是否健壮、舒适、没有自责、有人照顾?还有,你是否与无上快乐毗邻而居?』
居士,你的病从何而来?还要多久?情况如何?如何才能治愈?」
维摩诘回答:「我的病是从无明和对存在的渴望而来,将和一切众生的病一样长久。只要一切众生无病,我也就不病。
为什么?文殊师利,对菩萨而言,世界只由众生形成,而且,住在世上疾病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众生都无病,菩萨也就无病。譬如说,文殊师利,如果商人的独生子病了,他的双亲因为他的患病也会患病。而且只要独生子的病未愈,他们就一直在痛苦里。完全一样,文殊师利,菩萨爱护众生好像每一个都是他的独子。他们患病,他也患病;他们好了,他也好了。文殊师利,你问我我的病从哪而来,菩萨的病是由大悲而起。」
文殊师利:「居士,你的房子为什么是空的?你为什么没有仆人?」
维摩诘:「文殊师利,一切佛土都也是空的。」
文殊师利:「是什么使它们成为空的?」
维摩诘:「因为空性,它们才是空的。」
文殊师利:「空性的空是什么?」
维摩诘:「因为空性,连解释都是空的。」
文殊师利:「空性可以由概念去解释吗?」
维摩诘:「连概念本身也是空的,所以空性不能解释空性。」
文殊师利:「居士,应由何处觅得空性?」
维摩诘:「文殊师利,空性应该由六十二见里寻觅。」
文殊师利:「应由何处觅得六十二见?」
维摩诘:「应该由众如来的解脱里寻觅。」
文殊师利:「应由何处觅得众如来的解脱?」
维摩诘:「应该由一切众生的主要心智活动里寻觅。文殊师利,你问我为什么我没有仆人?所有的魔王和反对者都是我的仆人。为何?众魔王提倡有生有死的这一生,而菩萨不躲避生死。外道的反对者主张各种见解,而菩萨不受见解所苦恼。所以,一切魔王和反对者都是我的仆人。」
文殊师利:「居士,你的病属于哪一类?」
维摩诘:「它是非物质的,也不可见。」
文殊师利:「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维摩诘:「它不是肉体上的,因为肉体本身是不实在的。它不是精神上的,因为精神的本质与幻觉相似。」
文殊师利:「居士,你的四大元素里哪一个受到干扰,地?水?火?风?」
维摩诘:「文殊师利,我生病只是因为众生的四大受到疾病干扰。」
文殊师利:「居士,菩萨该如何去慰问另一位患病的菩萨?」
维摩诘:「他应该告诉他肉身无常,而不该劝他出家或厌离。他应该告诉他:肉身是糟糕的,但不该鼓励他由解脱里寻找安慰;肉身是无我的,但是众生应该受到教化;肉身是平和清静的,不必去寻找毕竟寂灭。
他应该力劝他忏悔过去的恶行,可是不是为了赦罪的缘故。他应该鼓励他的因自己的病而对众生所起的同情心,鼓励他的由无始以来所经历的苦难的回忆,以及鼓励他的为众生福祉而努力的良知。他应该鼓励他不要烦恼悲伤,而要显明善根,要保持初机纯净和不生渴求。像这样,鼓励他继续努力成为能治一切疾病的医王。菩萨应该如此以能令生病菩萨高兴的方式去慰问他。」
文殊师利问:贵大人,患病的菩萨要怎样调伏自己的心智?」
维摩诘答:「文殊师利,患病的菩萨要以这样的思考来调伏自己的心智:疾病是因从无始以来全面介入误解而生,是由不实的心智组构而来的烦恼所生。所以究竟来说,不可能觉察到什么是可称为有病的。为何?
身体是四大元素的产物,而这些元素里没有主人和代理人。这身体里没有自我,而且,除了任性坚持有自我之外,毕竟不能觉察一个说是有病的我。
所以,想想『我不该与任何自我相关联,我应该在认识病根里安息』,菩萨必须放弃他自己是一个人的概念,而要产生自己是一个物的概念。
想想『这身体是一个众物的聚集体;当它出生时,只是众物的出生;当它死亡时,只是众物的死亡;这些物与物并不知道或感觉到彼此;当它们出生时,它们不会认为:我出生了;当它们死亡时,它们不会认为:我死亡了。』
再进一步,他为了彻底明了自己是物的这种概念应该这样致力思考:『正如自我概念的情形,物的概念也是一种错误见解,而这种误解又是一种致命的病;我应该让自己从这病里解脱出来,应该致力舍除它。』
如何舍除这种病?就是舍除自我观念和占有。
如何舍除自我观念和占有?就是不羁于二元观。
不羁于二元观是什么?就是没有涉入身外的和心内的。没有涉入身外的和心内的是指什么?就是对平静的不偏离、不动荡和不疑惑。
平静是什么?就是由自我到涅槃解脱中每件事的平等。为何?因为自我和涅槃两者都是空无的。怎么能两者都是空无的?如言辞所指,两者都是空无的,没有一个是立于真实的。因此,明白这种平等性的人对疾病和空无不以为不同;他的病本身就是空无,疾病本身如同空无一样是空无的。
患病的菩萨应该明白感觉终究是非感觉,但是不该停止感觉。
虽然在佛性完全成就时快乐和痛苦都会被抛弃,但那时并未牺牲对恶道一切众生的悲心。因此,菩萨由自己的苦难里明白了这些众生的无穷苦难,他正确地为这些众生着想,决心要治好所有的病。至于这些众生,没有什么要施上的,也没有什么要去掉的;菩萨只用教导佛法,让他们明白那疾病发生的本源。
这本源是什么?是对象觉知。只要有显然的觉知的对象,它们就是生病的本源。哪些东西是觉知的对象?有相的三界是觉知的对象。
对基本的、显然的对象的彻底了解是什么?就是无觉知,因为没有能毕竟存在的对象。
什么是无觉知?不二元地去觉知内在主体和外在对象,这样叫做无觉知。
文殊师利,患病的菩萨应该这样来调伏自己的心,以便克服老、病、死、生。文殊师利,这才是菩萨的病。如果他另作他想,他的一切努力将归徒劳。正如战胜所有敌人的人被叫做英雄,征服老、病、死的人才叫做菩萨。
患病的菩萨应该告诉自己:『正如同我的病是不实的、不存在的,一切众生的病也是不实的、不存在的。』经由这样的思考,他对一切众生能起大悲而不是落入任何情感上的怜悯。
那戮力去除偶发激情的大悲并不会为众生的任何一生设想。为何?因为落入带感情的、具目的的观点的大悲只会使菩萨徒劳于再世轮回中。
然而不涉及带感情、具目的观点的大悲就不会让菩萨于再世中徒劳。他不因带有这类观点而再世,而是心智毫无牵绊地再世。所以,他的再世几乎就像解脱。因为他是如解脱般地再世,他有能力和才干去教导将众生从束缚里解脱的佛法。如同佛所说的『自己受缚的人能拯救受缚的他人,那是不可能的。而自己已解脱的人才能解脱受缚的他人。』
所以,菩萨应该共享解脱,而不该参与束缚。
什么是束缚?又什么是解脱?没有施用解脱方法而汲汲于从世界解脱,对菩萨而言是束缚。十足施用解脱方法去参与世间生活,对菩萨是解脱。没有解脱方法里的技巧,却要品尝静思、禅坐和入定之味,这是束缚。用解脱方法技巧去品尝静思和禅坐之味,那是解脱。智慧未与解脱方法合一是束缚,智慧与解脱方法合一是解脱。解脱方法未与智慧合一是束缚,解脱方法与智慧合一是解脱。
为何智慧未与解脱方法合一是束缚?未与解脱方法合一的智慧是专住于空无、无相和无愿。然而,因是被情感上的怜悯所感动,不能专心于好、相的培养,不能专心于佛土的增美和化育众生的工作,所以这是束缚。
为何智慧与解脱方法合一是解脱?与解脱方法合一的智慧是被大悲所感动,因此能专心于培养好、相,专心于佛土的增美和度化众生的工作,所有的时间专心深入探讨空无、无相和无愿,所以这是解脱。
什么是未与智慧合一的解脱方法的束缚?未与智慧合一的解脱方法的束缚就是菩萨的种植善根。菩萨被教条信念、烦恼、执着、憎恨和下意识直觉所控制,未能为了觉悟而将善根回向。
什么是与智慧合一的解脱方法的解脱?与智慧合一的解脱方法的解脱就是菩萨的回向。菩萨弃绝一切信念、烦恼、执着、憎恨和下意识直觉,将善根为了觉悟此一目的而回向,但并不从里头有着一丝骄傲。
文殊师利,患病的菩萨应该这样来思考事情。他的智慧在于思考身、心、病都是无常、苦恼、空虚以及无自我。
他的解脱方法就是:设法避免一切身体疾病以免累倒自己,以及在不妨碍轮回之下专心成就众生的利益。还有,他的智慧在于明了身、心、病三者既不新,又不旧;既同时,又循序。而他的解脱方法在于不寻求身、心、病的止灭。文殊师利,这是患病菩萨集中心智该用的方法。
他应该这样来过日子:既不调伏自己的心智,也不放纵自己的心智。为何?
以放纵心智来过活,这适合傻瓜;而在调伏心智里过活,这适合声闻。所以菩萨应该在既不调伏也不放纵自己的心智下过活。
不在两个极端的任何一边过活才是菩萨界。
不是凡夫的范围,又不是圣贤的范围,这样才是菩萨界。
是世界的范围,却不是烦恼的范围,这样才是菩萨界。
哪里有人明了解脱,却不进入最终的彻底解脱,那里就是菩萨界。
哪里有那四个魔王出现,但是他们做的工作却是出世的,那里就是菩萨界。
哪里有人求一切智,却不在不对的时机得一切智,那里就是菩萨界。
哪里有人明白四圣谛,却不在不对的时机体验那些真理,那里就是菩萨界。
一个内观的领域,却不断自愿再生于世,这就是菩萨界。
一个人们体认无生的领域,却不要注定前往涅槃,这就是菩萨界。
哪里有人没有怀抱任何信念,却明白了相对性,那里就是菩萨界。
哪里有人交往一切众生,却保持了免于一切苦难的本能,那里就是菩萨界。
一个不会发生身心耗尽的孤独领域就是菩萨界。
是三界的领域,却与实相领域不可分,那就是菩萨界。
是空无的领域,然而人们培养一切善,那就是菩萨界。
是无相的领域,那里的人注意普渡一切众生,那就是菩萨界。
是无愿的领域,那里的人自愿显示世上的一生,那就是菩萨界。
一个几乎没有承诺的领域,然而一切善根都不断地受到承诺,那就是菩萨界。
是六种超绝的领域,那里的人成就了一切众生思想和行为的超绝,那就是菩萨界。
是六通的领域,却没有去尽亵渎,那就是菩萨界。
是依圣法生活的领域,根本不用觉知任何邪道,那就是菩萨界。
是四无量的领域,那里的人却不接受再生于梵天,那就是菩萨界。
是六忆的领域,却不受任何亵渎的影响,那就是菩萨界。
是静思、禅坐和入定的领域,那里的人却不因禅定之力而再化身于无色界,那就是菩萨界。
是四念处的领域,而身、受、心、法却不是究竟挂念之所在,那就是菩萨界。
是四正勤的领域,却不去觉察善和恶的二元性,那就是菩萨界。
是四如意足的领域,却无需努力就精通,那就是菩萨界。
是五根的领域,那里的人却知道众生五根的利钝,那就是菩萨界。
是与五力共同生活的领域,却喜好如来的十力,那就是菩萨界。
是七觉分圆满的领域,那里的人精通细微才智分别的知识,那就是菩萨界。
是八正道的领域,那里的人喜好无边的佛道,那就是菩萨界。
是培养「止、观」才能的领域,那里的人却不落入极端寂静主义,那就是菩萨界。
是体验万物未生性质的领域,却又是身体的完美、各种相、好以及佛土装饰的领域,那就是菩萨界。
显示声闻和辟支佛姿态的领域,却无损于佛性,那就是菩萨界。
是自然全然纯净的万物一致的领域,却显示适合一切众生各种偏好的行为,那就是菩萨界。
一个人们体验一切佛土不可毁灭、不可创造、有无限虚空性质的领域,然而人们由所有的佛土种类和大小显明了佛土性质的确实,那就是菩萨界。
是转动圣法之轮和显示究竟涅槃高尚庄严的领域,却绝不背弃菩萨事业,那就是菩萨界!」
维摩诘说了这些道理,伴随法王子文殊师利的天神中有八千位发了佛觉心。
第六章不可思议的解脱
此时,长老舍利弗心里想:「这房子里连一张椅子都没有,这些声闻和菩萨要坐哪里?」
维摩诘长者知晓舍利弗长老的念头,说:「舍利弗长老,你来这里的目的是求法还是求一张椅子?」
舍利弗回答:「我是为求法来,不为椅子。」
维摩诘说:「舍利弗长老,对法有意的人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不会放在心上,对椅子更不会了。
舍利弗长老,对法有意的人对色、受、想、行、识没有兴趣。对五蕴、四大和六根没有兴趣。对法有意的人对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兴趣。对法有意的人对依附佛、依附法、依附僧没有兴趣。舍利弗长老,对法有意的人对认识苦、消除集、体会灭和实修道没有兴趣。为何?
法里毕竟没有条规,也没有言辞。若有人说:『应当认识苦、消除集、体会灭、实修道』,这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言辞感兴趣。
舍利弗长老,法是寂静平和的。想要产生什么、消灭什么的人不是对法有意,不是对孤寂有意,而是对产生和消灭感兴趣。
还有,舍利弗长老,法是没有污秽和邪恶的。若有人执着于任何东西,甚至是对解脱的执着,此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欲望污垢感兴趣。
法不是一个对象。追求对象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对象感兴趣。
法里没有受或不受。抓住东西的人和舍下东西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取、舍感兴趣。
法不是一个安全避难所。享受安全避难所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安全避难所感兴趣。
法里没有相。以心识求相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各种相感兴趣。
法不是一个社团。寻求与法结交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结社感兴趣。
法不是一个景像、声音、类别或想法。陷于景像、声音、类别和想法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景像、声音、类别和想法感兴趣。
舍利弗长老,法里没有有为法或无为法。坚执有为法或无为法的人不是对法有意,而是对对有为法或无为法的坚执有兴趣。
所以,舍利弗长老,如果你是对法有意,你应该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兴趣。」
说完这些道理的时候,五百天人得了能观察一切事物的法眼净。
然后,维摩诘长老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文殊师利,你曾走遍十方世界的成千上万无数的佛土。在哪个佛土里你见到质量最高的最佳狮子座?」
文殊师利回答:「贵大人,如果向东越过比三十二条恒河之沙还要多的佛土,就会发现一个叫做须弥相的世界。那里住了一位名叫须弥灯王的如来。他的身体有八百四十万由旬高,而且他的宝座高六百八十万由旬。那里的菩萨高四百二十万由旬,他们的宝座高三百四十万由旬。贵大人,最精致、最宏伟的宝座在须弥相世界,须弥灯王如来的佛土。」
那时,已经专心入定的维摩诘长老做了个神奇的演示,使须弥相世界的须弥灯王世尊如来送了三百二十万宝座来此世界。这些宝座如此高广美丽,是菩萨、大声闻、帝释、梵天、护法天王和天人都未曾见过类似的。这些宝座由天空降下,停在维摩诘长老的房子里。这三百二十万宝座自己排好,不拥挤。而房子好像也依情况把自己变大。那毗耶离大城并没有变得朦胧不明,瞻部洲也没有,四大洲也没有。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和刚才一样。
这时,维摩诘长老对年轻的文殊师利王子说:「文殊师利,请菩萨将身体转变成适当大小之后,坐上这些宝座!」于是那些已得神通的菩萨把他们的身体变成四百二十万由旬高,坐上了宝座。但是那些新发意菩萨不能转变自己去坐上宝座。这时,维摩诘长老对那些新发意菩萨讲解了一些东西,使他们能得到五通。得了五通之后,他们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四百二十万由旬高,坐上了宝座。可是那些大声闻仍然不能坐上宝座。
维摩诘长者对舍利弗长老说:「舍利弗长老,坐上你的宝座。」
他答道:「善知识大人,这些宝座太大太高,我坐不上去。」
维摩诘长者说:「舍利弗长老,向须弥灯王如来稽首行礼,你就能坐上宝座。」
于是这些大声闻都向须弥灯王如来稽首行礼,他们都上了宝座。
这时,舍利弗长老对维摩诘长者说:「贵大人,这数百万宝座,这么高大,竟然进得了这么小的一间房子,而且,毗耶离大城,其它村庄,城市,王国,瞻部洲的大都市,其它三大洲,那些天人、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以及摩睺罗迦的居土,这些全都能出现而没有任何障碍,就像以前一样!真是令人惊异!」
维摩诘长者回答:「舍利弗长老,诸佛及诸菩萨有一种解脱叫做不可思议。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将众山之王,那个那么高大、那么神圣、那么巍峨的须弥山,纳于一粒芥菜子之内。他能做这样的演示而无需将芥菜子放大或将须弥山缩小。而且四天王和忉利诸天中众神甚至不知道他们自己在那里。只有那些注定要用奇迹教化的众生才看见并明白把众山之王须弥山纳入芥菜子内之事。舍利弗长老,这是进入菩萨不可思议解脱领域的一个法门。
还有,舍利弗长老,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将全部四大洋的水倒入他皮肤上的一个毛孔内而不伤到水生动物,像是鱼、龟、鳄鱼、青蛙,以及其它生物。也不让龙、夜叉、干达婆和阿修罗警觉他们在哪里。整个动作明显地对那里的任何众生都没有伤害或打扰。这样的菩萨能用他的右手将这三千大千世界捡起,好像它是一个承胚板,把它旋转,丢到恒河沙数世界之外,而里面的众生都不会知道他们的移动或是移动的原因。菩萨又能接住它,放回原处,众生都不会怀疑他们有来去,虽然这整个动作是明显的。
还有,舍利弗长老,有些众生要经过无量时间的开化才能教化,有些众生经过短时期开化即得教化。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为了教化那些要经过无量时间开化才能教化的众生,能使过一星期好像过一劫之久。为了教化那些只需短时期开化即得教化的众生,又能使过一劫好像只过一星期。那些要经过无量时间开化才教化的众生真的觉得一星期好像一劫之久。那些只需短时期开化即得教化的众生真的觉得一劫好像只是一星期。
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在一个佛土之内显示所有佛土功德的壮丽光辉。他能将一切众生放在他右手掌心,不用离开他自己的佛土,以思想的超自然速度将所有的佛土显露给他们。他能在一个毛孔里展示过去供奉十方一切诸佛的供品,以及十方一切日月星宿。他能将十方宇宙风层里所有的飓风吸入口内而不让自己的身体受伤,也不让各佛土内的森林草木遭到夷平。他能将终可烧光一切佛土里全部世界的所有超级新星的一切火团吞入肚内而不干扰它们的功能。已经向下经过了恒河沙数佛土的他,如果接纳了一个佛土,他能穿过恒河沙数佛土向上而起,将那个佛土放在高处,就像一个强壮的人捡起一片针尖上的枣树叶那么轻易。
像这样,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神妙地把任何种类的众生转变成世界君主、护法天王、帝释、梵天、声闻、辟支佛、菩萨,甚至一位佛。菩萨能神妙地把十方一切众生的全部喊闹声,很好的、普通的、不好的,都转变成佛的声音,配上佛、法、僧的字句,让他们呼喊:『无常!苦!空!无我!』他能让他们覆诵十方一切佛教过的所有内容文字和声音。
舍利弗长老,我已经告诉了你一小部份法门,它通往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的领域。舍利弗长老,若想将通往住于不可思议解脱菩萨的领域的全部法门向你解释清楚,那需要超过一劫,甚至更长的时间。」
那时,元老大迦叶听到关于菩萨的不可思议解脱的这样教导,感到惊异,就对舍利弗长老说:「舍利弗长老,如果有人对天生盲人显示各种东西,盲人还是不能看见任何一见东西。同样的,舍利弗长老,在这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教给大家的时候,所有的声闻和辟支佛,就像那天生盲人一样都无视觉,也不能理解甚至一点点那不可思议解脱的原因。在聪明人里,听到这不可思议解脱有谁不发佛觉心?至于我们,根性变坏,像烧过的腐朽的种子。如果我们不变成能接受这大乘,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所有声闻和辟支佛,听到这个法的教导,应该发出撼动三千大千世界的悔恨之叹!至于菩萨,他们听到这不可思议解脱的时候,应当像年轻法王子得到王冠、接受涂油一样快乐。他们应该竭力加强对这不可思议解脱的投入。真的,那整群魔王又能对献身于这不可思议解脱的人做些什么呢?」
在大迦叶元老说了这些道理的时候,三万二千天人发了佛觉心。
那时,维摩诘长者对元老大迦叶说:「大迦叶长老,在十方无数世界里玩弄邪恶的那些魔王都是住于不可思议解脱里的菩萨。他们玩弄邪恶是要用他们解脱方法里的技巧去度化众生。大迦叶长老,所有那些可怜的乞丐,向十方无数世界的菩萨乞讨手掌、脚掌、耳朵、鼻子、血、肉、骨头、骨髓、眼睛、躯干、头颅、四肢、肢体、王位、王国、国家、妻子、儿子、女儿、奴仆、女奴、马、象、战车、二轮马车、金、银、各类宝石、珍珠、砗磲、水晶、珊瑚、绿宝石、宝物、食物、饮料、万灵药和衣服,这些很敢要求的乞丐通常都是住于不可思议解脱里的菩萨,他们用解脱方法里的技巧,想要去测试并显示菩萨的坚定深心。怎么说?大迦叶长老,菩萨都以极端严峻的方式显示其坚定。而凡夫没有能力成为这么敢向菩萨要求的,除非给予他们机会。没有无限地给予机会,他们没有那样的杀夺能力。
大迦叶长老,正如萤火虫不能掩遮太阳之光,大迦叶长老,没有特别的容许,凡夫像这样去攻击抢夺菩萨是不可能的。大迦叶长老,正如一匹驴不能统领对野象的攻击。即使能,大迦叶长老,一个不是菩萨的人也不能侵扰菩萨。只有是菩萨的才能侵扰另一位菩萨,也只有菩萨才能忍受另一位菩萨的侵扰。大迦叶长老,这只是对住于不可思议解脱菩萨的解脱方法知识的威能的一些简介而已。」
第七章天女
那时文殊师利,那位法王子,对维摩诘长者说:「善大人,菩萨应该如何关心一切众生?」
维摩诘回答:「文殊师利,菩萨看一切众生应该像聪明人看水中月影,或像魔术师看由魔法里变出来的假人一样。他应该看他们像镜子里的脸,像海市蜃楼里的水,像回声之音,像空中一片云,像皂泡的前一刻,像水泡的出现与消失,像芭蕉茎的心,像电的闪光,像第五大元素,像第七识,像在无色界里出现的色,像朽烂种子的芽,像龟毛做的外套,像一个求死之人在游戏里的快乐,像入流的自我观,像一往来的第三次再世,像不来的投胎于子宫,像圣人还有贪、瞋、痴的存在,像已得法忍的菩萨的贪、毁、恚、禁的念头,像如来的烦恼结习,像生来眼盲的人对颜色的感知,像专注于灭定的苦行者的呼吸,像空中鸟迹,像阉人的勃起,像不能生育妇女的怀孕,像如来应化身未生出的烦恼,像醒后看见的梦中景象,像毫无概念能力的人的烦恼,像没有燃料的燃烧中的火,像已得究竟解脱的人的再世。一点不差的,文殊师利,体验毕竟无我的菩萨会这样看待一切众生。」
文殊师利进一步问:「贵大人,如果菩萨这样看待一切众生,他如何会对他们产生大慈?」
维摩诘回答:「文殊师利,菩萨这样看待一切众生时,他会想:『现在我已经体验了佛法,我应该将它教给众生。』因此他产生的大慈是给一切众生的避难所;大慈是平和安静的,因为没有执取;不是狂热的,因为没有冲动烦恼;是与实相吻合的,因为在三世里都平静;是不冲突的,因为没有激情的暴力;是非二元的,因为既不陷于身外的,也不陷于心内的;是不可扰动的,因为它全然究竟。
因此他产生的慈是坚固的,其深心像钻石一样坚不可破;
是纯净的,在它的自性里净化;
是均等的,它的各种愿望是相等的;而阿罗汉的慈是已经剔除敌人的;
菩萨的慈是不断开导众生;如来的慈是理解实相;佛的慈是导引众生从睡梦中醒来;
是自发的,因为它是自发地全然觉悟;
是觉悟,因为它是经验的归一;
是没有假设,因为它已经去除了执着和嫌恶;
是大悲,因为它把光辉注入大乘;
是永耗不尽的,因为它知晓空和无我;
是布施,因为它赠送佛法礼物而没有凶恶老师的拳头;
是持戒,因为它改进不守戒众生;
是忍辱,因为它保护自己和别人;
是精进,因为它负起对一切众生责任;
是禅定,因为它禁止沉溺于五欲味;
是智慧,因为它在适当的时机令人得悟;
是解脱方法,因为它到处展示佛道;
是不讲形式的,因为它动机纯净;
是没有偏差的,因为它出于坚定的动机而动;
是深心的,因为它无烦恼;
是没有欺僞的,因为它不是人造的;
是安乐的,因为它引导众生至佛的安乐。
这个,文殊师利,就是菩萨的大慈。」
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悲是什么?」
维摩诘:「是将所累积的功德全部布施一切众生。」
文殊师利:「菩萨的大喜是什么?」
维摩诘:「是布施的时候要快乐且无悔。」
文殊师利:「菩萨的大舍是什么?」
维摩诘:「是利益自己和别人。」
文殊师利:「因害怕生死而恐惧的菩萨应该求助于什么?」
维摩诘:「文殊师利,因害怕生死而恐惧的菩萨应该求助于佛的心地高尚、度量宽大。」
文殊师利:「祈望求助于佛的心地高尚、度量宽大的菩萨的应该采取什么立场?」
维摩诘:「应该立于对一切众生的舍。」
文殊师利:「祈望对一切众生立于舍的菩萨又该采取什么态度?」
维摩诘:「应该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而活。」
文殊师利:「祈望解脱一切众生的菩萨应该做些什么?」
维摩诘:「应该把他们从他们的烦恼里解脱出来。」
文殊师利:「祈望灭除烦恼的菩萨应该如何努力?」
维摩诘:「应该正确地努力。」
文殊师利:「他该如何致力于正确地努力?」
维摩诘:「应致力于无生无灭。」
文殊师利:「不产生什么?不消灭什么?」
维摩诘:「不生恶,不灭善。」
文殊师利:「善恶之根是什么?」
维摩诘:「善恶之根为肉身。」
文殊师利:「肉身之根是什么?」
维摩诘:「肉身之根为欲望。」
文殊师利:「欲望和执着之根是什么?」
维摩诘:「欲望之根为不实的解读。」
文殊师利:「不实解读之根是什么?」
维摩诘:「错误的慨念是其根。」
文殊师利:「错误慨念之根是什么?」
维摩诘:「无根据。」
文殊师利:「无根据之根又是什么?」
维摩诘:「文殊师利,无根据的东西怎么可能有根?因此,万法皆立于毫无根据的根上。」
此时,一位住在这房子里的天女,听了这关于大雄菩萨的佛法开示,欢欣、高兴、过于快乐,便显现肉身,更以天界之花如雨般下在这些大雄、菩萨和大声闻身上。花朵落到菩萨身上的时候,它们跌落到地上。但是落到大声闻身上的时候,却黏住他们而不落下。大声闻摇动这些花,甚至还用了他们的神力,可是这些花朵仍然不落下。
那时那位天女就问舍立弗长老:「舍立弗长老,你为什么要抖落这些花?」
舍立弗回答:「天女,这些花朵对宗教人士不得体,所以我们想要把它们抖落。」
天女说:「不要这么说,舍立弗长老。为什么?这些花实在是很得体的。为什么?这些花既没有分别心也没有歧视。然而你舍立弗前辈两者都有。舍立弗长老,以一位为了正确佛法而弃世的弟子而言,不得体的就是分别心和歧视,然而前辈你充满这些妄念。没有这些妄念的人永远都是得体的。
舍立弗长老,看看这些花朵怎么不黏在这些大雄和菩萨的身上!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灭除了分别心和歧视。举例说,邪灵有能力控制害怕的人,却不能干扰不畏惧的。同样,那些因畏惧世间而受到威胁的人会被色、声、香、味和触这五欲所控制,而这五欲却不会干扰那些从有为世界所遗留的畏惧烦恼里解脱的人。因此,这些花朵会黏在没有去尽烦恼结习的人的身上,而不会黏在已经去尽结习的人身上。所以这些花朵不会黏在这些已经去尽一切结习的菩萨身上。」
于是舍立弗长老对天女说:「天女,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天女回答:「我住在这里和那位前辈进入解脱以后的时间一样久。」
舍立弗说:「那么,你在这房子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天女说:「那位前辈已经进入解脱很长一段时间了吗?」
对这问题,舍立弗默而不语。那天女接着说;「前辈,你是智慧第一的人!为何不说话?现在轮着你,你却不回答问题。」
舍立弗:「因为解脱是不可表明的,天女,我不知该说什么。」
天女:「那位前辈刚才所说的一切话语都有解脱的性质。为什么?解脱既不是内部的,也不是外部的,也不能离开它们而领悟。同样,音节既不是内部的,也不是外部的,也不能在任何其它地方领悟。所以,舍立弗长老,不要用放弃说话来指示解脱!为什么?神圣的解脱就是万法的平等!」
舍立弗:「天女,解脱不是脱离贪、瞋、痴吗?」
天女:「『解脱就是要脱离贪、瞋、痴』是为极度傲慢之人所教的。而对没有傲慢的人就教他们:贪、瞋、痴的一切性质本身就是解脱。」
舍立弗:「太好了!太好了,天女!哇,你已经得成什么了?已经体验什么了?使你有这样的辩才。」
天女:「我没有得成什么,舍立弗长老。我没有体验什么,所以我有这样的辩才。凡是认为『我已经得成了!我已经体验了!』的人在彻底教导的佛法戒律里都属于过于傲慢。」
舍立弗:「天女,你属于声闻乘,辟支佛乘,还是大乘?」
天女:「面对那些需要声闻法的人教声闻法的时候,我属于声闻乘。面对那些需要十二因缘法的人教因缘法的时候,我属于辟支佛乘。而又由于我从未放弃大悲,因为一切众生需要那些教导才得究竟解脱,我属于大乘。然而,正像一个人在木兰林里只闻到木兰花香而闻不到蓖麻,舍立弗长老,住在这有各种佛性功德香香味的房子里,一个人也闻不到声闻和辟支佛的功德香。舍立弗长老,那些住在这房子里的帝释、梵天、天王、天神、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啰、紧那罗以及摩睺罗伽等等,从这位圣人的口里听到这佛法,被各种佛性功德香香味所诱导,都前去发佛觉心。舍立弗长老,我在这房子里已经十二年,我没听过关于声闻和辟支佛的开示,只有听到关于大慈、大悲和不可思议佛性的开示。
舍立弗长老,八件奇怪又奥妙的事经常在这房子里发生。是哪八件?
金色之光常照这里。非常亮,亮到不容易分出当时是白天还是夜晚,与日月光照无异。这是这房子的第一奥妙。
还有,舍立弗长老,无论谁进入这房子,从进入的瞬间开始,就不再为烦恼所苦。这是第二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这房子从未被帝释、梵天、天王以及从其它佛土来的菩萨所遗弃。这是第三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这房子里从未缺乏大法之音、对六度开示之音以及不退转*轮开示之音。这是第四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在这房子里常听到天神和人的诗、歌和音乐。而由这些音乐,无限佛法之音不断回响。这是第五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在这房子里一直有四个用之不尽的宝库,充满各种珠宝,虽然所有贫贱之人尽取其需也不会减少。这是第六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应现这位善人的祈愿,十方无数如来来到这房子,例如:释迦牟尼、阿弥陀、阿閦、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等等诸佛。在他们来的时候,他们教导『诸如来的秘密』法门,然后离去。这是第七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还有,舍立弗长老,一切佛土和天神所居土的壮丽光辉照耀这房子。这是第八件奇怪又奥妙的事。
舍立弗长老,这八件奇怪又奥妙的事出现在这房子里。那么,见了这种不可思议之事的人有谁愿意相信声闻法?」
舍立弗:「天女,是什么不让妳将妳自己从妳的女人相转变出来?」
天女:「虽然我已经寻找我的女人相十二年了,我还没找到。舍立弗长老,如果一位魔术师以魔法赋以幻人一女人形体,你会不会问她:『是什么不让妳将妳自己从妳的女人相转变出来?』」
舍立弗:「不会!这样的女人不会真的存在,还有什么可去转变的?」
天女:「正是这样,舍立弗长老,万物都不真的存在。现在,你还会想『是什么不让一个魔法幻人将她自己从她的女人相转变出来?』」
此时,天女运用她的神力使舍立弗前辈以她的样子出现,而她自己则以他的样子出现。天女,这时已转变成舍立弗,对转变成天女的舍立弗说:「舍立弗长老,是什么不让妳将妳自己从妳的女人相转变出来?」
变成天女的舍立弗说:「我不再是以男人身出现!我的身体已经变成了女人身!我不知道要转变什么!」
天女接着说:「如果前辈能转出女人相,那么所有女人都能转出女人相。所有的女人以女人身出现,就正似前辈以女人身出现。虽然就实相来说她们不是女人,但是她们以女人身出现。有这样的觉悟,佛才说:『在万物里,既无男性也无女性。』」
这时,天女解去她的神力,各人回复原来的样子。她就对他说:「舍立弗长老,你用你的女人身做了些什么?」
舍立弗:「它不是我做出来的,我也没有改变它。」
天女:「就是如此,万物都不是做出来的,也不受改变。『他们不是做出来的,也不受改变。』这句话是佛的教导。」
舍立弗:「天女,死后再轮回时,你会在哪里出生?」
天女:「我会在所有如来神奇应化身出生的地方出生。」
舍立弗:「可是如来的应化身并不轮回,也不出生。」
天女:「万物及众生和这完全一样;他们不轮回,也不出生!」
舍立弗:「天女,你多快会得到佛位的圆满觉悟?」
天女:「前辈,就在下一次你再赋有凡夫性的时候,那时我将得成佛位的圆满觉悟。」
舍立弗:「天女,说我再一次得有凡夫性,这是不可能的。」
天女:「一模一样,舍立弗长老,说我将得成佛位的圆满觉悟,这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圆满觉悟是于理不通的。因为它于理不通,没有人能得成佛觉。」
舍立弗:「可是我们的如来曾经说过:『那些如来,已经得了圆满佛位的,正要得圆满佛位的,还有将要得圆满佛位的,像恒河沙数一样多。』」
天女:「舍立弗长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这个表示法是以一些文字所组成的形式上的表示法。诸佛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他们的觉悟超越三世!请告诉我,前辈,你已得了阿罗汉果位?」
舍立弗:「得了它的,因为没有得。」
天女:「一模一样,是有圆满觉悟,因为没有得到圆满觉悟。」
这时维摩诘长者对舍立弗长老前辈说:「舍立弗长老,这位天女已经侍奉过九十二千万亿佛。她能玩弄神通。她已完成了她所有的誓愿。她已得了万物无生忍。她其实已得了不退转。她能以她的誓愿力住在任何她想住的地方去开导众生。」
第八章如来家族
那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对维摩诘长者说:「贵大人,菩萨应该如何走上那可得佛性的道路?」
维摩诘回答:「文殊师利,菩萨走上错误道路的时候,他就是走上那可得佛性之道。」
文殊师利继续:「菩萨在错误的道上怎么走?」
维摩诘回答:「就算他犯了五种死罪的事,他也不觉得恶毒、暴力、或嗔恨。就算他进入地狱,他仍保持不受烦恼污染。就算他进入畜生道,他仍保持免于黑暗和无知。当他进入阿修罗道,他还保持免于骄傲、自负和傲慢。当他进入鬼道,他会累积福慧资粮。当他进入非色界和无动界,他不会在那里消失。
他可能走上贪欲之道,可是他一直不念着欲望的乐趣。
他可能走上瞋恨之道,可是他对任何众生都不觉得忿怒。
他可能走上愚痴之道,可是他因高度理解的智慧而更有头脑。
他可能走上贪财之道,可是他布施所有家里的、家外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考虑。
他可能走上毁禁之道,可是见着了最最轻微踰越的悲惨,他过着苦行者的修行和禁欲的生活。
他可能走上邪恶和瞋怒之道,可是保持绝对没有恶意,还以慈过日。
他可能走上懈怠之道,可是当努力培养善根的时候,他的精进是绵绵不绝的。
他可能走上乱意之道,然而,是自然入定的,他的禅定不会消散。
他可能走上错误智慧之道,然而,已得了超觉智慧,他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学术知识的专家。
他可能展现诡辩争论之道,可是永远知道毕竟义,而且已经在解脱方法的施用上一切都圆满。
他可能展露骄傲之道,可是他像桥梁和梯子一样地为一切民众服务。
他可能展露烦恼之道,可是他是全然冷静又是天生纯净。
他可能展露众魔之道,可是对佛性知识不会真的接受众魔的影响。
他可能展示声闻之道,可是他让众生去听从来没听过的教导。
他可能展示辟支佛之道,可是为了开导一切众生,会被大悲所感动。
他可能走上穷人之道,可是他手中握有用不尽财富的宝贝。
他可能走上跛者之道,可是他漂亮又有各种身相和好相。
他可能走上出生低贱者之道,可是经由功德智慧的累积,他出生于如来家族。
他可能走上衰弱者、丑陋者、下劣者之道,可是他看上去美丽,而且身体像那罗延的一般。
他可能对众生显示生病者、不乐者之道,可是已经完全战胜并超越了对死亡的害怕。
他可能走上富者之道,可是不贪得,又常常考虑无常的观念。
他可能让人看到他与女眷跳舞,然而他已越过欲望泥沼,慎于独居。
他可能走上愚笨者、无逻辑者之道,然而他已得咒语能力,有各种辩才。
他走上外道而从不成为外道。
他走上所有世界之道,可是他反转一切有的状态。
他走上解脱之道,但绝不放弃对世间的度化。
文殊师利,就是这样,菩萨借着走上错误的道路以走上佛性之道。」
维摩诘长者接着问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什么是众如来家族?」
文殊师利回答:「贵大人,如来家族里有所有基本我见、无明和渴望存在、贪瞋痴、四颠倒、五盖、六入、七识处、八邪法、九恼处和十不善道。这就是如来家族。简言之,贵大人,六十二见组成了众如来家族!」
维摩诘:「文殊师利,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文殊师利:「贵大人,一个坚心憧憬不他生的人不可能发佛觉心。然而生活于他生的万物中、陷在烦恼坑里、见不到真理的人才真的有能力发佛觉心。贵大人,花儿,像是蓝荷花、红荷花、白荷花、水莲和睡莲,不在野外旱地生长,而是在湿地和泥岸生长。同样,佛性不在那些必然注定不他生的众生里发展,反而会在那些像烦恼沼泽和泥岸的众生里发展。同样,好像种子不会在空中生长,必须在地上生长,佛性不在那些必定纯净的众生里发展,反而会在那些已经产生了像须弥山样的我见之后才发佛觉心的众生里发展。
贵大人,通过这些看法可以了解所有各类烦恼组成了如来家族。譬如说,贵大人,不入大海就不可能得到珍贵无价的珍珠;同样的,不入烦恼大海就不可能得到一切智。」
这时,大迦叶鼓掌赞许文殊师利法王子:「好!好!文殊师利!说得实在好!对!确实是烦恼组成了如来家族。像我们这些声闻弟子如何能发佛觉心,或者对佛性有完全的觉悟?只有那些犯了五逆罪的人才能发佛觉心并且得到佛位,也就是佛性的完全实现!举例说,就如同五尘对被夺去了五根的人没有影响效果,所有的佛性对放弃一切牵挂的声闻也没有影响效果。因此,声闻弟子永远不能理解这些佛性。所以,文殊师利,就如来而言,凡夫是受欢迎的,而声闻弟子不是。为什么?凡夫学了佛的德行之后,为了确保三宝流传不断,会发佛觉心。可是声闻弟子,虽然终身听闻佛的性质、威能和无畏,却没有能力发佛觉心。」
那时,普现色身菩萨也在大众里,他对维摩诘长者说:「居士,你的父母、孩子、妻子、仆人、俾女、工人和随侍都在哪儿?你的朋友、亲戚、同侪都在哪儿?你的马僮、马、象、车、卫士和工人都在哪儿?」
这样被问到了,维摩诘长者对普现色身菩萨说了下面诗句:
「真正的菩萨智慧的超绝是其母
解脱方法技巧是其父如此父母生者是其师
法喜是其妻慈悲是其女
佛法真理是其子深思空义是其屋
一切烦恼如其弟子随意皆调伏
三二道品做其友朋由是得正觉
永远相随的同伴就是那六度
其同事是四摄法其音乐是佛法教导
咒语成其园盛开觉悟因子花
还有佛法大财树解脱智慧果
八种解脱成浴池定力之水注其中
七净莲花浮水面在此浴者成无垢
六种神通是工人无比大乘是其车
觉悟之心为驾驶八种寂静是其道
吉相再加八十好都是其装饰
功德热望是花鬘良心体恤是衣裳
圣法是资财教学是事业
净行是大利全部回向无上觉
四禅是其床净命是床罩
修息与禅坐得慧令醒觉
教诲甘露是食物解脱美汁作饮料
纯净热望为沐浴涂香软膏即守戒
已消灭了烦恼贼他们是无敌英豪
已折服了四魔头在道场立起旗幡
自愿显示下生然而他们不下生亦无缘起
其光芒耀照遍佛土就像那升空的大太阳
虽然已经用了一切可想到的供品供养过千万位佛
诸佛与自己的些微差别他们从来不去想
为了带给众生利益他们游遍一切佛土
然而见土犹见虚空不带一点『众生』概念
一切众生的行为态度、形像和声音
无畏菩萨都能显示全部只在一瞬间
虽然他们觉知众魔之行为但即使与波旬亦能相处
因为解脱方法圆满成就者也会显示这些特殊行为
他们玩弄虚幻的表相形式是为了开导众生
他们示现自己衰老和生病甚至自己的死亡
他们演示地球在世界末日毁灭之火内的燃烧
为的是对有常观念的众生展示无常
受到同一国家里百千众生的邀请菩萨分享所有家庭的供品
为了觉悟又全部奉献出来
精通各种秘传学识和许多不同工艺
他们能带给一切众生的快乐
为世上一切奇异宗派他们献身为僧侣
开导所有那些执着于宗派观点的人
他们可以化成太阳、月亮、帝释、梵天或是万物之主
他们也可化成地、水、火、风
在短暂的疾疫年代里他们化成最佳圣药
使众生健康快乐还令他们解脱
在短暂的饥馑年代里他们化成食物和饮料
先减轻众生的干渴和饥饿再教他们佛法
在短暂争战年代里他们念及大慈
教给亿万众生无诤和非暴力
对大战中的双方他们保持不偏倚
因为有大力量的菩萨在调停争端里才得欢喜
为了帮助众生他们自愿降生
降入一切不可思议佛土的地狱
在动物世界里将自己的生命示现为一切动物
到处教导佛法所以称为『王』
对世俗之人显示追求感官快乐对入定之人显露禅定
他们完全征服众魔头不留下任何占优势的机会
就像能说明莲花不能存在于大火的中心
也能说明快乐和狂喜的毕竟不真实
故意变成高等妓女要引诱男士过去
以欲钩钓住之后再以佛智慧成就他们
为了帮助众生经常变成酋长、船长、祭司和大臣
甚至国师和宰相
为了贫穷可怜的人他们成为取之不尽的宝藏
使受施的人因此而发觉悟心
为了骄傲自负的人他们变成无敌斗士
首先降服一切高傲再使他们开始探寻觉悟
他们永远站在因恐惧而害怕的人的前面
首先施以无畏再开导他们走向觉悟
以纯净的节欲和各种神通他们变成伟大圣人
以此引导众生来持忍辱、慈悲与纪律之戒
在这世界上他们无畏地看着那些需要服侍的大人
就变成大人的奴仆或是以弟子身分来服侍
解脱方法练得很好
只要可能是能使众生喜欢佛法的方法
无论什么他们全都能示范
他们的修行无限他们的影响范围无限
圆满了无限的智慧他们解脱的众生亦无限
就连诸佛自己用百万劫的时间甚至百百万劫
也很难说尽他们的功德
除了一些完全没有任何智力的下劣众生
在听了这个教导之后
有哪一个有一点点辨识力的会不渴望无上觉悟?」
第九章不二法门
接着,维摩诘长者问各位菩萨:「善大人们,请说明菩萨如何进入不二法门。」
法自在菩萨说:「贵大人,产生与消灭是对立的二元,然而没产生的东西和没发生的事不可能被消灭。因此,对事物无生的容忍是入不二之门。」
德守菩萨说:「我与我所有的是二元。如果不先假设有个我,就不会有所有这回事。因此,不做假设是入不二之门。」
德顶菩萨说:「不净与净化是二元。对不净有透彻了解时,就不会有要净化的幻想。导至彻底征服一切幻想的道路是入不二之门。」
善宿菩萨说:「分心与专心是二元。若没有分心,就没有专心、没有心理活动,也没有心理的紧张。因此,去掉心理紧张是入不二之门。」
妙臂菩萨说:「菩萨心与声闻心是二元。明白两者都像幻觉心,就没了菩萨心与声闻心。因此,诸心性质的相同是入不二之门。」
不眴菩萨说:「执取与非执取是二元。未被执取的东西不会被觉察。未被觉察的东西不会被揣测或驳斥。因此,无为和不涉入万法是入不二之门。」
善眼菩萨说:「独特与无特性是二元。不去假设或解释某样东西就是既不证实它的独特也不证实它的无特性。洞悉两者的平等性是入不二之门。」
弗沙菩萨说:「善良与邪恶是二元。不追寻善或恶,明白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不二性是入不二之门。」
师子菩萨说:「有罪与无罪是二元。藉由能识破要害的金刚智慧,不受束缚或解脱是入不二之门。」
师子意菩萨说:「说『这个不纯净』与『这个洁无暇』即生二元。一个正要得平静之人,不生不纯净或洁无暇之概念,但并不是全然没有概念。他没有任何得平静的念头才得着平静。他进入没有概念结缚之处。因此,进入不二。」
净解菩萨说:「说『这是快乐』与『这是悲惨』即是二元观。一个毫无算计之人,由于灵慧的极其纯净,他的心智像虚空般超然。因此,进入不二。」
那罗延菩萨说:「说『这是世间』与『那是出世间』即是二元观。这世界有空无的天性,所以没有出世或入世,也没有进步或停顿。因此,既不出世又不入世,既不进又不停,这是入不二之门。」
善意菩萨说:「生命与涅槃是二元的。见过了生命的性质,一个人既不属于生命,也不由它全然解脱。这种了解就是入不二之门。」
现见菩萨说:「可毁灭的与不可毁灭的是二元的。毁灭了的东西是毕竟毁灭的。毕竟毁灭了的东西不会再成为被毁灭的;所以它叫做不可毁灭的。不可毁灭的东西是瞬间发生的,瞬间发生的东西是不可毁灭的。这种体验叫做入非二元原则之门。」
普守菩萨说:「自我与无我是二元的。连我的存在都不能查实,还有什么能生出无我?因此,洞察两者性质的不二观是入不二之门。」
雷天菩萨说:「有知识与无知识是二元的。有知与无知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无知它是不明确的、不可计的,而且超过思想的范畴。对这个的体验就是入不二之门。」
喜见菩萨说:「物质本身是空无的。空无不是由物质的灭尽,而是因物质本性就是空无。所以,一方面说空无,而另一方面说色、或受、或想、或行、或识,这样是完全二元的。识本身是空无。空无不由识的灭尽而来,而是因识的本性就是空无。用灵慧对于冲动的五蕴及其知识的这种了解就是入不二之门。」
明相菩萨说:「说四大元素是一回事而空间元素是另一回事;这样是二元的。四大元素本身就是空间的性质。过去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未来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同样,现在本身也是空间的性质。以这种方式来洞彻元素的灵慧是入不二之门。」
妙意菩萨说:「眼与形色是二元的。正确地去了解眼,对形色不要存有贪着、嫌恶或迷惑,那叫做平和安静。同样,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与味道、身与接触以及心意与现象全是二元的。但是去了解心意,对现象不存贪着、嫌恶或迷惑,那叫做平和安静。在这种平和安静里生活就是要进入不二」。」
无尽意菩萨说:「为了得到一切智而将布施回向,这是二元的。布施的性质本身就是一切智,而一切智的性质本身就是完全回向。同样,为了一切智而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回向,这都是二元的。一切智是智慧的本质。而完全回向是一切智的本质。因此,入这唯一法则之门就是入不二之门。」
深慧菩萨说:「说空无是一回事,无迹无相是一回事,无愿无作又是另一回事;这样是二元的。是空无的就无迹无相。没有迹相的就无愿无作。凡是无愿的就没有思想、心意或意识这些作为。能在一个解脱门里明白三个解脱门就是入不二之门。」
寂根菩萨说:「说『佛』、『法』、『僧』;这样是二元的。法本身是佛的性质,僧本身是法的性质,而且它们全都是无为的。无为的东西就是无限虚空,而万法的进展等于无限虚空。调整到这样就是入不二之门。」
心无碍菩萨说:「言及诸蕴与诸蕴止灭那样是二元的。诸蕴本身就是止灭。为什么?诸蕴的自我观点,由于本身是没有结果的,它们是毕竟不存在的。所以这些观点并不真的能形成『这些是五蕴』或者『五蕴止灭了』的观念。终究来说,它们没有这样具分别心的解释,也没有这样形成概念。所以,这种观点本身就有止灭的性质。不发生和不消灭是入不二之门。」
上善菩萨说:「身、语、意业不二元地存在着。为什么?这些东西有静止的性质。身体的静止性质和言语的静止性质一样,而言语的静止性质和心意的静止性质一样。必需要知道并且明白万法终究静止的事实,因为这个知识是入不二之门。」
福田菩萨说:「认为行作是有福的、有罪的或是中性的,这样是二元的。对有福的、有罪的以及中性的行作的无保证是不二的。所有这些行作的自性是空无的,因而终究没有福、没有罪、没有中性、没有行作本身。这种行作的无成就是入不二之门。」
华严菩萨说:「二元观是由没摆脱的自我思想所产生的。对自我的真正了解并不会得到二元观这种结果。这样住于不二的人不会构成观念。而没有观念的构成是入不二之门。」
德藏菩萨说:「二元性建构于觉知上的表现。不二是无客体对象的。所以,不执取和不反对是入不二之门。」
月上菩萨说:「暗和明是二元的。既无暗又无明就是不二的。为什么?入止灭定的时候是既无暗又无明;万物的性质也同样。入此定静之门就是入不二之门。」
宝印手菩萨说:「厌恶世间和喜欢解脱是二元的。不厌恶世间又不喜欢解脱则是不二。为什么?有束缚才需解脱。终究没束缚的为什么需要有解脱?没受束缚也不解脱的托钵僧不会感受到任何喜欢或不喜欢,因而他进入不二。」
珠顶王菩萨说:「说有善途和错路,这样是二元的。已在道上的人是与善途或错路无关的。在这无关之下度日,他没有道或非道的概念。明白概念的本性,他的心智不和二元接合。这就是入不二之门。」
乐实菩萨说:「说及真实与不实,这样是二元的。一个人如实地看见时,他绝未看见任何真实;那么怎么能看见不实?为什么?人用肉眼看不清,要用智慧之眼才看得清。而以此智慧之眼,一个人只能在既没有可看的又没有无可看的的范围内看得清。凡是既没有可看的又没有无可看的地方就有不二之门。」
这些菩萨解说完了之后,大家一起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文殊师利,什么是菩萨的不二之门?」
文殊师利回答:「善大人们,你们都说得很好。不过,你们的解释的本身就是二元的。不知道有人在教,不表示任何东西,不说任何东西,不解释任何东西,不宣示任何东西,不指示任何东西,不选定任何东西——这才是入不二之门。」
然后,文殊师利法王子对维摩诘长者说:「我们都说了自己的教义,贵大人。现在,希望你来阐明入不二信条之门的教义!」
对此,维摩诘长者保持沉默,只字不说。
文殊师利法王子向维摩诘长者鼓掌致敬,说:「高明!高明,贵大人!这才真是入菩萨不二之门。不用一点文字、声音和观念。」
在说出这些教义的时候,五百菩萨进入了不二法则之门,得到万物无生之忍。
第十章飨宴
那时,舍立弗长老心中自想:「如果这些大菩萨在中午之前还不散会,他们什么时候才要吃饭?」
维摩诘长者因心电感应知道了舍立弗长老的念头,就对他说:「舍立弗长老,如来教过八解脱。你应该专心于这些解脱上,心不要被物质的事情盘据,要专心听法。稍待一会儿,你会吃到你从没吃过的食物。」
于是,维摩诘长者进入大定,演示神奇绝技,使那些菩萨和大声闻能够看见那叫做众香的世界。那世界位于天顶方向,越过四十二恒沙佛土之外。那里住著称为香积的如来,他是显明可见的。在那世界里,树木能发出香味,远远胜过十方一切佛土所有人界和天界的香味。在那世界里,连声闻和辟支佛的名称都不存在,而香积如来在全是菩萨的聚会里教导佛法。在那世界里,所有的房子、街道、公园和王宫都由香料所造。那些菩萨所吃的食物的香味流布数不尽的世界。
那时,香积如来和他的菩萨们正坐下吃饭。有许多投身大乘的天子,都叫做香严,在那里侍奉如来和他的菩萨们。在维摩诘房子里聚会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见那香积如来和他的菩萨们正在吃饭的世界。
维摩诘长者对聚会里的所有菩萨说道:「善大人们,你们中间有谁愿意到那世界去带一些食物回来?」
然而,受制于文殊师利的超自然能力,没一位自愿前去。
维摩诘长者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文殊师利,你不为这些大众觉得惭愧吗?」
文殊师利回答:「贵大人,如来不是说过『勿轻未学』?」
于是维摩诘长者,并没有由他的卧床起身,神奇地变化出一位化身菩萨。化身菩萨身体金色,有各种好、相。那样的形貌胜过所有与会大众。维摩诘长者对那化身菩萨说:「贵公子,向天顶方向去,越过四十二恒沙佛土,你会到达一个叫做众香的世界。那里你会见到香积如来正在吃饭。向他走去,在他足下俯首致敬之后,向他这样说:
『世尊,维摩诘长者在您足下行礼千百次,向您问安。您是否少恼、少恙、少烦?您是否强壮、健康、无怨、居于无上快乐?』
这样问安之后,你要向他这么请求:『维摩诘请求世尊给我一点您的食余。用那些食余,他在叫做娑婆的世界里可以成就佛事。那样,那些只有低下企图的众生会被高尚的愿望感化,如来的美名亦将普世宣扬。』」
对这个,那化身菩萨向维摩诘长者说:「很好!」,也遵循了他的指示。在所有菩萨的目光下,他把脸转向上,就消失了。他们看不见他了。当他到了众香世界,他在香积如来足下俯首致敬,说:「世尊,维摩诘菩萨在世尊足下俯首,向世尊致意,说;『您是否少恼、少恙、少烦?您是否强壮、健康、无怨、居于无上快乐?』在世尊足下俯首行礼千百次之后,他向世尊请求:「祈愿世尊仁慈,为了完成娑婆世界里的佛事,请给我一点您的食余。那样,那些抱小愿望的众生会得到智力,会热望佛的大法,而佛的令名亦将普天宣扬。」
对这事,香积如来佛土的菩萨都很惊异,就问香积如来说:「世尊,像这么伟大的人在哪里?娑婆世界在哪里?他说『那些抱小愿望的众生』是什么意思?」
被菩萨这么问着,香积如来说:「贵公子们,娑婆世界在天底方向,要越过四十二恒沙佛土。那里在五浊污染的佛土里有抱小愿望的众生,释迦牟尼如来在教他们佛法。那里维摩诘菩萨,居于不可思议解脱,正在教菩萨们佛法。为了宣扬我的名字,为了显示这个世界的优点,为了增加那些菩萨的善根,他派遣这化身菩萨来此。」
这些菩萨大呼:「那位菩萨本身必定伟大非凡,他的神奇化身具有这样超自然能力、力量和无畏!」
如来说:「那位菩萨的伟大在于他派遣化身菩萨到十方一切佛土,而且这些化身菩萨也为所有那些佛土里的一切众生完成佛事。」
此时,香积如来倒了一些他的饱含全部香味的食物到一个有香味的容器里,把它给了那化身菩萨。那世界里的九千万菩萨都自愿要随他回去:「世尊,我们也要去那娑婆世界,去见见、去荣耀、去服侍释迦牟尼佛,也去见维摩诘和那些菩萨。」
如来说:「贵公子们,如果你们认为这是个好时机,就前去吧。但是,为了不让那些众生疯狂、陶醉,去时不要有香味。还有,为了不让那些娑婆世界的众生忌妒,你们要改变你们的身体,藏起你们的美丽。再有,不要表明对那世界的轻视和嫌恶。为什么?贵公子们,佛土是纯净之地。可是诸佛世尊为了开导众生,并不一次就将纯净佛界完全显露。」
于是那化身菩萨拿了食物和九千万菩萨一起离开。因佛的威能和维摩诘的超自然运作,他们由众香世界消失,一瞬间就站在维摩诘的房子里。维摩诘长者造出九千万个狮子座,完全就像它们原来就已经在那儿,菩萨们都就座。
此时,化身菩萨把装满食物的容器交给维摩诘。那食物的香味弥漫整个毗耶离大城,它的甜香味流散到上百个世界去。
在毗耶离大城里,婆罗门、居士、甚至长者主月盖,都闻到了这香味,讶异又充满惊奇。他们的身体和心意变得非常洁净,和八万四千长者立即来到维摩诘的住处。看见那里菩萨们坐在又高又宽又美丽的狮子座上,他们心中充满敬佩和大欢喜。他们都向那些大声闻以及菩萨弯腰行礼,然后在一边坐下。
土地神、欲界神和色界神受到香味的吸引也来到维摩诘的住处。
这时,维摩诘长者对舍立弗前辈和大声闻们说:「长老们,请取用如来的食物!那是以大悲熏香的甘露。你们的心智不要陷于偏狭的态度里。否则,不能得到它的好处。」
可是一些声闻已经在想:「这么多人怎么吃这么少的食物?」
于是那化身菩萨对那些声闻说:「长老们,不要用你们自己的智慧和功德去衡量如来的智慧和功德!为什么?譬如说,四大洋可能会枯竭而这食物却永远用不完。即令一切众生吃这食物如同须弥山一样大量地吃了一劫之久,它也不会被吃完。为什么?是从不可尽的戒、定、慧所流出的,这容器里的如来的食余不会用尽。」
的确,全体会众都饱食了这食物,而那食物一点也没减少。吃过了那食物,正如同众香世界菩萨的一样,那些菩萨、声闻、天帝、梵天、天王以及其它众生的身体里升起一股极乐。也如同在众香世界生长的树木的一样,从他们皮肤毛孔里发出一种香味。
这时,维摩诘长者故意对从香积如来佛土来的菩萨们说:「贵大人们,香积如来如何教导佛法?」
他们回答:「如来不用声音和语言的方式教导佛法。他只用香味调教菩萨。每一个树脚下坐有一位菩萨,那些树发出像现在的香味。从菩萨闻到香味的瞬间,他们就进入叫做『一切菩萨功德之源』的定。从他们得定的瞬间,一切菩萨功德就在他们里面产生。」然后这些菩萨转问维摩诘长者:「释迦牟尼佛是如何教导佛法的?」
维摩诘回答:「善大人,这里的众生很难教化。所以他以适合教化野性的、未开化的众生的讲道来教导他们。他如何教化那些野性的、未开化的?什么样的讲道是合适的?
是这样的:
这是地狱。这是畜生。这是饿鬼。这些是不幸的困难处。这些是六根有缺陷的再世。这些是身体的邪行,这些是身邪行报。这些是言语的邪行,这些是口邪行报。这些是心灵的邪行,这些是意邪行报。这是杀生。这是偷窃。这是邪淫。这是妄语。这是两舌。这是恶口。这是无义语。这是贪嫉。这是瞋恼。这是邪见。这些是报应。这是吝啬,这是它的报应。这是毁戒。这是瞋恚。这是懈怠,这是懈怠果。这是假智慧,这是假智慧果。这些违犯箴言。这是个人解脱的誓约。这些该做,那些不该做。这是正当的,那是该弃绝的。这是个障碍,那不是障碍。这是罪恶的,那是离罪的。这是正途,那是错路。这是功德,那是邪恶。这是当骂的,那是无过失的。这是垢,那是无漏。这是世间的,那是出世间的。这是有为的,那是无为的。这是烦恼,那是净化。这是生命,那是解脱。
如此,用佛法的这些各种说明,佛调教那些像极了野马的众生。正如野马或野象不被刺棒刺及骨髓不会驯服,那些狂野、难以开化的众生只能用一切苦的讲道来调教。
菩萨们说:「这样才证实了释迦牟尼佛的伟大!隐藏了他不可思议的威能,还能开化那些可怜的下劣野性众生,真令人惊叹。而能在这样非常困苦的佛土定居的菩萨必定也怀有不可思议的大悲!」
维摩诘长者说道:「正是,善大人!如你所说。化身再世于此的菩萨的大悲是非常坚伟的。他们在这世界的一生里,带给众生许多裨益。带给众生如此多的利益,在众香世界里甚至十万劫都不能达成。为什么?善大人,在这娑婆世界里有十种善良的修行是任何其它佛土所没有的。
哪十种?就是:
以布施摄贫穷之人,
以持戒摄毁戒之人,
以忍辱摄瞋恚之人,
以精进摄懒惰之人,
以禅定摄意乱之人,
以真智慧摄假聪明之人,
告诉在八难中受苦之人如何离开,
以大乘教导行小乘之人,
以善根摄未有善根之人,以及
以四摄法不断开导众生。
从事这十种善良的修行的菩萨,在任何其它佛土是没有的。」
菩萨们又问:「一位菩萨必须要具备多少种性质才能在他死亡轮回出离这娑婆世界之后安全无虞地去到纯净的佛土?」
维摩诘长者回答:「在他死亡轮回出离这娑婆世界之后,他必须要有八种性质才能安全无虞地去到纯净的佛土。
是哪八种?他必须决心:『
我必须饶益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追求一毫利益;
我必须为众生承受一切苦恼,并且把我所累积的一切善根施给一切众生;
我必须对任何众生都没有瞋恨;
我必须为诸菩萨高兴,好像他们就是导师;
我必不轻视任何讲经说法,不论我以前听过了没有;
我必须控制我的心,不垂涎别人所得的,也不以自己所得的而骄傲;
我必须反省己过,而不责备他人过错;
我必须为能意识清明而快乐,必须诚实地从事所有功德。』
如果菩萨具备这八种性质,在他死亡轮回出离这娑婆世界时,他定能安全无虞地去到纯净的佛土。」
在维摩诘长者和文殊师利法王子向聚会大众这样教导佛法的时候,有十万众生发了佛觉心,一万菩萨得了无生法忍。
第十一章可坏与不可坏之一课
与此同时,世尊正在庵罗树园里教导佛法。那园子自己扩张变大,里面会众全体都呈金色。因而阿难长老请问佛:「世尊,这庵罗树园子扩张变大,而且会众都呈金色。这些好相是什么吉兆?」
佛回答:「阿难,这些好相预示维摩诘长者和文殊师利法王子由大批群众陪伴着,正要来到如来面前。」
就在那时,维摩诘长者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文殊师利,我们带领这许多众生去见世尊吧,好让他们可以见着如来,向他顶礼!」
文殊师利回答:「贵大人,如果你认为现在是好时机,就叫他们去!」
于是维摩诘长者做了件神奇的事:将全体会众和狮子座放在他的右手上。在他神妙地到了佛的面前时,把他们放下。他在佛足前稽首,合掌右绕七帀,退到一旁。
那些从香积如来佛土来的菩萨,从狮子座上下来,在佛足前稽首,合掌恭敬,退到一旁。所有其它菩萨、大雄和大声闻一样从狮子座上下来,在佛足前稽首,退到一旁。同样,那些帝释、梵天、天王和天神也在佛足前稽首,退到一旁。
此时,在问候过菩萨们,令他们欣喜之后,佛说:「贵公子们,请坐上你们的宝座!」因佛的要求,他们都坐上狮子座。
佛对舍立弗说:「舍立弗,菩萨是众生里最好的,你见到他们神奇的演示了吗?」
「我见识到了,世尊。」
「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世尊,我由他们而得的看法是不可思议。他们的作为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已到了我没有能力去思考、去判断、甚至去想象他们的地步。」
此时阿难请问佛:「世尊,这是什么香味?我过去从来没闻过类似的。」
佛回答:「阿难,这香味是由这些菩萨全体所有的毛孔里散发出来的。」
舍立弗接上一句说:「阿难长老,同样的香味也由我们的所有毛孔里散发出来。」
阿难:「这香味从哪儿来?」
舍立弗:「维摩诘长者从香积如来的佛土,即众香世界,得到了一些食物。这香味是由所有吃到那食物的人的身体散发出来的。」
于是阿难长老问维摩诘长者说:「这香味可保持多久?」
维摩诘:「直到它消化掉。」
阿难:「它什么时候消化掉?」
维摩诘:「它四十九天才消化掉。在那之后七天还有香味散出。在这些时间里也不会有消化不良的问题。
还有,阿难长老,如果尚未入于正位的僧人吃了这食物,会在他们入正位之时消化掉。已经入了正位的人吃了它,在他们的心智完全解脱之前不会消化掉。如果未发佛觉心的人吃了它,在他们发佛觉心的时后才消化掉。如果已发佛觉心的人吃了它,在他们得无生法忍之前不会消化掉。如果已得无生法忍的人吃了它,在他们成为一生补处菩萨的时后才消化掉。阿难长老,这食物正像那叫做上味的药,它到了胃里,可是在所有的毒物清除完毕之前,它不会消化掉。因此,阿难长老,这食物在所有的烦恼之毒清除完毕之前,不会消化掉,在那之后它才消化掉。」
阿难长老对佛说:「世尊,真奇妙,这食物能成就佛的工作!」
「真是这样,阿难!有些佛土用菩萨来成就佛的工作。有些用光来成就。有些用觉悟树。有些用如来的美丽身相。有些用宗教衣袍。有些用食物。有些用水。有些用花园。有些用王宫。有些用宅第。有些用幻化身。有些用空荡的空间。有些用天空的光。为什么这样,阿难?因为得用这些不同方法,众生才被调伏。同样,阿难,有些佛土以教众生辞句、定义和比喻来完成佛的工作。梦、幻象、水中月影、回音、幻觉和幻想都是常用的比喻。也有些以清晰的言辞来成就佛的工作。还有,阿难,有些绝对纯净的佛土不用说话就完成佛为众生的工作;他们用禁语、不可表明和不可教导。阿难,在诸佛所有的举止、快乐和修行里,没有一件不成就佛的工作的,因为这一切都在教化众生。最后一点,阿难,诸佛以四魔王和令众生痛苦的所有八万四千烦恼来成就佛的工作。
阿难,这正是一切佛性初步之法门。进入这法门的菩萨,遇见以一切高贵性质庄严装饰的佛土时,不觉得快乐,也不觉得骄傲;遇见一个在各种情形下都会生出对所有的如来极深尊敬的佛土,但明显的没有那种庄严时,也不觉得悲伤或嫌恶。佛明白万法平等;所有的佛世尊为了开导众生而如何显示所有各种佛土,这才实在令人惊服!
阿难,正如各佛土在特性上有分歧而覆盖它们的天空没有不同,各如来在肉身上有歧异而他们的无碍慧没有不同。
阿难,所有的佛在他们的佛性圆满上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佛性是指他们的样子、颜色、发的光、身体、特异相貌、种性、戒、定、慧、解脱、解脱之知见、力、无畏、特殊佛性、大慈、大悲、有帮助的意向、态度、修行、道法、寿命长短、佛法教导、众生的度化和解脱、以及佛土的净化过程。所以,他们都称为正徧知、如来、佛。
阿难,即使你的寿命有一劫之久,要彻底了解这三个名称的广泛意思和精准的文辞意义,对你来说很不容易。还有,阿难,如果这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都像你一样,多闻第一,天赋记忆和持咒第一,而他们专心从事一整劫,他们仍然不能完全了解正徧知、如来和佛这三个名称正确的广泛意思。因此,阿难,诸佛的觉悟是不可量的,诸如来的智慧和辩才是不可思议的。」
这时阿难长老对佛说:「世尊,从今日起,我不再说我自己多闻第一。」
佛说:「不要气馁,阿难!为什么?我说过你阿难多闻第一,是以声闻弟子来考虑,未以菩萨来考虑。
看,阿难,看这些菩萨。即使最聪明的人也不能彻底了解他们。阿难,人可以测量海的深度,但测不出菩萨的智能、灵慧、记忆、咒语和辩才的深度。阿难,对菩萨所行,你应该保持镇定平静。为什么?阿难,维摩诘长者一上午所展示的奇事,已得神力的声闻与辟支佛即使以千亿劫的时间将他们所有的神力专心从事于化身和变形,也办不到。」
这时,所有从香积如来佛土来的菩萨都恭敬地合掌,向释迦牟尼如来致敬,对他说:「世尊,刚到这佛土的时候,我们有些负面看法,可是我们现在要抛弃这些错误的看法。为什么?世尊,诸佛的领域以及他们解脱方法的巧妙都是不可思议的。为了开导众生,他们显示这样、那样的佛土去配合这样、那样众生的欲望。
世尊,请给我们一些教导,使我们回去众香之后能记得你。」
被这样请求了,佛说:「贵公子们,有一种菩萨的解脱叫做可坏与不可坏。你们一定要在这种解脱里训练自己。它是什么?
可坏是指有为法。不可坏是指无为法。但是菩萨应该既不坏灭有为,也不息于无为。不坏灭有为事物在于:
不失大慈;不弃大悲;
不忘记因深心而有的一切智;
不倦于正向开导众生;
不弃四摄法;
不顾身命以护持圣法;
永不满足于已得之善根;
于巧妙的回向里得些快乐;
在追求佛法里没偷懒;
在教导佛法里不自我缄默;
在礼拜晋见诸如来上不舍弃努力;
不畏于自愿再生;
不骄于成、不馁于败;
不轻未学,尊敬已学如敬天人师本身;
令烦恼过多之人明理;
乐于独居,而不执着于独居;
不图自己快乐,只求别人快乐;
待入定、禅定和止静好似阿鼻地狱;
看世界如解脱之园;
看乞丐如心灵教师;
看布施一切所有是体验佛位之法;
看毁戒者如救主;
看六度如父母;
看道品如仆人;
不断累积善根;
在自己的佛土里建立一切佛土的功德;
供上无限纯净供品去应验各种吉相、好相;
以止一切恶来美化身、口、意;
在无穷劫中不断再生,以净化身、口、意;
闻悉佛的无量功德,以大雄观而免于气馁;
挥舞智慧利剑,鞭打烦恼贼;
为承受一切众生的重担,深深明白五蕴、四大和六入;
爆发能量,征服魔众;
为了免于骄傲而追求知识;
为了支持佛法而少欲知足;
为了愉悦百姓而不混入俗务;
为使百姓顺应而一切作为无误;
为了完成饶益众生的一切任务而产生神通;
为了不忘一切所学而得有咒语、记忆和知识;
了解百姓诸根深浅,以去除一切众生的疑惑;
展示无敌神奇表演,以教导佛法;
得有无碍辩才,能给不可抗拒的演说;
净化十善道,得尝人天果;
培修四无量,立净梵天之道;
礼请诸佛教导佛法,随喜赞叹,因而获得如佛的悦耳声音;
约束身、口、意,以保持心灵的稳定发展;
不执着于任何事,因而得到如佛的威仪;
聚集菩萨僧,以吸引众生来大乘;
一切时中,心识警觉,不遗漏任何好的性质。
贵公子们,这样专心于佛法的菩萨是不坏灭有为法界的菩萨。
什么是不息于无为?
菩萨修学空性,可是不体验空性。
修学无相,可是不体验无相。
修学无愿,可是不体验无愿。
修学非作为,可是他不体验非作为。
知道无常,可是对自己的善根不自满。
考虑悲苦,但自愿再生。
知道无我,但不浪费自己。
思虑平和安静,可是不追求极端平和。
珍惜孤寂,可是不逃避精神和肉体上的努力。
思虑无场所,可是不放弃善行场所。
思虑无发生,可是许诺承担一切众生的担子。
思虑无垢,然而遵循世界的程序。
思虑无动作,然而为开导一切众生而动作。
思虑无我,然而不放弃对一切众生的大悲。
思虑无生,然而不入声闻正位。
思虑虚幻性、徒劳性、不牢固性、无主性和无场所性,然而将自己建立在不虚幻的福德上、在不无益的知识上、在实际的反影上、在授与自主慧的奋勉上、以及在有固定意义的佛陀之家上。
像这样,贵公子们,对这样的佛法抱大愿望的菩萨既不息于无为,也不坏灭有为。
再者,贵公子们:
为了完成功德藏,菩萨不息于无为;为了达成智慧藏,他不灭有为。
为了实践大慈,他不息于无为;为了实践大悲,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开导众生,他不息于无为;为了热望佛性,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圆满佛的各种相,他不息于无为;为了圆满一切智,他不灭有为事务。
出于解脱方法的技巧,他不息于无为;经过他的智慧透彻分析,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净化佛土,他不息于无为,而因佛的仁慈力,他不灭有为事务。
因为感受到众生的需要,他不息于无为;为了真实展现佛法的意义,他不灭有为事务。
因为他的善根藏,他不息于无为;因为对这些善根的天生热心,他不灭有为事务。
要实践他的祷词,他不息于无为;可是因为他没有祈愿,他不灭有为事务。
因为他的正思纯净,他不息于无为;因为他的深心纯净,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使用五神通,他不息于无为;因为佛慧的六神通,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实践六度,他不息于无为;为了实践时间诺言,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集合佛法的宝藏,他不息于无为;因为不喜欢任何心智偏狭的教导,他不灭有为事务。
因为他收集一切法药,他不息于无为;为了适当地施用法药,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确认他的承诺,他不息于无为;为了补救任何失诺,他不灭有为事务。
为了调制一切法宝,他不息于无为;为了提供精妙佛法的甘露,他不灭有为事务。
因为他彻底知道一切烦恼病,他不息于无为;为了治疗一切众生病,他不灭有为事务。
贵公子们,菩萨如此既不灭有为事务,也不息无为。这就是叫做可坏与不可坏的菩萨解脱。贵公子们,你们也应该戮力于此。」
这时,听了这个教导,那些菩萨心欢意满,非常虔诚。他们心中充满欢喜快乐。为了供养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菩萨以及这个教导,他们把这三千大千世界的土地铺以高至人膝的香粉、香、香水和花。
这样盛待如来的全体随众之后,他们在佛足前稽首,右绕三帀,唱了一首偈来赞美他。然后由此世界消失,一瞬间就回到了众香世界。
第十二章阿閦如来与妙喜世界之美景
那时,佛对维摩诘长者说:「贵公子,如果你想要见如来,你是怎么看待他的?」
被这么问到,维摩诘长者对佛说:「世尊,在我想见如来的时候,我用不见任何如来的心情来看待他。为什么?
我当他不在过去出生,不会传到未来,也不住于现在。为什么?
他是那物质实相的重要本质,然而他不是物质。
他是那感受实相的重要本质,然而他不是感受。
他是那智力实相的重要本质,然而他不是智力。
他是那促动实相的重要本质,然而他不是促动。
他是那意识实相的重要本质,然而他不是意识。
像那空间元素,他不住于四大元素中的任何一个。
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范围,他不在六入里产生。
他不涉三界,没有三垢,与三重解脱结合,又天赋三明,真的已经得到那不可能得到的。
对于万法,如来已经到了极端不执着,然而他不是一个实相的极限。
他住于究竟实相,然而究竟实相和他之间没有关系。
他不从各种缘由产生,也不凭靠各种条件。
他不是没有任何特性,但也不具任何特性。
他没有任何天质上的多端变化,连一种天质都没有。
他不是一种概念,不是一种心灵上的解释,但也不是一种非概念。
他不是彼岸,不是此岸,也不是中间。
他不在这里,不在那里,也不在任何其它地方。
他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不能用意识看到他,他也不是意识本身存在的。
他不是黑暗,也不是光明。
他不是名字,也不是标签。
他不弱,也不强。
他不住于哪个方向或国度。
他不善良,也不邪恶。
他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
他不能当成任何有一点含义的去说明。
如来不是布施,也不是贪财;不是守戒,也不是毁戒;不是忍辱,也不是瞋恚;不是精进,也不是懈怠;不是入定,也不是狂乱;不是智慧,也不是愚痴。他是不可说明的。
他不是真理,也不是谎言;
不从这世界出离,也不是不能从这世界出离;
不是入世的缘因,也不是不是一个入世的缘因;
他是一切理论和所有实修的中止点。
他不是福田,也不是不是福田;
他不值得供养,也不是不值得供养;
他不是个对象,接触不到。
他不是一个完全体,也不是聚集体。
他胜过一切算计。
他是绝对无披的,然而与事物的究竟实相相等。
他是无比的,特别是在精进方面。
他超越所有量度。
他不去,不留,不超前。
他不会被看见、听到、认出或了解。
没有任何情结,他已得了一切智的平等性。
对万物平等,他不分别它们。
他没有可耻,没有过份,没有堕落,没有概念,也没有想要有智力。
他没有作为,没有出生,没有发生,没有根源,没有产生,也没有非产生。
他没有畏惧,没有潜意识,没有哀愁,没有喜悦,也没有勉强。
根本没有言语上的论述能够表明他。
这样的才是如来的身体,应该这样来看他。谁能这样看,才是看实了。别样看,就看错了。」
于是舍利弗长老问佛道:「世尊,在这个佛土里再生之前,尊贵的维摩诘是在哪个佛土死亡的?」
佛说:「直接去问这善知识他是在哪里死去好在这里再生。」
于是舍利弗长老问维摩诘长者道:「贵大人,你过去在哪里死去,现在又在这里再生?」
维摩诘说:「前辈,在你看见的东西里,有哪一个会死去或是会再生?」
舍利弗说:「没有东西会死去或者会再生。」
维摩诘说:「舍利弗长老,一切东西且不会死去或再生。为什么你问『你过去在哪里死去,现在又在这里再生?』舍利弗长老,如果去问由魔术师变化出来的男人或女人他在哪里死去又在这里再生,你认为他会怎么回答?」
舍利弗说:「贵大人,魔术产物是不会死去也不会再生的。」
维摩诘说:「舍利弗长老,如来不是说过万物都有魔术产物的性质?」
舍利弗说:「是,贵大人,确实是有这么说的。」
维摩诘说:「舍利弗长老,既然万物都有魔术产物的性质,为什么你问『你过去在哪里死去,现在又在这里再生?』舍利弗长老,『死』是实行的结尾,而『再生』是实行的相续。但是,虽然一位菩萨死了,他不令善根的实行结束;虽然他再生,他不令罪恶相续。」
这时,佛对舍利弗长老说:「舍利弗,这位圣人是由妙喜世界的阿閦如来面前来到这里。」
舍利弗说:「世尊,真不可思议,这位圣人,离开了像妙喜那样纯净的佛土,会喜欢像娑婆世界这样充满缺点的佛土!」
维摩诘长者说:「舍利弗,你认为怎么样?太阳的光明会与黑暗一起存在?」
舍利弗说:「当然不会,贵大人!」
维摩诘说:「那么这两者不在一起?」
舍利弗说:「贵大人,这两者不在一起。只要太阳一升起,一切黑暗都消失了。」
维摩诘说:「那么为什么太阳要在天上升起?」
舍利弗说:「它升起来照耀世界,消除黑暗。」
维摩诘说:「一样的道理,舍利弗长老,菩萨自愿再生于此不净佛土是为了净化众生,为了让智慧之光照耀,为了扫除黑暗。因为他们与烦恼不相关,他们能去除一切众生烦恼的黑暗。」
这时,全体大众感到一种要见妙喜世界、阿閦如来、他的菩萨和他的大声闻的欲望。佛知晓大众的念头,对维摩诘长者说:「贵公子,大众希望见到妙喜世界和阿閦如来,显现给他们看!」
这时维摩诘心里起个念头:「不必从我的坐椅上起来,我要把妙喜世界和它的一切放在我的右手掌里。它的一切包含:它的数十万菩萨,它的天、龙、夜叉、干达婆和困于铁围山内的阿修罗等的居住地,它的河流、湖泊,水池、溪流、海洋,和其它水体,它的须弥山和其它大小山丘,它的日、月和星辰,它的天、龙、夜叉、干达婆和阿修罗等这些人,它的梵天及其眷属,它的村庄、都市、城镇、领地、王国、男人、女人和房子,它的菩萨,它的声闻,那阿閦如来的觉悟树,以及那坐在人海中间教导佛法的阿閦如来自己。还有那些在众生里成就佛事的莲花,那三个从地上直升至三重忉利天的镶有珠宝的梯子;用这些梯子,忉利天众神下到世上来看、来荣耀、来服侍阿閦如来以及来听佛法,地上的人登上忉利天去探访那些神。像一个捏陶匠使用他的泥胚轮盘,我要把这妙喜世界以及它的无量功德藏,从水际至阿迦尼咤天,缩成微小体积,像拿花圈一般轻柔地把它带来这娑婆世界,展示给大众。」
于是维摩诘长者入定,做了那么神奇的事,把妙喜世界缩成微小体积,用他的右手拿着,把它带来娑婆世界。
在那妙喜世界里,声闻、菩萨以及在神、人中具有天眼神通的,全都大喊出来:「世尊,我们要被带走了!善逝,我们被强行带走了!保护我们,喔,如来!」
但是,为了调教他们,阿閦如来对他们说:「你们是被维摩诘菩萨强行带走,不关我的事。」
至于其它的人和神,他们完全没有警觉到自己正被带去别的地方。
虽然妙喜世界被带进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并不增大,也不消失;它不受压缩,也不受阻隔。那妙喜世界内部也没缩小。两个世界看起来与它们过去原有的样子一模一样。
这时,释迦牟尼佛要求大众:「朋友们,看这壮丽的妙喜世界、阿閦如来、他成片的佛土,以及这些声闻和菩萨的光芒!」
他们回答:「看见了,世尊!」
佛说:「想要拥有这种佛土的菩萨应该以阿閦如来的所有菩萨修行去养成自己。」
当维摩诘以他的神奇力量显示了妙喜世界和阿閦如来,娑婆世界里有十四万神和人发了佛觉心,而且他们都说了愿辞,愿再生于妙喜世界。佛也预言将来他们全都会再生于妙喜世界。维摩诘长者,开导了一切可以这样开导的众生,将妙喜世界归还到它原先一模一样的位置。
然后佛对舍利弗长老说:「舍利弗,你看见那妙喜世界,还有那阿閦如来了吗?」
舍利弗说:「我看到了,世尊!愿一切众生将来都能住在像那样绝妙的佛土里!愿一切众生将来都能有像尊贵的维摩诘长者的那些神奇力量!
见过像他这样一位圣人,我们得了大利益。不论如来他自己是否仍然还真的存在着或者是否已经得到究竟解脱,听过这种佛法教导,我们里已得了大利益。更不用说那些听了它、相信它、依靠它、拥有它、记忆它、阅读它、以及透彻了解它的人所得的大利益,以及那些对它有信心、教导它、背诵它、对别人展示它、还在入定精进技巧上如说修行的人所得的大利益。
那些正确了解这佛法教导的众生会得到佛法的珍宝。那些正确研究这佛法教导的会成为如来的同修。那些对熟练这教义的人尊崇、服侍的将是佛法的真正护卫者。那些写下、教导、敬爱这佛法教导的人,如来会到他们家去拜访。在这佛法教导里得着快乐的人会得到一切功德。那些将它教导给别人的人,不论只是教了四句偈,或是这佛法教导的一个总结词组,都是在做大法供。而那些把自己的忍辱、热诚、智力、辨别、观察和大愿完全投入这佛法教导的人,会因而成为未来佛位的预言所指之人!」
第十三章圣法的前事与传承
那时,帝释,即众神的王子,对佛说:「世尊,过去我由如来和文殊师利智慧法王子那里听过数十万次佛法教导,可是从未听过一个佛法的教导令人赞叹得像这不可思议的传承的方法入门指导一样。
世尊,那些听了这佛法教导的人,若能接受它,记得它,阅读它,还深入了解它,他们毫无疑问将是佛法的真正渡船;更不用提那些在入定精进技巧上如说修行的人。他们将断除一切不幸生活的可能缘由,打开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永远受到所有的佛的照顾,永远胜过一切对手,永远摧伏一切魔头。他们会修菩萨道,在道场中就位,会真实地进入如来领域。
世尊,那些教导和实行这个佛法开示的尊贵男孩和女孩会受到我和我的随众供养服侍。无论在乡村、小镇、城市、州府、山野或大都市,只要那里有实行、教导和展现这佛法教导,我和我的随众会到那里去听佛法。我会让不信的人发出信心,我保证让那些相信和拥护佛法的人会得到我的帮助和保护。」
对这些话,佛跟神王子帝释说:「好极了!好极了,神王子!如来很欢喜你的话。神王子,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的觉悟在这个佛法开示里一表无遗。因此,神王子,在尊贵的男孩和女孩接受它、重述它、深入了解它、完整写下它、还将它装订成册来供养的时候,这些男孩和女孩就是在尊敬效忠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
神王子,让我们来假设:在这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甘蔗丛、玫瑰丛、竹子丛、草丛和花丛就有多少位如来;而且有一位尊贵的男孩或女孩要去供养他们、尊敬他们、崇拜喜爱他们、供奉他们一切舒安。这样供奉了一劫之久,甚至超过一劫。
让我们再假设:在这些如来进入究竟解脱之后,他将他们每一位的全身舍利个别放入以各种宝石所建的佛塔里去荣耀他们,而每一个佛塔都像有四大洲的世界那么大,有梵天世界那么高,更有幢、幡、旗、灯等装饰。最后再让我们假设:在替诸如来建立了所有那些佛塔之后,他愿意投入一劫或更长的时间以花、香、幡、旗去供奉他们,同时还击鼓奏乐。这样做了之后,神王子,你认为怎样?那尊贵的男孩或女孩会因这些作为的结果而得到很多功德吗?」
神王子帝释回答:「太多种功德了,世尊!太多种功德了,喔,善逝!就算有人用了千亿劫的时间,也不可能量得那位尊贵的男孩或女孩如此聚有的无量功德的大小!」
佛说:「要有信心,神王子,要明白这个:无论谁接受不可思议解脱入门的佛法开示,背诵它,深入了解它,他所聚集的功德会比做那些事的还要伟大。
为什么如此?神王子,因为诸佛的觉悟都是由佛法里生起;大家不以物质供养而应以法供养来荣耀他们。我这样教导你,神王子,你要这样来了解。」
佛更进一步对帝释神王子说:「有一次,神王子,很久以前,在无数、无边、无量、无可想象、甚至更早更多劫之前,出现于世的如来叫做药王,是一位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他出现的世界叫做大庄严,时期叫做庄严。
药王如来圆满完全觉悟,寿命二十小劫。他的声闻随众弟子有三万六千兆之数,菩萨随众有一万两千兆。在同一时期,神王子,有转轮圣王叫宝盖王,统领四洲,又有七宝。他有一千个英勇的儿子,有威能,又强壮,能征服任何敌人。在五小劫里,宝盖王以许多无比的供养来荣耀药王如来及其随众。在五小劫结束时,宝盖王对他的儿子说:『要明白在我在位期间我崇敬供养如来。你们也应该供养他。』
那一千王子都应诺了。遵从他们的父亲,在接下来的五小劫里,他们一起以各种无比的供养来荣耀药王如来。
他们之中,有一个叫做月盖的王子,离群独居时私下思惟:『有没有其它形式的供养比我们这个更好、更高贵?』
此时因药王如来的神通力,诸神从天上对他说:『善男子,上等供养是法供养。』
月盖王子问他们:『什么是法供养?』
诸神回答:『善男子,去见药王如来,问他关于法供养之事,他会全部解释给你听。』
于是月盖王子去见药王世尊、应供、如来、无上圆满觉悟者。到他足前稽首,右绕三帀,退于一旁。然后他问:『世尊,我听说有一种盖过其它一切供养的法供养。什么是法供养?』
药王如来说:『贵公子,法供养就是供养如来所教导的开示。这些开示在阐释上既深又奥。
它们不顺应世俗,不容易了解,不容易懂,不容易体会。
它们是微妙的,精准的,又绝对不可理解。
它们被当成经文,收于印有咒语与教导之王徽章的菩萨圣典之内。
它们透露出由已洗净一切错误概念的六度所升起的不可退转的*轮。
它们含有一切觉悟道品,编入七觉分。
它们导引众生至大悲,教导他们以大慈。
它们消除一切魔念,显示相对性。
它们含有无我、无众生、无生命、无性格、空无、无相、无愿、非实作、非产生以及非发生等等信息。
它们使达成觉悟道场成为可能,令*轮转动。
它们受天、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以及摩睺罗迦等的领袖认同与赞赏。
它们护持遗留的圣法,不使中断。
它们含有法的宝藏,代表法供养的顶峰。
它们被一切神圣众生高举,教导所有菩萨的修行法。
它们归纳佛法在究竟意义上的无误明解。
它们证明一切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和平和寂静,因此是佛法梗要。
它们致令抛弃贪欲、毁戒、恶毒、懈怠、失忆、愚痴和妒忌,还有邪恶信念、对物的执着和一切。
它们受所有的佛赞叹。
它们是治疗偏爱世俗生活之药,它们真正可靠地显示解脱的大乐。
会正确地去教导、护持、探讨和了解像这样的经文,因而将圣法融入平日生活。这就是法供养。
贵公子,法供养还包含:
根据法来决定法;
根据法来施用法;
与二法和谐;
没有极端者的邪念;
得到万物究竟无生忍及非发生忍;
体验无我和无众生;
没有争论,不许在十二因缘上努力;
不是占有的;
没有自我主义;
信赖意思而不信赖文字的表示;
信赖灵慧而不信赖意识;
信赖意思确定的究竟教导,而不强调那些可做多种意思解释的肤浅教导;
信赖实相而不强调个人权威提出的意见;
正确地体验佛的实相;
体验一切根本意识的究竟无;
以及克服挂念涅槃地的习性。
最后,以中止由无明到老、死、忧、哀、苦、烦和扰的一切事情来得到平和安静,明白众生知道他们对十二因缘的看法没有止境;
嗯,贵公子,在你一点看法也没有的时候,那就叫做无上的法供养。』
神王子,当月盖王子从药王如来听到这法供养的本义,他得成了究竟无生的柔顺忍。拿着他的衣袍和饰物,他要供养药王如来,说:『在如来将来进入究竟解脱之后,我要保卫你的圣法,要保护它,要供养它。祈望如来赐给我你的超自然加持,使我能征服魔王和所有对手,使我生生世世都在佛的圣法里!』
药王如来知道月盖的坚心,就向他预言:『在未来稍晚的一个时期,他将是圣法城的保护者、监护者和防卫者』。
于是,神王子,月盖王子出于对如来的大信心,为了要加入僧人的无家生活,他放弃了家居生活。这样做了之后,他极力努力于成就功德。在极力努力并且建立了大功德之后,他很快地产生了五神通,了解咒语,还得了无碍辩才。当药王如来进入究竟解脱之后,月盖由于他的神通力和他的咒语威能,得令*轮常转,一如药王如来所做的。月盖这样一直做了十小劫。
神王子,在月盖僧这样用自己去保护圣法的时候,有数十亿众生到了佛觉道上不退转的境地,有一百四十亿众生在声闻乘和辟支佛乘里受到教化,还有无数众生愿意再生于人界和天界。
或许神王子你在犹豫或是有一点怀疑:是否那过去时期里的那位宝盖王不是别人而正是宝焰如来。你不用猜想,因为现在的宝焰如来在那个时候、那个时代,就是宝盖转轮圣王。至于宝盖王的一千个儿子,他们现在是目前这个受到加持的小劫里的一千位菩萨。在这小劫的过程里,有一千位菩萨会出现于世。在他们之中,迦罗鸠孙驮和一些菩萨已经出生。其余的,从迦古忪驮下至楼至如来,还会出生。楼至如来将是最后一位出生的。
或许神王子你心里正在问:在那一世,在那个时期,那位护持药王如来世尊圣法的月盖王子除了我不是别人,可是你不必猜想。因为我在那一世、在那一时期就是月盖王子。因此,你必须知道,神王子,在所有对如来的供养里法供养是最好的。嗯,它是优良的、崇高的、高超的、圆满的、上等的和无上的。所以,神王子,不要用物质东西来供养我,而要用法供养来供养我!」
第十四章嘱累品
然后,释迦牟尼世尊对弥勒大雄菩萨说:「弥勒,为了使在将来、在来生中由你的神力所保护的一个同样的佛法教导可以在世间散布,不至消失,我把我无数千万亿劫所得的佛觉传授予你。为什么?弥勒,将来会有已经种了善根的高贵的男孩和女孩、天、龙、夜叉、干达婆和阿修罗等等会产生佛觉。如果他们没有听到这个佛法教导,他们一定会失去无边利益,甚至还会死灭。但是如果他们听到这样的教导,他们一定会欢喜、会相信,必以顶受。因此,为了保护那些未来的高贵的男孩和女孩,你一定要传播如同这个的教导!
弥勒,菩萨有两种态度。是哪两种?第一种是深信各种短句和言辞,第二种是无畏地正确深入佛法的深奥原理。这些就是菩萨的两种态度。
弥勒,要知道深信各种短句和言词的、又据此而专心的菩萨是新学菩萨,在宗教修行上缺乏经验。而那些阅读、听闻、深信这深奥教导,并且以这教导里的调和二分法的无瑕措辞和依教导里的度化阶段的分析去教导这深奥教旨的菩萨,都是宗教修行里的过来人。
弥勒,有两种原因会使新学菩萨伤害了自己又不专注于奥法。是哪两种?听了这从未听过的奥法,他们惊惧疑惑,不欢喜,加以排斥。心想:『这从未听过的教导是从哪儿来的?』于是他们看着其它高贵的孩子们接受这深奥教导、成为这教导的渡船、又教这些教导,他们不照护他们,不和他们做朋友,不尊敬他们,不荣耀他们。更甚者,还批评他们。这就是新学菩萨伤害了自己又不深入奥法的两种原因。
有两种原因会使热望奥法的菩萨伤害了自己又不能得到事物究竟无生忍。是哪两种?这些菩萨轻视、责备还没修行很久的新学菩萨,他们不在奥法里启发他们、指导他们。对奥法没有大敬意的他们对它的法则不用心。他们以财施方式来帮助众生,而不以法施方式去帮助他们。弥勒,这就是热望奥法的菩萨伤害了自己、又不能很快得到万物究竟无生忍的两种原因。」
这样受教了,弥勒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来漂亮的教导太美妙了,真是高超。世尊,从今以后,我会避免所有这类错误,会护持并高举这个如来在无数千万亿劫里所得成的佛觉!在将来我会在高贵的男孩和女孩的手里传下这奥法,他们是圣法的可敬之船。我会逐渐灌给他们记忆威能。有了这个,在深信这教导之后,他们能记住它,背诵它,洞识它的深奥,教导它,宣扬它,写下它,到处对别人公开赞扬它。
我会这样指导他们,世尊,也会这样让大家知道在未来的那个时期里那些相信和那些深入这教导的人会受到弥勒菩萨神力加持所护持。」
佛立即印可了弥勒菩萨:「高超!高超!你的话说得好!如来欢喜并赞扬你的好承诺。」
这时所有的菩萨同声道:「世尊,在如来究竟解脱之后,我们也要从我们不同的佛土前来,把圆满的佛如来的觉悟散播得又远又广。祈望所有高贵的男孩和女孩都相信这!」
然后四天王,四分天下的大王,对佛说:「世尊,在所有的小镇、小村、大城、山野和王宫里,不论哪里只要这佛法开示有受到实行、尊崇和正确教导,我们四天王都会和我们的天兵、天将以及我们的随众去到那里听法。我们还会在一由旬的半径内保护那佛法教师,使那些阴谋伤害或分裂这些教师的人没有一个能有机会得逞。」
于是佛对阿难长老说:「那么,阿难,领受这个佛法教导的开示。记住它,把它正确地、广泛地教给别人!」
阿难回答:「世尊,我已经记住这个佛法教导。可是这教导的名称是什么?我该如何记起它?」
佛说:「阿难,这个佛法开示叫做《维摩诘的教导》,或者《二分法的调和》,甚或《不可思议解脱章节》。这样记起它!」
佛这样说完了。维摩诘长者、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难长老、所有的菩萨、大声闻、全体各类,以及整个世界和它的天、人、阿修罗和干达婆等等,都无限欢欣。全体由衷赞扬世尊的这些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