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者子制经--安世高

  佛说长者子制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五百沙门俱。皆阿罗汉。平旦皆被袈裟持钵入城匃食。时城中有四姓豪贵家。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有一子字制年十六。父檀尼迦柰殁。故制独与母居。佛时到其家匃食。时制在内第三门住。   遥见佛来制即念言。是人何壹端正绝好乃尔。好如明月珠。光明如日月。其色如黄金。如月十五日盛满。时佛住于门外。制便走入语母言。我见一人来。大端正绝妙天下无有辈。我生以来未曾见人如是。今在门住欲乞匃。制语母当匃之。其母大悭贪不肯匃与。制言。母当哀用我故匃与是人。与是人者如病者得良医。制复言。与是人者名字达于天上天下。是人今续在外住。其母复不肯匃。制数数语母不止。母便恚语制言。汝娆我不止者。汝令我烦乱。母言。是人不用是乞匃故来。但欲欺调汝耳。今汝小痴儿当何等知。汝所索不止者。会得我捶杖乃止耳。佛预知其母悭贪。佛便放威神彻照七重门内。制见佛光明心大欢喜。   制即复到母所启语言。愚人不知布施。譬如盲人堕火中。其人但坐无目故。世间人但坐悭贪。不信布施后当得其祸。人心念恶口言恶身行恶。愚痴不信佛不信经不信比丘僧。死后皆堕地狱中饿鬼畜生中。人不悭贪信布施后得其福。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自得其福其人家常当与。智者相随令人有智。制言。母不肯匃与者。自持我今日饭分来。我宁一日不食。哀我疾持来。我欲与是人。恐是人弃我去。是人弃我去是人难值。其母复不肯与。制便自往取饭分。复取所著好衣。持去至佛所。前以头面着佛足。却住叉手白佛言。持我所有衣被饭愿上佛。佛默然不应。制复白言。今佛是天上天下人师。当哀度脱我曹。愿为我受之。当令我得福。如是者三。佛便受之。制即大欢喜。   佛语制言。今诸悭贪者汝皆伏之。今日汝施与佛衣被饭食。使汝心中诸欲愿者亦皆得之。制大欢喜。复白佛言。我所可愿者。亦不求作第二忉利天王释。亦不求作第七天王梵。亦不求世世豪贵。愿使我智慧光明如佛。佛言大善。诸所愿者皆令得之。第二天王释闻制语。即在佛后叉手住。天王释便于佛前语谓制言。汝今日持小饭食衣被与佛。便欲求作佛者不能得也。十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汝尚未能得作佛。制报天王释言。我亦不用一饭食故欲得作佛。我常当持善心精进不懈。求佛不止会当作佛。天王释报制言。汝持四宝须弥山。汝慈心念天下人民。千万劫亿万劫。汝尚未能得佛也。制复报天王释言。譬如匠师持斧入山索树木。会当择取好直者。会当可意乃取耳。我不用一饭食衣被故求作佛也。   天王释复语制言。汝欲求佛者剧苦。汝不如求作第七梵。若第二忉利天王释。汝欲求作佛难得也。制复报天王释言。汝宁见阎浮利内不。天王释言。见之。制言。满其中大火上至天。持身投其中。我会当求作佛终不止。天王释言。汝满阎浮利地内其中火。是中有人民畜生及蠕动之类。汝不当杀之。汝口言恶心念恶。死当入地狱中。汝当那得作佛。制报天王释。世间人民及蠕动。我持慈心皆付弥勒佛。弥勒佛自当度脱之。我求佛道会不止。制复报天王释言。第七梵众第二天王释。所居止处会当衰败。皆当归死无有脱不死者。天王释便叉手报制言。卿持心坚乃如是。念欲求佛不止者。卿会得作佛。制复报天王释言。汝莫持汝天上意自贡高也。复有胜汝者。我持善心精进不懈。求佛不止会当得作佛。天王释便默然无所复语。佛便语制。汝前后所承事凡六万佛。汝常当愿求作佛。汝常持心精进承事诸佛。却后二百亿万劫。汝不复更地狱饿鬼畜生中。却后二百亿万劫竟。汝当作遮迦越王。当有十亿小国皆属汝。汝当领四天下当飞行。汝所行当正。寿尽当上生第七梵天。第四兜术天。天上寿尽当复下生作遮迦越王。寿尽当复上生第七梵天。如是上下百亿万劫竟。汝当作佛字须弥迦罗。当度脱天上天下人民。汝生下地当照万二千亿天地。上至二十八天上。天地皆为大动。夜明如日出。人民皆寿七千亿岁。汝身当长二百丈。当有万一千城。城皆四百八十里。城皆板着之。皆刻镂金银琉璃水精珊瑚车渠马瑙七宝。汝作佛时当再会说经。一会时有六千亿沙门皆得阿罗汉。第二会说经时。有四千亿沙门皆得阿罗汉。当尔时人民无有偷盗者。男子女人皆同一心无有恶者。亦无山林溪谷地皆平正。人民无有疾病忧苦皆安乐。所居皆自守。天日三雨裁淹尘土。人欲议语皆大聚会。夏月则不暑冬月则不寒皆得中适。汝教授精舍名为难提陀。若有男子女人。持戒布施与佛辟支佛阿罗汉。求作佛者皆可得佛道。不可不求。八方上下无有能穷极者。佛智慧如是。天下人不知生所从来。亦不知死趣何道。佛说经已。制及诸比丘僧。皆前以头面着佛足。作礼而去。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一百五十赞佛颂--义净

一百五十赞佛颂--义净

一百五十赞佛颂 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沙门义净译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世尊最殊胜  善断诸惑种   无量胜功德  总集如来身   唯佛可归依  可赞可承事   如理思惟者  宜应住此教   诸恶烦...

《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感应篇广疏  福建林承美。幼丧父。其母守节抚养。承美旦暮号泣。患莫能报。一禅师告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当求所以报之之道。语云。作善亲有益。作恶亲有忧。子欲报亲。惟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二卷--阇那崛多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二卷--阇那崛多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二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思惟品第一之二   贤护。我时则亦授彼佛记。是人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德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贤护。是中三昧谁当证知。今我弟子摩诃迦叶。...

佛说出家功德经--未知

佛说出家功德经--未知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 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 罗羡那。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 女,在阁楼上共相娱乐,耽於色欲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以一切智,闻...

受持三戒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

百业经 扎德沃青年--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扎德沃青年--堪布索达吉

扎德沃青年   ——供花蒙佛授记,佛述己授记因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五百位悠闲自在的扎德沃青年,他们经常到景色明媚、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去玩,一面编织各种花蔓作头饰,一面享受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早...